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助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 发布时间:2024-08-01 13:41:58
- 来源:中宏网
当下,面对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双重压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已进入关键时期,传统生产力难以支撑其高质量发展,亟需依靠更高水平的生产力改变经济增长的动能构成。作为党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长江沿线城市肩负筑牢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屏障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重大使命任务,应充分认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对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极端重要性,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和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重要论述精神。长江沿线城市应当利用长江经济带具有率先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广阔空间和有利条件,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加快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在新领域新赛道上抢占先机,在生产力发展中取得领先,实现高质量发展。
充分利用人才科研优势资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要素保障。人才是第一资源,是构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长江经济带集聚了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拥有全国一半左右的两院院士,各类国家级创新平台500多家。长江经济带应当充分利用现有的人才科研优势资源,积极调动优秀人才的创新创造能力,将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助推长江经济带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和壮大。首先,以人才集聚效应明显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及各类国家级创新平台为发展核心,聚焦区域的科研、人才发展优势,围绕人才链、创新链和产业链实现三链有机融合,阶梯式推动人才流动、人才服务、人才引育三链一体融合框架体系及人才走廊建设,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与持续性发展打造坚实的“人才堡垒”与“孵化中心”,进一步实现区域层面高级人才共享。其次,始终坚持以“高精尖缺”为主导方向来实现人才政策迭代与优化,既要注重各领域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等“领头羊”的招引储备及相关资源配置、服务保障等人才留用工作,也要将青年科技人才、高校毕业生等“生力军”引育作为工作核心,不断在项目支持与平台搭建等方面给予对应资源与资金倾斜。最后,要结合长江经济带独特的高校科研优势,不断推动区域重点项目有效落地与科研成果快速转化,通过进一步推动政产学研用融合,来不断凝聚区域政校企资源,做好区域产业链发展的人才需求基础配套工作,为匹配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而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大院大所大校大企”合作,打造长江人才带一体化高地,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蓄势赋能。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战略选择。从目前来看,长江经济带传统产业占比高,新兴产业占比低,化工产品低端多,高端少,资源利用率低,产业结构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且对环境的压力也不可小觑,亟需构建更适应新的发展环境、发展目标和科技革命等时代需求的现代产业体系。首先,要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从源头上减少环境污染。借鉴国际经验,坚持改造提升,统一产业准入门槛,该关则关、该停则停、该搬则搬。攻克关键技术,集中力量,加大投入,攻克环保技术瓶颈制约。既出重拳整治,又有组合拳配套,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其次,加快培育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充分利用长江经济带庞大的制造业基地和创新策源地优势,培育一批有竞争力、影响力的现代产业集群。坚持创新引领、敢于破旧立新,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产业支撑,通过在各领域加大创新投入力度,推动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加大研究开发投入,破除旧动能、培育新动能;最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聚焦长江经济带现有雄厚的制造业基础,进一步向新兴“智造”转变,如提高产品质量,发展绿色产品等。同时,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互补发展,强链补链,注重产业结构的韧性和安全性,使产业融合和相互渗透、行业相互融合,提升现代服务业的能级,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的质量,推动绿色低碳生产与消费,先立后破推进能源低碳转型。
强化区域协调发展,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环境保障。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在资源、环境、产业基础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差异较大,上中下游之间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推动区域要素、政策等协调发展,是推动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一是要建立统一大市场,破解区域间体制机制障碍,注重协同发展、联动发展,让生产要素优化配置,避免同质化竞争。同时,要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各展优势,错位发展、个性发展,才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二是要有前瞻性眼光,从趋势上把握科技性产业布局,聚焦沿江高质量数据要素供给现状,引导产业在经济带之间有序转移,促进区域产业深度融合,努力把长江经济带打造成为一个有机融合的高效经济体;三是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引领建设海、江、边全方位对外开放空间格局。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三大动力源地区形成高效联动,发挥长江联动东中西、协调南北方的纽带作用,推动经济带上下城市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人才链等四链深度融合,积极参与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利用好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增强对国际循环的吸引力、推动力。(作者:涂永红,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多玉琴、尹宗国,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