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改革事业进行到底
- 发布时间:2024-07-29 08:59:46
- 来源:中宏网
中宏网北京7月22日电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7月22日,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主题,中宏论坛第五十一场在线研讨会圆满召开。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应邀出席论坛并作了主题发言。
以下是徐洪才的发言:
围绕今天会议主题,我想分享三个方面的观点,一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二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方向和重点;三是加快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简称:《决定》)提出的各项改革任务。
首先,谈一谈必要性。
现在改革进入深水区,容易改的地方都改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骨头。当前,迫切需要凝聚共识,瞄准未来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目标,加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围绕这个目标,大家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因此,有必要全面总结一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所取得的成果,分析当前面临的挑战和任务。从国内看,今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增长了5.3%,还不错;但是二季度跌至4.7%,回落还比较猛。另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近期调高了今年中国经济预期增速至5%,但明年可能只有4.6%。从2024年到2035年,我国要实现《“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即GDP规模相对2020年翻一翻达到200万亿元,人均收入达到2万美元以上,年均经济增速就不能低于4.7%。现在看来,实现这一目标面临严峻挑战。
另一方面,从过去十多年观察,中国经济增速已经呈现逐渐放缓的“L型”走势,反映出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即依赖外延扩张、投资驱动、外贸拉动经济增长,已经不灵了。在新一轮全球博弈当中,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采取脱钩断链,致使我国在科技创新乃至对外经贸合作方面,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过去几年,我国科技创新进展很大,但综合来讲,我们跟美国的科技创新能力,还有经济实力对比,差距不是缩小,而是拉大了。从经济规模来看,2021年我国GDP折算成美元,占到美国GDP的77.4%,2022年下降到72%,2023年下降到66%,今年上半年下降到60%。这种快速下降,从根本上讲,还是经济内生增长动力出了问题。
另一方面,外部环境也充满不确定性,今年是全球大选之年。一些国家已经尘埃落定,而美国总统大选还充满着不确定性。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就是中美科技脱钩愈演愈烈,无论是谁上台,基本趋势都不会改变。过去几年,中国头部企业、独角兽企业数量明显下降,上市公司市值严重缩水。与周边几乎所有国家和经济体相比,中国资本市场的表现可以说是最差的。从另一角度,这也反映我国经济确实遇到了空前的挑战和困难。
但是,我们实现现代化国家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坚定不移的。党中央召开这次承前启后、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形成了新的60条《决定》,内容非常全面,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也必将产生深远影响。《决定》把全面深化改革目标,定位为促进现代化建设,实现国家治理机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通俗地讲,就是通过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层面的调整,来促进生产力发展,尤其是新质生产力发展,以应对新的挑战,完成我们的历史使命,其必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第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和重点。
这次《决定》明确提出,要在2035年之前基本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未来五年很关键。从最近几年世界经济发展速度来看,去年是3.3%、今年预期是3.2%,明年可能回升至3.3%。但从2000年至2019年,本世纪初20年的世界经济平均增速为3.8%。这意味着,从疫情以来,包括未来五年,世界经济增速都难以恢复到疫情前的平均水平。现在大家日子都不好过。因此,我们要把握住未来五年这一机会窗口,构建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我理解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里有三个关键词,首先是市场经济,这是基础。要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不动摇,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决定性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因此,要构建公平的市场竞争机制,将竞争性政策置于基础性地位,也就是国际上经常讲的,所谓竞争中性原则。通过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从法律高度来保障民营经济发展。与此同时,在市场机制发挥作用过程中,我们深知市场也会失灵,这时就需要政府弥补市场功能缺失,发挥保驾护航作用,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政策环境和营商环境,引导市场有序、高效运行。市场无形之手和政府有形之手共同发挥作用。《决定》首先提出“既要放得活,又要管得住”。这是针对长期存在“一放就乱,一管就死”讲的,把控好“放”和“管”的度是很难的。
第二个关键词是社会主义。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成分共同发展。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让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各就各位,发挥各自专长。在有些领域,比如涉及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资本、国有企业适度集中,发挥其独特作用。另外,还要促进国企创新,优化相关制度安排。民营经济、非公经济,则通过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破除市场准入壁垒,推动更多自然垄断和竞争性领域向各类经营主体公平开放,更多重大工程项目对民营企业开放,进一步扩大对内开放;还要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还有一个关键词,就是高水平。我们要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要有包容性,不拒绝一切先进经验,也包括我们过去自己的经验。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高效运行,首先要保证各项体制机制是高水平的。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方向:一是市场化,二是社会主义,三是高水平。各个领域,共有三百多项改革。其中,最难啃的骨头,比如房地产;还涉及潜在风险,比如地方债。现在有地方政府入不敷出,过度依赖土地财政。城乡融合发展也很难。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创新不足。在全球创新国家排名当中,我国位居第12位。但是坦率地讲,拖后腿的短板还是体制机制。比如,教育、科技和人才管理体制等。我到处讲,中国有2亿多的高素质人才,印度有2亿多高素质人才,美国也有2亿多高素质人才。现在,美国、中国和印度你追我赶。未来三个大国之间竞争,关键要看怎么样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让两亿高素质人才潜能和创造性进一步迸发,尤为重要。《决定》总共提出了三百多项改革任务,但牛鼻子、核心部分还是要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三,加快落实各项改革任务。
大家要认真学习,增强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前面讲到凝聚共识,围绕现代化建设目标,各行各业、各就各位,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做好各自工作。一言以蔽之,就是抛弃躺平主义,积极作为。套用孙中山先生的一句话,就是“改革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将改革事业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