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因地制宜培育西部地区新质生产力

  • 发布时间:2024-07-08 08:56:08
  • 来源:中宏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因地制宜发展新兴产业,加快西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然而,新质生产力主要布局于创新能力强、经济发展水平高的东部发达地区与其他地区的中心城市,西部地区在科教水平、人才存量、创新能力、数字技术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水平等方面相对落后。因此,要实现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就要坚持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发挥其资源禀赋优势,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利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来催生新的生产力,构建新发展格局。

  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在产业转型升级中培养新的增长点。当前西部地区产业布局存在第一产业占比高,第三产业占比低,第二产业发展滞后且趋同化严重的问题,产业发展总体不平衡不充分。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动作,应加强引导和政策支持,促进产业布局优化和产业竞争力提升,出台支持政策措施对西部地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企业进行给予税收优惠等,利用宏观手段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优化、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壮大,积极服务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是在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的同时,及时对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以产业结构向更高级化、合理化深度转型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架桥铺路”,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落后产业要主动为绿色低碳循环新兴产业腾空间,注重通过技术改造来提升传统产业,并在产业发展中不断注入新动能;优化自然资源要素供给,确保各类优质自然资源要素能够顺畅流动,以支持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这方面,“长江首城”四川宜宾走在前列。从“一黑一白”到“一蓝一绿”,宜宾肩负起“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绿色发展新使命,以生态优先、绿色低碳为指引,一手抓新兴产业筑巢引凤,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动力电池、晶硅光伏为主的绿色新能源产业和以智能终端、信息服务为主的数字经济新蓝海,着力建设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

  充分利用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新产业和培育壮大优势产业。西部地区幅员辽阔,资源富集,潜力深厚。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西部各地要牢牢把握自身在国家发展大局及西部大开发中的战略定位,保持“因地制宜”这一战略清醒,坚持立足地区条件,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全面审视自身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找准着力点、发力点,培育壮大优势产业。遵循不同产业的发展规律和不同地区的空间成长规律,不断将自身的比较优势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在加强融合互动中拉长自身长板,使发展新质生产力与各地的主体功能定位相适配,从而形成优势互补的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格局。利用西部省份丰富的旅游资源、特殊的地理环境,加快培育农林牧渔、能源资源、康养旅游、边贸加工等优势产业产业,把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更好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一是鼓励外资企业投资开发西部地区优质矿产资源,优质煤炭、石油、天然气、铜、铝、钾等,让优势能源真正为西部地区释放发展红利;二是鼓励在西部地区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高原农业、畜牧业、绿色农业,特色医药产业,提高西部地区产业附加值和技术含量。

  在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的基础上,西部地区还要加强区域合作,推动产业协同发展,积极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努力实现西部经济总量增长、做大蛋糕。产业协作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完善相关政策引导和监管,防止产业同质化竞争和过度扩张;鼓励企业加强自主创新、行业间加强交流合作。深化自然资源领域的改革创新,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外部环境,努力打造自然资源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增长点,因地制宜打造具有西部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以人才集聚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在科技创新中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人才是助推产业转型升级最强大的引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创新的根本在人才”“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等一系列重大论断。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没有人才优势,就不可能有创新优势、科技优势、产业优势。西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质量与效率,最终靠人才来落实。西部地区要着眼构建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在精准引才、精细育才、精确用才、精心聚才上持续发力,着力打造与“产业链”相匹配的“人才链”,加快形成人才集聚效应,全力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为西部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人才支撑。一是从国家层面优化人才资源和要素配置,以人才引育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要素”。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导致市场经济下的优质资源和各类高端人才等生产要素外流,仅靠西部自身力量难以“筑巢引凤”,必须借助国家“有形之手”优化人才要素配置,提高面向产业转型升级的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的融合水平,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奠定人才基础;二是探索“东西人才互换”模式支持科技创新,将东部沿海的创新型人才和西部欠发达地区人才互派交流,用东部沿海“人才”和资金支持西部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强化科研机构、高校及企业的合作,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加强原创性技术研发,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人才,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三是通过区域特色创新引育人才,实现人才造产业、产业引人才的良性循环。利用西部地区自身拥有的差异化地理条件和资源优势,不断推动产业创新与科技创新深度交融,实现人才的聚集效应。如贵州可利用地理优势,推出的“中国天眼”、贵阳大数据数据中心等创新性项目吸引和聚合数字科技创新性人才,实现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发展。

  西部地区也应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注重本地人才的培养和挖掘,注重利用现有的教育科研平台培养人才,注重产教学研的深度融合(如宜宾产教融合模式),强化成都、重庆的教育科研引领作用、拓宽辐射范围;同时,出台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本地人才回乡创业,通过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本地劳动力的技能和素质,使其更好地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作者:涂永红,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尹宗国、罗百英,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