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始终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稳定锚

  • 发布时间:2024-12-20 09:14:18
  • 来源:中宏网

  中宏网北京12月16日电(记者王镜榕 视频报道 周子怡)12月10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出席“1+10”对话会的主要国际经济组织负责人。习近平指出,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再次处于关键十字路口。中方愿同主要国际经济组织践行多边主义,促进国际合作,支持全球南方国家发展,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建设一个共同发展的公正世界。

携手前行,共创未来——让“同球共济”引领时代潮流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戴稳胜接受本网专访时指出,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中,每一次高层会晤都承载着世界的深切期望。这一历史性的会见不仅深化了中国与国际经济组织的合作,更向世界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方坚持倡导人类同舟共济、团结协作、互利共赢,以期共克时艰,开创美好未来。

  一是变局中的命运与共。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抬头,全球经济面临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稳定与发展对全球经济走向具有重要影响。习近平主席强调,“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各国不是乘坐在190多条小船上,而是乘坐在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上,应该相互视对方的发展为机遇而非挑战,相互把对方当作伙伴而非对手,让‘同球共济’、团结协作、互利共赢成为时代主旋律。”这一比喻深刻揭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谛。

  二是多边主义与全球治理的新方向。多边主义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基石。中国主张通过改革和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增强全球南方国家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这不仅是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世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三是开放合作,共谋发展新篇章。全球化的本质在于生产要素的全球性高效整合,以开放为前提促进生产力提升。中国的发展是开放包容的,将持续扩大对外开放,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而“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正是这一主张的最佳注脚,促进了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和经济发展,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了新活力。

  四是创新驱动与数字经济的未来展望。创新驱动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习近平主席指出,“各国经济各有各的难处,应该合作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体系,坚持创新驱动,把握好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低碳技术等重要机遇,创造经济增长新的动力源,支持知识、技术、人才跨国流动。”作为数字经济大国,中国不仅拥有庞大的市场规模和丰富的应用场景,还在前沿技术领域取得显著进展。未来,中国将继续深化与世界各国的数字经济合作,共同推动全球数字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五是中美关系是全球稳定的基石。中美关系对全球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正如习近平主席所指出,“关税战、贸易战、科技战违背历史潮流和经济规律,不会有赢家。”面对当前中美关系的挑战和困难,双方应保持冷静理性,加强沟通协作,妥善处理分歧和敏感问题,推动中美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六是共绘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蓝图。让“同球共济”、团结协作、互利共赢成为时代主旋律,不仅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期盼,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由之路。这次会见,不仅为深化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和完善提供了重要思路。未来,中国将继续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理念,与世界各国一道,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为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构建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与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

  全球化的本质在于全球要素的集聚和生产率的提升。在这一过程中,资本、技术、劳动力等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以寻求更高的效率和更大的利润。这种以资本获取利润为导向的全球化,无疑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但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贫富差距扩大、发展不平衡等。而且随着其他经济体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一些国家开始感受到全球化带来的竞争压力,担心自身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受到威胁。这种担忧导致了逆全球化的兴起,一些国家开始采取保护主义措施,试图通过限制全球要素流动来保护本国利益。然而,这种短视的做法忽视了全球化的真正价值——通过全球合作提高全人类的福祉和科技进步。

  中国的实践表明,以人类福祉为导向的全球化,将秉持普惠包容、相互学习借鉴、共同提高的理念,与其他经济体携手共同推进全球化,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为此,中国将坚定不移推进改革,扩大开放,为构建平等有序多极化世界提供全球经济治理的中国方案,为推动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努力,既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新动能,又与各国共享发展机遇,实现共同繁荣。

  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中国始终是积极的参与者和建设者。习近平主席的讲话,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也为我们提供了行动的指南。中国愿与各国一道,推动构建一个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让各国都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推进全球化,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

中国始终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稳定锚

  在全球经济面临诸多挑战的当下,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始终扮演着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稳定锚的角色。这一角色不仅体现在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上,更体现在中国推动全球化进程中,始终坚持以全人类福祉为出发点,而非仅仅为资本获取利润服务。

  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最新数据,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这一数字远超其他国家。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中国的稳健增长为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劲动力。2024年,尽管面临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中国经济前三季度依然取得了5.3%、4.7%和4.6%增长速度,预计全年将实现5%增长率目标,这一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

  在贸易领域,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货物贸易国,其进出口总额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2024年前11个月,中国的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超过39.79万亿元,同比增长超过4.9%。中国的贸易伙伴遍布全球,与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为全球贸易的稳定和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投资领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FDI)规模持续扩大,2024年1-10月,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158.3亿美元,同比增长10.6%。中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投资活动,不仅为东道国创造了就业机会,也为全球经济的互联互通和产业升级做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作用。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G20以及APEC等多边机制中,中国积极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完善,倡导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通过基础设施建设、贸易和投资合作,促进了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一体化。

  在应对全球性挑战方面,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气候变化治理,承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中国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和技术创新,为全球能源转型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新的动力。

  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重要引擎和稳定锚的出发点。中国始终坚持全球化必须为全人类的福祉服务。在推动全球化进程中,中国注重实现包容性增长,努力减少全球贫富差距。中国通过南南合作、援助发展中国家等途径,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自身发展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全球公共卫生领域,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抗疫合作,向多个国家提供疫苗援助,支持全球疫苗公平分配。中国还通过国际合作,推动全球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为全球公共卫生安全贡献中国力量。

  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稳定锚,是基于对全人类福祉的深刻理解和坚定承诺。中国的发展不仅惠及本国人民,也为全球经济增长和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中国的发展模式强调内外联动、互利共赢,通过开放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在全球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的当下,中国将继续发挥其在全球经济中的关键作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全球经济增长和稳定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中国的发展,不仅是中国之福,也是世界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