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数字化和数据可视化谈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发展
- 发布时间:2024-08-27 09:28:53
- 来源:中宏网
中宏网北京8月21日电 8月21日,聚焦“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主题,中宏论坛第五十二场在线研讨会圆满召开。北京大学智能学院研究员袁晓如应邀出席论坛并作了主题发言。
以下是袁晓如的发言:
我本人在北京大学智能学院从事数据可视化、可视分析方面的工作。同时,我也参与北京大学社科人文数字化基地建设。我的学术背景更多偏于技术方面。从经济发展来讲,相应的研究内容不是我的专长。我想从我们最近做的一些研究工作方面来谈一谈体会。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也随着大数据的发展而发展。我们今天有可能真正的在经济建设中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结合起来。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经济的绿色发展,它本质上是一个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一方面是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继续长期发展做好基础,不竭泽而渔。同时,也是建立一个全球的命运共同体。不光是追求本国的发展,也是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能够通过我们的绿色发展树立一个榜样。
这是我的理解,今天,我们讲经济发展一方面更多的是体现在GDP方面,让大家的生活更加富裕和美好。但在这个过程中,随着我们的发展,其实我们越来越多地体会到生活中文化的重要性,而文化它绝对不是和我们的经济物质隔离的。在最近的一段时间,我们做了很多古代文化的这个数字化,我们通过一些交互的手段,使得大众能够更多地去了解我们的文化。而这里面相应的文化建设又可以促进文旅,促进相应的经济发展,当然这个可能是很小的一个方面。
我们看到,现在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发展使得我们能够把大量的历史的信息,传统文化的信息,以一个机器人工智能的方式去复制,去理解,去宣传推广。推送给不同的使用者,这些使用者,一方面有我们每个个体,基于我们对于历史文化的爱好者等。还有各种在社会经济里面运行的企业比如小企业、大企业等。不光是我们的文化单位,比如说博物馆。还包括我们去做中国各地文旅方面的产品。他和我们的历史文化有什么样的关联?我们看到在世界各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它的文化必然要向外扩展、向外推广。我们利用这样的一个契机,在这个数字化转型中。我们提议,是不是可以更多考虑把文化因素加入在内?随着我们整个社会开展数字化的改造、数字化转型,我们能够在经济日常运行里头,不仅仅是把我们的效率提高一点,把我们的成本降低一点,还可以通过数字化使得我们的工业,我们的生产,我们的服务变得更有文化一点。
这是结合我的一些理解给予的一些建议。我自己又做可视化,可视化相对来说是使得我们一些复杂深奥的内容能够为大众所了解。这也是数字化中一个相应的技术支撑。我们是不是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看,我们的经济的发展,通过人工智能、通过大模型,通过交互,通过可视化使得一些原来只是曲高和寡,或者说只有在博物馆里面看到的一些文化内容可以融入我们的经济生活中,推动我们的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使得我们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能够一方面把我们的文化向我们的子孙后代传承,另外一方面,又能够把我们的文明向全球来进行推广,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它也是一种可持续发展,也是我们的一个长期绿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