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金利:发展新质生产力“放长线“才能“钓大鱼”

  • 发布时间:2025-01-07 09:16:43
  • 来源:前线客户端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质生产力”这一创新理论。围绕新质生产力的研究学习不断深入。探究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对于推动新质生产力健康发展,正当其时,很有必要。

  学习研究新质生产力的有关观点和理论,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就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意义重大,时不我待。但同时,新质生产力的特点也告诉我们,发展新质生产力一定要有章法,不能幻想一蹴而就,必须要“放长线钓大鱼”,要用战略思维和长远发展眼光来对待。

  新质生产力,源于技术的创新性突破。它不是技术局部的、零碎的量的变化,而是革命性的变化。也可以说,它不仅仅是技术革新,更是技术革命。

  在人类历史上,先有技术,再有科学革命。然而,我们当前的技术革命,则是建立在科学的突破基础之上的。现代的科学研究,同牛顿、法拉第时代已经大不相同。它已经不是一个科学家带上几个助手,利用一些简易设备就能开展科研的时代了。重大资金的投入,复杂设备的使用,庞大的科研团队,跨学科、多学科协作并由此形成的大兵团式作战,都是必要的条件,况且科研周期也相对较长。

  同时,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再到产业化,是一个复杂的长链条,牵扯的因素更多、过程更复杂。因此,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中,不存在所谓的短、平、快项目。当今的前沿技术,例如互联网、新能源汽车、光伏发电、图像识别、无人机、无人驾驶车辆等等,都是二三十年前还处于实验室里的技术。由此可以看到,如果未来我们要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中保持可持续发展,也必须从现在起开始谋划。

  要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中不断保持主导地位、领先地位,就非得重视创新驱动不可。这就需要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创新人才,建立完善的创新体系和机制,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制定长期的发展规划和战略布局。这意味着,我们要深刻把握世界科学技术领域发展前沿,基础研究、交叉学科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化等等,要统筹考虑,干着今天的,谋划明天的,关注后天的。还要深入分析市场需求、技术趋势和资源条件,把可能性与可行性结合起来,明确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和行动计划,加强产业协同合作。通过构建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的深度融合,推动形成协同创新的良好生态,提高新质生产力的市场竞争力,促进整个产业转型升级,这样才能确保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持续性和稳定性。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最终还要体现在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上,尤其是体现在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上。在我国,传统产业占比达80%,这就决定了以新质生产力改造传统产业是一个绕不开的、较长的时期。为此,我们需要保持定力和耐心,持续努力,不断探索和实践,才能最终实现新质生产力的突破和发展。

  总之,发展新质生产力,就要着眼长远,早规划、早部署、早行动,蹄疾步稳,用功不断。“放长线”,才能“钓大鱼”。(作者:祁金利,北京社会主义学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