推动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

——访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研究员欧纯智

  • 发布时间:2025-02-20 16:32:19
  • 来源:中宏网

  中宏网北京2月12日电(记者王镜榕)2025年哈尔滨亚洲冬季运动会(The9th Asian Winter Games Harbin2025),于2月7日至2月14日举行。哈尔滨亚冬会不仅吸引了全亚洲冰雪运动爱好者的目光,更成为推动龙江冰雪经济加速发展的新引擎。

  近些年随着冰雪经济的爆发式增长,在给人们带来新鲜体验的同时,也有效拉动消费需求、增加就业机会,逐渐成为经济新的增长点。近日,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研究员欧纯智就相关热点接受了本网专访。

  因地制宜推动冰雪经济的全域发展

  中宏网:我们发现冰雪经济已经不再是个别地区的“专利”,有南方城市也在探索地域特色鲜明的冰雪经济,气候条件不太匹配的地区也可以依托自身特点做到特色鲜明。您能否介绍一下我国各地开展的冰雪旅游。

  欧纯智:2024年11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深入实施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推动冰雪运动在全国普及发展。借助自身的气候条件优势,北方依然是最具代表性的冰雪旅游胜地,1月21日,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开园满月,接待游客量超过160万人次,平均每天超5万人次。这个冬天,乘着2月亚冬会举办的“冬”风,“尔滨Travel”延续火爆态势。据哈尔滨市文旅局统计,2024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1.79亿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2314.2亿元,同比增长均超三成。预计2024年12月到2025年2月,游客接待总量将同比增长15%。近邻吉林省,长白山赏雪、查干湖冬捕,融合自然景观与滑雪体验的度假胜地,在白山黑水间洋溢着腾腾热气,天气冷但冰雪旅游热。西域新疆,天山天池国际滑雪场联合周边景区,打造“上天池、滑冰雪、览天下、泡温泉”组合路线。

  这个冬季,我国南方很多地区加入了发展冰雪经济的热潮,室内冰雪项目成为重点经营领域,为带动消费贡献不少力量。低碳、节能等“黑科技”的迅猛发展,使上海建造全球最大室内真雪雪场“耀雪冰雪世界”成为可能。该雪场屋顶由光伏发电板组成,面积约2.6万平方米,预计每年可发电约344万度,实现年减排二氧化碳2226.58吨;工艺制冷机组冷凝热回收系统能回收雪场及冰场工艺机组排放的冷凝热;制冷机谷电蓄冰系统设置了27000千瓦时的外融冰蓄冰槽,利用晚上电价波谷的时间制冷和蓄冷。新技术、新装备、新场景让“冷”资源不断释放“热”效应。数据显示,近段时间耀雪冰雪世界近期连续数个周末单日平均客流达4500至5000人次,通过聚集人气、带来财气,助力上海打造全国冰雪经济发展“高地”。耀雪冰雪世界是上海第一座也是目前唯一一座冰雪度假综合体,补齐了上海大型滑雪场旅游资源短板。上海正成为全国冰雪运动旅游消费“热地”,标志着冰雪旅游不再是北方地区的专属。

  以上可视为冰雪经济的全域发展,可简称为“做全”冰雪经济。

  中宏网:资本与科技是经济发展的引擎,我们知道由于科技力量的加持,可以使冰雪经济能够落地南方城市,能否结合现有政策空间谈谈金融创新助力冰雪经济发展?

  欧纯智:金融创新助力冰雪经济脱颖于传统经济,没有最优只有更优。2025年1月5日,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5)》,预计“2024-2025冰雪季”我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数有望达到5.2亿人次,我国冰雪休闲旅游收入有望超过6300亿元。然而就目前而言,我国冰雪经济仍处于起步阶段,金融创新可以全力推动冰雪产业全链条发展,构建“冰雪+吃、游、住、行”的一站式服务,为冰雪经济发展注入持续的动能。

  众所周知,冰雪经济产业由于其资金密集型和高运营成本的特点,在基础设施建设、企业运营和市场营销等方面对资金的需求非常大,有较大的融资需求,金融机构施展空间潜力巨大,可以为冰雪经济的全产业链发展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融资途径,吸引并带动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冰雪产业,因地制宜地不断创新更具针对性的金融产品,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比如,银行可以借助金融科技手段,提供精准的金融服务,满足冰雪企业的多元化发展需求,同时支持符合条件的冰雪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市或进行再融资,进一步拓宽其融资渠道,支持相关冰雪企业的发展。

  冰雪企业可以通过债券发行、资产证券化等方式在资本市场筹集资金,优化企业债务结构。不容忽视的是,冰雪经济产业本身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和高风险性,滑雪、滑冰等项目容易发生事故,因此风险管理和保险成为产业发展不可忽视的一环,保险业金融机构可以聚焦冰雪产业需求,制定个性化风险保障方案,创新开发覆盖冰雪运动各种风险的保险产品。

  此外,服务型政府不可或缺,为健康的市场机制保驾护航,捍卫“看不见的手”有效发挥作用,使“融资不再难”。地方政府可以通过搭建冰雪经济融资信息平台的方式,加强冰雪产业融资信息的共享和对接,畅通金融机构和各企业对接渠道,全方位加大信贷投入。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不仅服务于市场,还要尽可能避免或者挽救市场失灵,金融监管部门要适时出台金融政策,深化银企对接,鼓励金融机构从信贷支持、产品创立、场景落地等方面加大冰雪产业金融支持力度。通过以上金融创新为冰雪经济发展注入持续的动能。

  推动冰雪经济迈向新高度

  中宏网:借助亚冬会这一契机,您觉得黑龙江可以怎样推动冰雪经济迈向新的高度?

  欧纯智:我国冰雪经济发展还比较初级,赛事成为做强冰雪经济的重要手段,恰逢其时。作为北京冬奥会后我国举办的又一重大国际冰雪盛会,哈尔滨亚冬会不仅吸引了全亚洲冰雪运动爱好者的目光,更成为推动龙江冰雪经济加速发展的新引擎。借举办国际赛事展现地域城市特色和实力,已经成为国际上通用的做法。赛事能够拉动冰雪体育全产业链发展,更能形成新的投资和消费热点。冰雪经济与其他经济模式一样需要营销推广,而体育赛事就是极具商业推广价值的营销活动。通过举办冰雪赛事,可以吸引更多冰雪运动的参与者、竞技者和体验者,他们就是冰雪经济的消费者。冰雪赛事可以提升交通出行需求,提升酒店宾馆的餐饮住宿需求,提升赛事举办地的购物需求,提升冰雪基础建设的需求,提升冰雪器材及设施的利用率。亚冬会的举办对黑龙江的文旅创意企业来说,是一次激发创意灵感、提升创意水平、推动产业融合的机会。通过挖掘亚冬会品牌价值和冰雪文化内涵,可以设计开发具有纪念意义和哈尔滨特色的冰雪文化创意产品。将亚冬会开幕式、闭幕式等精彩表演中的部分元素进行提炼和再创作,形成常态化的冰雪主题演艺节目,定期在市内剧院、冰雪运动场馆或景区上演。同时,举办各类冰雪主题培训,比如滑冰、滑雪、冰雕和雪雕,尽可能延长旅游周期,针对培训还要举办比赛,形成“周周有赛事、月月有活动”的冰雪文化活动氛围,吸引更多冰雪体育爱好者,为冰雪旅游提供新元素。

  以上涉及提升冰雪经济的号召力、凝聚力、辐射力和影响力,可简称为“做强”冰雪经济。

  培育发展寒地特色产业

  中宏网:2024年12月,中央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推动东北地区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要培育发展寒地特色产业。您能否举例介绍一下伴随着冰雪经济的迅猛发展,带动起来的新产业需求。

  欧纯智:“始于冰雪,但不止冰雪。”冰雪经济衍生出的新产业需求必然会进一步做大冰雪经济本身。今冬,随着我国东北地区的冰雪旅游持续升温并扩圈,寒区试车产业也热了起来。在《实施方案》中提出,要培育发展寒地特色产业,支持黑河、漠河、呼伦贝尔等地加强汽车、飞机、高端装备等领域耐寒测试能力建设,发展壮大寒地测试产业。黑河将寒区试车与汽车赛事、文旅等紧密融合,发展独具特色的“试车经济”,为冰雪经济注入新活力,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黑河发展寒区试车已有30多年的历史。目前,黑河拥有12家测试场企业、24个试验基地,其中21个专属试验基地,能够满足不同车型在不同条件下的试车需求。黑河也在想方设法将寒区试车产业与文旅、赛事等行业融合发展,并引入有着“中国汽车奥运会”之称的CCPC大赛,走出以赛兴城、以赛促产的寒区试车产业发展新路子。另外,黑河还把雾凇节、冬捕节等民俗活动与试车季有机结合,借机拉动冬季旅游市场,实现由单一试车向赛车、展车、卖车转变,让寒区试车产业与文旅产业、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实现试车产业对冰雪旅游的反哺模式。冰雪经济在未来将突破单一产业的局限,通过全产业链布局与冰雪基础设施的投融资建设,必将朝着系统化、国际化方向迈进,推动智能制造、数字科技、新材料、新能源等优势产业与冰雪产业深度融合,实现冰雪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以上涉及冰雪经济与国民经济产业链全系统的对接、互动,对于创新发展的综合促进,及其对于经济生活形成的综合性规模效应,可简称为“做大”冰雪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