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国生产力发展历程透视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关系

  • 发布时间:2024-09-30 09:45:30
  • 来源:中宏网

  中宏网北京9月25日电 9月25日,聚焦“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主题,中宏论坛第五十三场在线研讨会召开。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所工业室副主任李子文应邀出席研讨会并作了主题发言。

Y3h.png

  以下是李子文发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作出全面部署,首先提到的就是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提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是在“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这一部分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部分,虽然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分属两个部分,但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两者是深度关联的。

  同时还注意到,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对于新质生产力特征的提法是“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提法是“发展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生产力”。从高科技到高技术,我个人理解,体现出对科学和技术两者区别认识的深化。一般认为,科学是客观规律,反映了自然界客观存在的事实和现象,没有“高”或“低”的区别;技术是根据科学、运用科学,为了实现某一个现实的目的,形成的具体实践经验和工具等,技术水平有“高”“低”之分。把高技术作为新质生产力的特征,体现出技术的实践导向,技术本身必须适应实践变化、面向实践的需要,技术成果必须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这次我想分享和探讨的内容是,从我国生产力发展历程来看,客观看待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关系。提出这个问题的考虑主要是,我们现在强调“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但通过自主创新、攻关突破获取技术成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不是我们发展生产力、发展产业的主要技术来源。改革开放以来四十多年,我国的生产力是在经济起步和快速追赶阶段成长起来的,主要是通过发挥后发比较优势,在大量引进模仿吸收国外技术的基础上,建立起了门类领域齐全、质量效率优势突出、深度融入国际分工格局的产业体系。当然,这个过程中也有技术自主创新的领域,但是技术引进和在技术引进基础上的边际创新对生产力的贡献可能要更高。结合我国生产力发展和工业化建设的历程来看:

  1949-1978年,我国主要依靠苏联的技术援助和后期欧美国家的技术合作。新中国成立的初期,由于美国在国际上将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列入受管制国家名单,要求二战后所有受到过“马歇尔计划”援助的国家都对中国实施技术封锁,从建国后到“一五”计划建设,我国几乎所有大型的工业建设项目都高度依赖苏联提供的技术、设备、专家,苏联成为工业化建设的主要技术来源。1950年至1954年底,苏联向我国技术援助156个项目。

  1959年,苏联决定停止援助中国,在短期内迅速撤回尖端科技和国防、工业领域的所有技术援助,由苏联专家协助制定的第二个“五年计划”被迫中止。但苏联援建的技术、装备、工厂持续发挥作用,我国在吸收消化苏联前期援助技术的基础上,组织科研工作者和广大劳动者开展艰苦卓绝的自力更生,在炼钢、资源勘探、农业育种、医疗制药等产业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技术创新成果。进入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破冰,我国逐渐开始从美国等西方国家引进技术,但是总体上技术供给还是严重不足,工业生产的技术、装备水平发展较为缓慢。

  1978-1992年,改革开放拓展了生产力发展的技术来源,打开了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通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按照“以市场换技术”的理念,加快从发达国家大规模引进技术和成套大型装备,短时间内迅速填补我国在重型机械、化工机械、发电设备、机床、汽车、船舶、轻工业等领域的技术空白和资金缺口,“赶英超美”的赶超型全面自主创新模式被暂时搁置,通过大规模进口和鼓励中外合资不断引进、消化、模仿西方国家先进技术成为主要路径。与20世纪50年代接受苏联技术援助不同,改革开放后技术引进的主体不再是中央政府,随着政府管理权限的下放、国有企业自主经营权的扩大和民营经济、私营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和企业逐渐成为技术引进的主体。1985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引进合同管理条例》明确规定,我国的技术引进是指“境内的公司、企业、团体或个人通过贸易或经济技术合作的途径从境外的公司、企业、团体或个人获得技术”。以汽车行业为例,1980年代,我国决定由上海拖拉机汽车工业公司、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作为主体,以设立合资公司的形式引进发达国家汽车制造资本和技术。美、日等国家车企均提出严苛条件,日本丰田坚持“只卖商品、不卖技术”,美国通用要求中方生产部分零部件,作为其全球生产体系的一部分。德国大众是唯一一家愿意以合资形式提供新技术、新产品的企业。1984年,上海拖拉机汽车工业公司、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和大众汽车在人民大会堂正式签订《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合营合同》,中德投资比例各占50%,将桑塔纳作为主要生产车型,改变了我国汽车工业不能批量生产现代化轿车的历史。

  1992-2001年,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通过大规模技术引进加快发展生产力。虽然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已经开始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但技术引进的主体是政府部门,引进技术的行业领域主要局限在工程机械、装备设备、交通工具等领域。1992年以后,随着市场体系加快完善、市场机制发挥作用,企业通过引进国外技术、装备设备和资金不断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的动力显著增强。我国技术引进合同数和金额从1979年的95项、24.85亿美元大幅上升至1999年的6678项、171.62亿美元,其中关键成套设备的引进占比最高。在汽车、家电、化工、能源、机电、有色冶金、纺织服装等领域,大量企业通过“市场换技术”“引资+引技”的方式利用国外先进技术和资本,产品产量和质量性能大幅提升,产业规模高速增长。但是,这一阶段已经出现了过度依赖技术引进的弊端,我国无法通过贸易的方式实现所有领域的技术引进,即便引进的技术也常常属于国外已经淘汰或相对落后的技术。

  2001-2012年:深度融入全球化,广泛利用国际先进技术资源。入世促进我国全面深度融入世界生产网络和分工体系。一大批企业利用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劳动密集型环节,同时在参与全球产业分工过程中不断引进先进技术和国外资本,改进生产工艺,革新管理理念,实现了快速发展。2001年至2012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从496.7亿美元增长到1132.9亿美元,增长了1.3倍。技术引进规模继续扩大,引进合同数从2001年的3900项上升到2012年的12988项,合同金额从2001年的90.9亿美元上升到2012年的442.7亿美元,其中合资等合作生产方式引进技术的占比持续上升。

  进入新时代,内外部新变化新形势对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更好利用全球先进技术要素提出新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这是基于内外部环境的新变化新形势新要求的战略选择。

  从国内来看,随着要素成本比较优势的变化,技术引进+劳动、资本的要素粗放投入的路径已经没有发展空间。相比国际上其他的一些后发国家,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已经远远低于十几年前,如果不考虑劳动生产率和劳动者素质,我们的劳动力成本实际上是远远高于越南、印尼等东南亚国家以及一些非洲国家。比如,我国制造业从业人员的实际工资是墨西哥、印度、越南、菲律宾等国家的3-5倍左右。同时,我们的环境容量和土地空间现在也成为粗放式发展模式最直接的约束条件。经济增长理论一般把生产力发展的源泉分为要素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两个方面,当要素投入的回报不显著时,就必须通过技术进步来实现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这也是新质生产力理论将全要素生产率作为核心指标的原因。同时,从全球价值链分配的角度来看,我们原有的依赖劳动、资本、土地获取价值回报,占据低附加值环节的模式,现在也得不到有效回报,因为要素成本已经上升了,必须向技术含量更高的环节迈进。技术进步从哪里来?目前来看,在很多领域,我们已经不能完全依靠技术引进了,因为我们的技术水平已经处于并跑和领跑阶段。

  从外部环境看,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技术民族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特别是美国等西方国家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意识形态对抗,强化“遏华”政策导向,针对我国技术和产业薄弱环节搞“小院高墙”“脱钩断链”,企图阻止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生产力持续接近或达到世界最前沿。这种环境下,如果不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发展的步伐就会停滞。

  当前如何看待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的关系。技术引进的模式在很长一段时间曾发挥重要作用,是我国产业发展的主要技术来源,通过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实现赶超发展,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一个重要经验。

  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不是互斥的关系,有效的技术引进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路径。何立峰副总理在解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时提出,开放性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特征,要着力营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在全球范围内高效引入优质资本、关键资源、先进技术、拔尖人才等,向我集聚、为我所用,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全球创新成果发展新质生产力。现在我们国家每年规上工业企业引进国外技术的支出近10年每年都保持在400、500亿左右的规模,而且在大部分时间段比引进国内技术的支出要高100亿左右。

  历史经验表明,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关系。自主创新并不意味着排斥技术引进,而是在技术引进的基础上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技术引进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提升技术水平,而自主创新则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关键。我国的高铁、汽车等重要工业领域,都是走了一条技术引进加上自主创新的道路。现在我们强调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不代表我们不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关起门来搞创新的成本高、风险大、收益慢。在不同产业领域、不同地区,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的作用不同,更需要因地制宜、因业制宜。如果有条件引进国际领先、最前沿的技术,还是要坚持以我为主的“拿来主义”。当然,对于美西方封锁的技术领域,要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但也要积极争取一切利用其先进技术要素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