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
- 发布时间:2024-09-23 10:01:31
- 来源:中宏网
县域经济作为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一种行政区划型经济,是“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桥梁,是典型的区域经济、特色经济、个性经济、差异经济。新质生产力是指在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等新技术革命推动下,通过创新驱动、结构优化、效率提升等手段,实现生产力质的飞跃和经济模式转型的一种新形态。其内涵主要体现在其“新质”的特点上,这种“新质”主要来源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等领域的突破性进展。新质生产力的主要特征包括:高度信息化和智能化、绿色环保、网络化协同以及创新驱动。县域经济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喜新不厌旧”。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义在于通过技术的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以及产业的深度转型升级,实现劳动资料、劳动者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以及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其发展方向上,新质生产力着重体现在数字化转型、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以及全球价值链重构等方面。在县域,我们或许搞不了技术革命性突破;但是我们可以搞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以及某一产业的深度转型升级。为此,县域必须加强科技创新投入,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力度,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培育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二要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整体提升。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如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提升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很多,各县搞好其中一个大产业就行,这也非常不容易!
三要强化人才支撑,没有人才体系便不可能持续发展。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吸引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到县域工作。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和技能水平。县域要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善待人才、用好人才是关键,不要好高骛远,够用、好用即可。
四要深化改革开放,争做体改示范区。推进市场化改革,打破行业壁垒和地方保护主义,促进资源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扩大开放合作,积极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提升县域经济国际化水平。优化营商环境,简化审批流程,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和质量。改革不是再搞税收洼地,不许搞不公平竞争;而是要建设制度高地,统一全国大市场,提倡公平竞争。
五要促进绿色发展,确保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型。无县域,不绿色。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发展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和排放水平。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县域是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六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一招鲜,吃遍天!根据县域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培育具有地域特色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应将某一特色产业集群成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引擎”,千万不要搞成“什锦拼盘”,什么都有,什么都不强。
综上所述,县域经济要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创新驱动、优化产业结构、强化人才支撑、深化改革开放、促进绿色发展和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等多方面的综合施策。(作者:杨宜勇,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与价格研究所原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