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上海精神”,共建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

  • 发布时间:2024-07-11 10:52:47
  • 来源:中宏网

  中宏网北京7月7日电(记者 王镜榕 实习生 唐芯蕊)7月2日至6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在阿斯塔纳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以下简称“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并应邀对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此次峰会成功举办,访问成果丰硕,受到国际舆论广泛关注。

共赢未来 推动“一带一路”倡议走深走实

  暨南大学教授林学军接受本网专访时指出,上合组织成立于2001年6月,该组织源于中苏之间的边界谈判,维护地区安全。如今该组织已经发展成为各成员国之间开展经贸、人文合作的多功能综合性国际组织。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已成为上合组织不断发展壮大的遵循,也是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一面旗帜。上合组织覆盖欧亚大陆60%以上的面积,人口占世界的近一半,将成为本地区陆海运输走廊,为欧亚大陆经济发展提供战略机遇。经历23年的风风雨雨,上合组织逐渐从一个区域性组织成熟蜕变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维护和平,发展经济力量,是全球南方的中心。

  本次上合组织峰会意义非凡。其重要意义有以下三点,一是宣扬中国一直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理念。上合组织峰会前夕,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出席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当今世界格局动荡,战火纷飞,俄乌冲突未平,巴以冲突又起,每天都有流血事件发生,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是全球冲突的根源,世界人民祈盼和平,渴望发展,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睦邻、安邻、富邻就是中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担当尽责、对公正合理国际秩序的不懈追求。

  二是弘扬“上海精神”,共建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2018年的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上,“确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理念”写入成果宣言。2023年5月举行的中国—中亚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到建设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该命运共同体包括安全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卫生健康共同体等,这是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一个具体行动,将会对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产生示范效应。

  三是推动“一带一路”倡议走深走实。习近平主席2013年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阿斯塔纳是“一带一路”的首倡之地。“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现在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和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之一。许多上合组织成员国纷纷主动将自己的发展战略与“一带一路”进行对接,合作共赢的理念为世界各国特别是上合组织成员国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如,哈萨克斯坦的札纳塔斯风电站、图尔古孙水电站、奇姆肯特炼厂现代化改造等重大战略项目顺利建成投产,中哈原油管道、天然气管道安全稳定运营,农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实现全覆盖,还有西安陆港码头落成启用,“双西公路”、中欧班列畅通无阻,为中哈两国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塔中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共同实施了一系列合作项目,亚湾—瓦赫达特铁路桥隧道、杜尚别2号热电厂、中泰新丝路塔吉克斯坦农业纺织产业园等有力促进了塔吉克斯坦发展。又如刚刚落地的中吉乌铁路项目,将彻底打破中亚地区没有出海口的限制,中亚由此有机会成为整个亚欧大陆重要的交通枢纽。

上合组织:共同繁荣振兴的可靠战略依托

  习近平主席分别出席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会议和“上合组织+”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主席深刻分析国际形势,指出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人类社会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上合组织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公平正义一边,对世界至关重要。团结协作是上合组织一路走来的成功经验,中方愿同地区各国一道,继续弘扬“上海精神”,把稳正确方向,将上合组织打造为成员国实现共同繁荣振兴的可靠战略依托。

  暨南大学教授林学军接受本网专访时指出,本次上合组织峰会亮点纷呈。主要的亮点有以下两点,一是首次开启“上合组织+”的峰会模式,代表性更广,会议影响力更足。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以及独联体、经合组织、亚信、集安组织、欧亚经济共同体等国际组织负责人也应邀参加此次会议。这表明“上海精神”深入人心,上合组织越来越受到国际组织的认可,在全球治理的影响力越来越大。2023年,联合国大会表决通过了《联合国同上海合作组织的合作》决议。这次峰会特意邀请了古特雷斯秘书长出席,就是向世界发出了“捍卫多边主义”的鲜明讯息。习近平主席与古特雷斯秘书长会见时再次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也表明中国始终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习近平主席在出席“上合组织+”峰会时呼吁,建设团结互信、和平安宁、繁荣发展、睦邻友好、公平正义的共同家园。阿斯塔纳宣言,以及“关于各国团结共促世界公正、和睦、发展的倡议”等文件让人们深切感受到,上合组织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公平正义一边,努力推动建立全面和平、安全、稳定、民主、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新格局方面的坚定决心,并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二是上合组织正式接纳白俄罗斯为成员国,成员国扩大为10国,上合组织影响力也进一步扩大。白俄罗斯处于欧洲地理中心位置,有利于加强欧亚大陆的联系。从最初的6个成员国,到今天随着白俄罗斯的加入,拥有10个成员国、2个观察员国、14个对话伙伴,世界感受到上合组织蓬勃的生命力。现在“希望加入上合组织的国家排成了队”。卢卡申科总统在发言中认为上合组织具有凝聚力,成员团结,在世界政治中的作用持续加强。上合组织的扩容使之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潜力最强的综合性区域组织。该组织具有了独特的吸引力与号召力,增强地区和平力量及经济增长的动力。

  上合组织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首先是成员国关系面临的挑战。上合组织成员国具有不同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政治经济制度、利益追求,因此在一些问题上难免会出现分歧、矛盾和竞争。尤其自扩员后,新的问题也随之产生。主要是印巴关系、中印关系难于处理,加上最近美国和西方集团加强拉拢印度,让其做“印太战略”的龙头,参与围堵中国行动,挑拨中印关系,影响成员间的相互信任,破坏经贸合作。其次是经贸等领域合作存在的短板。如缺乏融资机制,融资渠道较狭窄;贸易便利化仍有待完善;大部分国家表态支持“一带一路”倡议,但仍有个别国家对“一带一路”表示疑虑,因此,推进“一带一路”经济合作还面临一些深层次课题亟待积极应对。

弘扬“上海精神”,共建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

  中亚是欧亚大陆的战略要地,是大国争相争取的对象,是陆上丝绸之路的主要通道。习近平指出,中国同中亚五国30年合作的成功密码,在于我们始终相互尊重、睦邻友好、同舟共济、互利共赢。这四项原则是在合作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和共同财富,是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行稳致远的政治保障,也是中国同中亚国家友好交往继往开来的力量源泉。

  暨南大学教授林学军接受本网专访时指出,上合组织应坚持以“上海精神”为核心的新安全观、新合作观、新发展观和新文明观,走出一条新型区域组织合作之路。上合组织树立了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共同建设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

  第一,加强上合组织成员间的战略互信,增强组织的凝聚力。首先,在上合组织框架内构建中、俄、印“三边机制”,加强全球事务的合作与交流。共同维护联合国的权威和地位,捍卫多边主义和国际法基本准则,为全球南方发声,推动建设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其次,在中俄战略协作下,积极创造机会促进印度和巴基斯坦和平对话,有效缓解印巴之间的矛盾、问题和冲突。最后,加强反恐,反对“颜色革命”,增强地区安全稳定性,强化地区安全保障机制,增强各国安全感、信任感。

  第二,以中亚合作为重点,带动组织成员全面合作。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深居欧亚大陆腹地,总面积约40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7500万。我国应当以西部开发与中亚合作相结合,让新疆成为中亚合作的“核心区”,建立带动中国西部发展的新引擎。对中亚国家而言,维护五国的独立与主权,拓展对外合作通道,摆脱内陆国交通瓶颈,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均需要中国的资金、技术、市场和人才支持,因此,这个合作是互利共赢的。一方面,我们要加强与中亚五国的经贸合作,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造福区域内人民。另一方面,要加强多层次的交流,将“中国+中亚五国”外长会晤机制扩大到元首、议会、政党,以及经贸、人文、安全等其他政府部门,发展地方合作,增加友好省市的数量,扩大民间合作,开展科技、旅游、教育等各领域社团组织交流活动。

  第三,落实新版《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多边经贸合作纲要》,进一步推进区域内经贸合作和区域一体化进程。首先,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公平市场准入环境和特殊与差别待遇的制度,反对“脱钩断链”“小院高墙”等贸易保护主义行径和贸易壁垒。其次,加强与各成员国的经贸关系。中国与中亚国家贸易发展快速,商务部2021年1月数据显示,中国和中亚五国的贸易额从建交之初的不到5亿美元跃升至501亿美元,20年增长一百多倍。其三,开展贸易谈判,实现互利互惠的合作。帮助中亚等国家建设一批能够填补产业空白的制造业项目,完善区域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和资金链。其四,加强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物流潜力。其五,改善营商环境和服务保障机制,扩大中国市场准入,助力中亚等国家工业化。最后,还要探索第三方合作,共同开拓国际市场,共同应对国际市场波动等不利因素冲击。

  第四,吸收组织成员,扩大上合组织朋友圈。首先,要努力吸收新成员。把一些理念相同、相近的国家加入组织,壮大全球南方的力量。其次,上合组织要加强与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欧盟、东盟等世界性或者区域性的国际组织加强联系,探索适应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全球治理规则和方法,减少全球治理赤字,提出更加有代表性、普遍性、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促进全球共同发展,提高上合组织的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