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占斌:中国式现代化向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与方案

  • 发布时间:2024-10-29 17:55:55
  • 来源:中宏网

  中宏网北京10月29日电(记者 王镜榕)在新中国75周年华诞之际,本网特邀高端智库专家和高校学者畅谈75年风雨兼程与辉煌成就、立足新阶段、展望新未来,寄语新征程。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张占斌接受本网专访时表示,金秋十月,我们迎来了新中国75周年华诞。75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式现代化向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和方案,也缔造了人类文明的新形态。

  中宏网记者:在新中国75周年华诞之际,欢迎您结合专业研究和学术足迹,畅谈新中国成立75周年所取得的崭新成就?

  张占斌:我们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1840年爆发了鸦片战争。西方列强凭着坚船利炮,敲开了我们中国的大门。这种震惊、屈辱确实前所未有。近代以来,怎么救这个国家?怎么民族图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之奋斗和思考。也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才真正开辟出了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依靠中国共产党的努力,和全体中国人民的艰苦奋斗,我们才拥有了今天75周年的辉煌建设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是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基础上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而且我们是人口大国,东方大国,新中国的诞生和建设具有深远的世界历史意义。

  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们说最大的变化就是中国人民真正地站起来,掌握了自己的命运,按照自己的理想信念来建设自己的国家。这75年来的变化是巨大的。无论是我们的经济总量,从过去那么落后,甚至世界排名100多,到现在跃升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多个方面的指标都达成了世界第一,这个变化是巨大的。

  除了经济以外,我们也取得了多方面的突出成就。比如政治上,我们确定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根深蒂固地扎根在中国大地上。我们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基层民主制度等,不断探索完善人民参与国家治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这种全过程的人民民主也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了极其根本的、重要的制度基础。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的社会事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教育事业、卫生事业等都有重大进步。现在我们受教育人口越来越多,而且比重也越来越高,真正地开始从一个人口大国向人才大国,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的转变,这对于我们国家将来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

  科技水平也在大幅提升。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的科技能力很弱。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奋斗,我们迈上了一个又一个大的台阶。从两弹一星到现在,我们现在也是一个响当当的科技大国,进入了创新型国家行列。我们争取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候,进入创新型国家的前列。实现这个目标将对人类有更大的贡献。

  改革开放初期的时候,我们向国际市场提供的产品很多都是衬衫、拖鞋、牛仔裤、袜子、儿童玩具等。现在,我们大量的出口产品是电子产品、机电产品,包括我们的新能源汽车都在世界上有很大的市场规模。现在我们总体上从过去产业的中低端水平,开始向中高端攀升。这是一个巨大的历史性进步。我们的绿色发展也有很大的长进。我们提出了绿色发展、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发展理想,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的发展目标。这几十年确实是沧海桑田,或者说就像换了人间一样。今天,中国又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在以往的成绩基础上开创更大的成绩,贡献新的中国智慧,创造更加美好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宏网记者: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谈谈您对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使命与愿景以及挑战与应对的思考和前瞻?

  张占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特别强调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性。全会认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入到了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这个关键时期怎么理解?我觉得可以从多方面去理解。比如说,我们的中国式现代化面临一个复杂的国际环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地缘政治都发生了变化。中美两个大国的战略博弈到了很关键的时期。另外我们看到,现在全球科技革命变化非常大,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怎么能够在当前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第四次科技革命浪潮中不断地往上走,不断地上台阶,对于我们的国家非常重要。另外,我理解的关键时期,包括中国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了。60岁以上的老人大概占20%。怎么适应这种人口老龄化新挑战?尽可能地把我们的人口红利转变成人才红利或者叫人力资本红利,对我们来讲也到了很关键的时期。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有自己的初心和使命。按照我的理解,这里边就包括中国式现代化的理想在里面。中国式现代化这个巨大的时代命题,在实践上真正地展开还是中国共产党夺取政权以后开始的。新中国成立,我们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之后,我们所追求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也由此真正展开。

  毛泽东同志在20世纪50年代初跟周总理等老一辈国家领导人就商量,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概念——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后来就一直围绕着这个目标在推进、在探索。在推进和探索的过程中,我们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改革开放以后,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不断地审视着中国国情,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命题,提出到上个世纪末使我们的现代化建设能够达到小康水平,而且把小康、小康社会的概念写入我们党和国家的重要报告、文件,引领着我们国家奔小康、建设小康社会。

  到上个世纪末,我们虽然总体上达到了小康。但是,所达到的小康水平还不高。党中央决定,我们还要再干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新世纪,我们通过改革开放不断推动我们国家事业发展。特别是通过脱贫攻坚这几年,我们解决了大量的贫困问题,创造了世界奇迹,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时候,我们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

  中国式现代化一路走来,走到今天,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一个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良好开局和起步。在这么一个大的历史进程中,我们靠的是改革,靠的是开放,靠的是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靠的是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中国大地生根、开花、结果。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全体劳动者生产积极性的提高。

  通过改革开放,一步一步地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构建更加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聚焦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到2035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体现了我们党、国家对整个市场经济的认识水平在不断提高,也体现了我们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在不断提高。中国式现代化靠的就是通过我们的经济改革、政治改革、文化改革、社会改革、生态改革等方面的改革来推动形成一个好的体制、好的机制。这里很关键的问题就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来构建一个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了这样一个体制,我们就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能调动人的积极性。所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我们未来的一个目标,就是要把一个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起来,使得国家和人民能够活得更加有尊严,生活也更加充满阳光和更富意义。

  中宏网记者:您怎么看把握人类新一轮产业变革新机遇,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意义与世界贡献?

  张占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我的理解,要求我们全党同志要重视发展生产力问题,重视发展新质生产力问题。希望通过高技术和产业的融合来更好地在世界科技和产业变革的历史重大机会面前,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抓住机会有更大的作为。这是给我们全党全国人民提出的一个重大的新时代任务。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来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巨轮破浪前行。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也就是说,通过经济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人才体制改革等等,通过这些改革要构建一个先进的生产关系。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发展的时代课题。就是怎么能够通过新质生产力和新型生产关系的互动来产生更大的发展动力,来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航船破浪前行。所有这些都可以归结到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构建一个更加先进的生产关系上。按照中央的要求,就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靠进一步深化改革不断突破、解决这些制度瓶颈、体制机制瓶颈,包括生产关系的瓶颈,来更好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我想如果有新型生产关系出现了,新质生产力就会发展,就有它自身内生的发展动力,就会跑得快、跑得远、跑得稳,跑得心情舒畅。新质生产力就会像一棵大树一样长出来,长成参天大树,在中国大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我的理解,就是一些地方和企业要根据自己的发展阶段、发展水平、发展能力、发展特色和要素禀赋,来考虑发展新质生产力问题,不能赶时髦,不能图热闹,不能一哄而起,不能喊口号唱高调,而是保持冷静,实实在在做事。不是一窝蜂都去盯着战略性产业和未来产业,一些传统产业也要把它守住和守好,通过技术改造和数字化经营以及数字化管理来再上台阶、焕发青春,这也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很大的时代意义和战略价值。发展新质生产力能够真正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满足市场化、多元化、动态化,甚至定制化的需要。使我们的供给更加灵活、更加有效、更加精准。发展新质生产力能够更好地满足和推动国际合作,我们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对世界作出更大贡献,那么,打铁先得自身硬才行。这样,你才能帮助别人或者影响别人。另外,发展新质生产力也能够更好地推动绿色发展,这也是对人类的重要贡献。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也将对世界作出贡献,更好地推动国际合作。从这个意义上讲,对消除世界的贫困都有重大的意义。也就是说,我们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能够为世界上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提供我们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对人类来讲也是一个文明形态的再创造。

  这就要求我们在未来发展中,要有更大的作为来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地调动社会活力,主要可能有四个方面的积极性需要调动起来,一是调动广大科学工作者,特别是科学家的积极性。这个群体有了积极性,我们向世界科技强国迈进,就有了底气,就有了能力,就有了行动。二是调动广大的市场主体,特别是民营经济的积极性,包括外资企业和外资经济都希望他们能够在中国大地上安安心心地生产、创造。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来推动市场主体更好地发展,调动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三是要调动资本市场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积极性,如果中小投资者的积极性得到保护,我们的资本市场不断向好,我们的资本市场就会焕发青春和活力。当前中央采取了很多重要的举措,提振资本市场,我们对中国资本市场的未来充满信心。四是要调动广大干部,特别是地方干部的积极性。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取得了非常伟大的成就,这些都是党带领各级干部和人民实实在在干出来的。广大干部特别是地方干部很辛苦,做了很多重要的工作,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依然面临进一步深化改革的任务,通过创新制度,创新体制机制来激励大家,敢担当、善做事、做成事。

  应当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前景更加广阔。我们要继续发扬好的经验和传统,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守正创新,坚持系统观念,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前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