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对欧经济关系,坚定不移发展国内电动汽车产业链
- 发布时间:2024-07-03 08:49:57
- 来源:中宏网
中宏网北京7月1日电(记者 王镜榕)当地时间6月12日,欧盟委员会拟于7月4日起对进口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关税的决定披露后,引发中欧汽车产业界人士的强烈反响。
欧盟在发起所谓反补贴调查时,声称“中国依靠大量补贴生产廉价电动汽车出口,从而扰乱了欧洲市场”。舆论认为,这种说法完全站不住脚。不仅是因为中国电动汽车在欧洲市场价格远高于国内,更是因为中国电动汽车的发展是建立在持续技术创新、完善产供链体系和充分市场竞争之上的。换言之,中国电动汽车成功是“拼出来”而不是“补出来”的。
欧盟对中国电车产业链的觊觎如司马昭之心
中宏观察家、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戴稳胜近日就相关热点接受本网专访并指出,最近,欧盟对中国电车企业的动作不断。一是经过所谓一个月调查,6月12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如果与中方的讨论不能得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将从7月4日起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的现有10%关税基础上,加征17.4%至38.1%的临时关税,即便艰难谈判后最高关税也只微调为37.6。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汽车国际化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孙晓红透露,欧盟在调查过程中,要求中企提供“电池配方”,以及许多设计企业隐私、商业机密、核心技术等信息或数据。
二是欧盟多国加大补贴吸引中国电动汽车企业赴欧建厂。据报道,比亚迪已在匈牙利投资建立了一家电动汽车厂,匈牙利还同时与长城汽车洽谈在匈投资工厂事宜。此外匈牙利近年来已投入超过10亿美元支持我国宁德时代、韩国SKOn和三星SDI在该国新建新电池厂。
除匈牙利外,西班牙和意大利也在竞争电动汽车制造厂。路透社称,西班牙2020年就启动了总值37亿欧元的激励计划吸引电动汽车锂电池企业在该国建厂,中国新能源系统企业远景科技集团计划投资25亿欧元建设电池厂,为此获得了3亿欧元的奖励,奇瑞公司也已决定在西班牙投资,与当地一家公司合作生产电动汽车。意大利也宣布在2025年至2030年间动用价值60亿欧元的国家汽车基金,为电动汽车购车者和制造商提供激励措施,其中中国东风汽车成为与意大利政府进行投资谈判的几家汽车制造商之一。
我们看到,中国凭借在人才储备、产业政策长期坚持等方面的优势,已在电动车产业中取得了显著成就,成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领跑者。然而近期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及相关产业链的打压措施不断,一方面出台惩罚性关税,另一方面加大补贴吸引本土建厂,一打一拉,同时还明里暗里希望中国提供电动汽车电池配方,显然意在逼迫中国电车产业落地欧洲。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觊觎,如司马昭之心清晰可见。中国乘用车协会秘书长崔东树就表示:“大幅提高关税将促使中国车企在欧洲本地进行生产。”不过,虽然这一企图过于明显,欧盟却难以复制中国电动车产业的成功模式。
欧洲复制中国电动车产业链的图谋注定失败
6月22日晚,中国商务部宣布,中欧双方商定,就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案启动磋商。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此前表示,这起反补贴调查是典型的保护主义。欧方以此为由对自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加征关税,违背市场经济原则和国际贸易规则,损害中欧经贸合作和全球汽车产供链稳定,最终也会损害欧洲自身利益。
中宏观察家、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戴稳胜近期就相关热点接受本网专访并指出,未来,如果双方本着友好合作之心,中资企业赴欧建厂未尝不是件对双方都有利的事情。对中资企业而言,以中国完善的电动汽车产业链为基础,企业投资欧洲在当地设厂既可降低关税,又可减少整车运输费用等等,欧洲消费者既可以获得就业岗位,又能获得相对廉价优质的电动汽车,但欧盟如此明火执仗的行径必然遭到中方反制,中国电动汽车、汽车动力电池欧洲投资之旅必然会遇到一定程度的障碍。
而事实上,即使中方对欧盟措施不加反制任由其胡作非为,以欧洲现有基础设施与管理水平,欧盟要重建电动汽车产业的努力也绝非易事。以特斯拉为例,特斯拉德国工厂从2019年11月计划建设,2020年2月开始动工,至2021年建成,直到2022年3月才开始投产。投产后因各种原因不断停工,2024年半年时间不到,就要停工四次。跟特斯拉上海工厂相比,无论投产速度、产能形成及交付速度,各方面都无法比拟。这反映的是整个欧洲在现代工业领域竞争力的低下,包括产业工人队伍的数量欠缺及素质不足、基础设施的落后,以及政府管理能力的低下,这些都是欧盟新建电动汽车产业链的桎梏。以基础设施的落后为例,德国居然可以出现一方面太阳能电价为负、另一方面其他能源价格却高企不下这样的矛盾现象,这反映出来的不仅是电力管理技术的落后,更是电力基础设施不足、输配电设备落后的表现。
坚定不移发展国内电动汽车产业链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此前表示,我们注意到,近段时间欧洲多个国家政要、业界代表对欧委会的调查表达了反对意见,认为通过对中国电动汽车加税来试图保护欧洲产业是错误的方法。保护主义没有前途,开放合作才是正道。我们敦促欧方恪守支持自由贸易、反对保护主义的承诺,同中方一道维护好中欧经贸合作大局。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中宏观察家、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戴稳胜近期就相关热点接受本网专访并指出,面对欧洲“如果与中方的讨论不能得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就要实施惩罚性关税的威胁,妥协是一种方案,认可并接受欧洲方案的可能会给相关企业赢得一段时间的喘息;对等反击、给对方同样或者更大的伤害,以“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对相关企业未尝不是更好的方案。比如实施大排量汽油车进口暂定关税政策,这不仅顺应“绿色发展”这一不可阻碍的大趋势,为中国的绿色发展助力,同时可以为国产电动汽车腾出国内市场。事实上到目前为止中方输欧电动汽车规模,远不及欧洲大排量油车占据的中国市场规模,落地实施这一政策,我们公开、公平、公正,我们理直气壮。再比如对支持欧盟关税政策的国家输华牛奶、红酒类产品进行对等反制,促使欧盟内部自己关门讨论关税政策的合理性等。
其次,引导相关电动汽车企业重新考虑赴欧洲投资设厂战略。以特斯拉德国设厂为鉴,赴欧设厂并形成产能之路相当困难;而且以欧盟如今的管理手段与能力,脱离了中国电动汽车全产业链支持以及中国政府高效的服务,欧洲电动汽车的生产恐怕不太可能一帆风顺。最重要的是,中国政府完全可以借鉴过去光伏产业的成功经验,以庞大的国内市场为基础,为中国电动汽车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通过政策引导、财政支持等手段,鼓励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推动电动汽车的普及和产业化发展。这种时候与政策导向背道而驰是不明智的选择。
总之,欧洲在电动车产业发展中面临诸多挑战和困境,其复制中国电动车产业的图谋必将失败。中国政府应继续加大在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理工人才教育以及电动车产业发展上的投入和支持,推动中国电动车产业的持续创新和发展。同时,还应积极应对外部挑战和竞争,为中国电动车产业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