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刚院长论数字化发展:三大阶段塑造中国式现代化
- 发布时间:2024-10-14 14:03:21
- 来源:中宏网
中宏网北京10月12日电(记者 韩鹏飞 康书源)10月12日,在“中宏论坛——携手高校中宏观察家面对面(北京大学篇)”网络直播活动中,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陈刚深入剖析了数字化发展的三个阶段,并探讨了这些阶段如何塑造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
陈刚院长指出,数字化是近百年来工业革命中分化出的一种全新力量,其主线是推动世界的可计算性。从1936年图灵的构想开始,技术变迁如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均围绕这一主线,推动人类世界的转型。数字化不仅是技术迭代的过程,也是社会各个方面,包括传播、生活、生产的全面变革。
陈刚院长将中国数字化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他认为,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全球互联网,开启了数字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国数字化发展的第一阶段,是数字传播方式的创新。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随着桌面互联网的普及,门户网站等新媒体迅速发展,对传统大众媒体带来巨大冲击。数字化首先加速改变了传播活动,推动了数字传播方式的形成和发展。第二阶段是数字生活方式的形成,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得数字化推动了生活方式的变化,互联网成为社会生活的核心枢纽,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此阶段得到发展。第三阶段则是数字生产方式的变革,随着5G等技术的发展,数字化从生活进入生产领域,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要素,数字化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基础。
陈刚院长强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75年发展的历史画卷中,数字化发展的30年是其中浓墨重彩的点睛之笔。中国的数字化巨变离不开制度力量的推动,也离不开基于中国国情的产品应用创新和产业化发展创新。目前,中国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技术应用和产业化发展方面不落后于任何国家,已经位于全球领先地位。如果没有数字化技术的赋能,在既有的工业革命的框架中,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将会面对更多的艰难和障碍。数字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