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攻克核心技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 发布时间:2024-10-05 11:16:43
  • 来源:中宏网

  中宏网北京9月25日电 9月25日,聚焦“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主题,中宏论坛第五十三场在线研讨会召开。暨南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林学军应邀出席研讨会并作了主题发言。

20240925175329FUEit3.png

  以下是林学军发言: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揭示了新质生产力的本质特征,为认识和把握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基本遵循。因此,科技创新对发展新质生产力起到关键的作用。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其主要涵义是,首先,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强调充分发挥生产要素的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不断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新产业、新业态实现经济优质、高效的增长。其次,以颠覆性创新、原始性创新产生的新动能推动产业升级转型,建立现代化的产业体系,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其三,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从生产力三要素来看,新质生产力要求劳动者具备更强的创新意识、更多的知识储备;新质生产力的劳动资料以科技创新为内驱动力,以原创性技术、颠覆性技术为支撑,持续开发出更多现代、高效的生产工具,提高生产效能;新质生产力要求不断扩展劳动对象,探索新的发展领域。

  我国发展核心技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现状和主要问题。科技赋能是新质生产力实现质的跃迁的前提条件,发展新质生产力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实现生产要素的创新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近年来,我国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显示,中国的科技创新指数排名第11名,超过法国(第12位)。新世纪以来,我国科技创新进入全面发展阶段,迸发出新的活力。我国创新的概况是:

  首先,中国科技投入逐年增长,创新动力强劲。近十年来,中国的研发投入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从2011年2370.43亿美元增加到2020年5641.03亿美元,年均增长10.11%,科研经费仅次于美国,全球第二。其次,中国科技的人员投入大幅增长,根据研发人员总人数的全职当量(FTE)计算,中国研发人员2019年为210.95万人,全球第一。其三,中国科技论文量增质优,截至2021年9月,中国高被引论文数为42920篇,占全球份额为24.8%,全球排名位列第二。其四,中国专利产出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从专利授权数来看,2020年,中国专利授权数为53.0万件,全球第一。其五,中国科技产业增加值增长快,出口产品中,我国知识密集型出口产值占全球总量2018年达到15.66%。其中,高研发密集型和中高研发密集型产业出口比重分别达到23.13%和12.04%。

  中国创新面临的突出挑战,一是科技市场尚未完善,创新要素,如科技人才受到档案、编制、体制内外、户口等限制不能自由流动。二是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如2021年我国国内有效专利产业化率为44.6%。三是我国的创新研发投入不足,2000年到2016年间,中国R&D/GDP年均水平为1.53%,低于美国(2.66%)等国家年均水平。中国高等学校的基础研究经费占高校R&D经费比重为40.3%,相比而言,美国在60%以上。四是企业有科研活动的少。中国有创新活动的企业占全部企业的比重为39.1%,而英国为60.2%。五是参与创新的顶尖科技人才缺乏,诺贝尔科学奖的科学家集中于美国等西方国家。六是我国还存在不少卡脖子的科技难题,如我国的芯片、航空发动机、软件等等仍然需要国外进口,创新所需要的高端仪器设备也较缺乏。中国科技创新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未能形成分工协调,顺畅运作的创新链。

  因地制宜发展核心技术的策略。2024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使江苏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以实事求是为根本原则,依据我国经济整体趋势和各地生产力具体状况,对新质生产力发展进行战略布局,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变化不断检验和完善新质生产力发展部署。要根据各地具体的资源优势、产业环境和科研条件,探索适宜本地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模式。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是做到分类指导,避免一哄而上,重复建设,浪费资源,是一个十分有前瞻性的战略措施。以下,以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说明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方针。

  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大,链条长,必须加强分工协调。例如,集成电路生产线投资巨大,目前,新建一个先进12英寸(0.3048米)制程晶圆厂所需投资约在100亿美元之上,6nm制程的芯片设计费用在6亿美元以上。芯片产业分工精细,芯片的制造工艺非常复杂,一条生产线大约涉及50多个行业、2000~5000道工序。因此,单个企业因资金、人员、技术等限制无法独自完成完整的生产线,甚至一个省市也无法独立完成。因此,要加强全国核心技术攻关的合作,形成合力,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

  分工合作,充分利用各地特长,形成产业集群,打造创新链。当前,我国要针对集成电路产业的弱点和特点,重点扶持发展装备制造、芯片材料以及智能设计软件。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几大聚集区分别是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地区以及以四川、重庆、湖北、湖南、安徽为核心的中西部地区。其中长三角地区以上海为核心,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最为领先。江苏强于封装测试,浙江以IC设计,特色工艺为主,安徽以晶圆制造为主。2022年长三角地区在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测等细分领域全国占比分别达到57%,51%和78%,上海市的产业链最为完整,覆盖了装备材料、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环节,构建了集EDA工具、装备材料、高端芯片设计、先进晶圆制造、高端封测服务为一体的集成电路全产业链。

  因此可以发挥北京强于芯片设计,上海强于芯片制造,江苏和广东强于芯片封装测试的优势,集中人力、财力、物力,打造集成电路相对完整的区域、国家产业链、创新链,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快速提升我国的集成电路产业竞争力。

  利用我国大市场的优势,大力发展应用市场,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在全球集成电路产业链中,我国还是全球集成电路最大的应用市场。我国集成电路行业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2021年首度突破万亿元规模,2022年市场规模增长至12006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4.8%。2023年,我国集成电路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6000亿元,占全球规模超过30%。我国已是全球规模最大、增速最快的集成电路市场。目前,集成电路应用场景不断深入,集成电路芯片和系统已广泛应用于新一代网络通信、汽车电子、消费电子、智能制造和新型数字基础设施等领域,正在快速向人工智能、物联网、机器学习、生物医疗和智能驾驶等领域拓展,推动我国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产业链现代化注入强大动力。因此,要利用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消费能力强的市场优势,拓展集成电路应用市场,加速成果转化,回收巨额研发投资,助力新的研发,新产业的发展。

  实际上,我国不少省市由于人、财、物的限制,无法承担科研攻关的任务,但是,可以因地制宜推广科技成果,这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例如,应用人工智能赋能公共服务和民生建设,推进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等迭代升级,推动人类生产生活向智能化、智慧化方向发展。还有,扩大低空经济的应用范围,通过航空器与不同产业的结合,开创多样化的运营模式,如“电力+航空”“农林+航空”“医疗+航空”“公安+航空”“体育+航空”等,让低空经济促进产业间协同发展,为各地区带来了经济增长的新机遇,这就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应有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