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观察家蒋丰:推动中日韩合作迈向新征程

  • 发布时间:2024-05-31 10:30:14
  • 来源:中宏网

  中宏网北京5月28日电 当地时间5月27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强在首尔与韩国总统尹锡悦、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共同出席第九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李强表示,今年是中日韩合作机制建立25周年。在新的起点上,中日韩要坚守合作初心,坚持开放包容、互尊互信、互惠互利、交流互鉴,共同推动中日韩合作整装再发、换挡提速,迈向全面发展的新征程,为地区繁荣稳定作出更大贡献。

  近日,中宏观察家、日文版《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本月刊总编辑蒋丰就相关热点接受本网专访。

坚守合作初心,共同推动中日韩合作迈向新征程

  中宏网记者:今年是中日韩合作机制建立25周年,您怎么看待这个机制运行以来的经验总结?

  蒋丰:5月27日,时隔四年半之后,中日韩三国峰会在韩国首都首尔再次举行,从而引起全球的热切关注。如果回望历史,我们就会发现中日韩三国峰会机制到今年已经25年了。转眼之间,它已经走过了四分之一世纪的时光。

  如果从发展过程上看,1999年11月,中日韩三国首脑在菲律宾出席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期间举行早餐会,可以说是开始启动了三方在10+3框架内的合作,而到了2008年12月,中日韩三国首脑第一次在10+3框架外举行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也就是说,中日韩三国峰会机制,经历了一个从“10+3框架”内到“10+3框架”外的过程。这个“从内到外”的过程,具有深远的意义。

  在我看来,首先,中日韩三国积极融入东盟十国的活动,一方面展现出中日韩三国对亚洲地域组织的重视意识、参与意识以及形成合力的发展意识,另一方面也展现出东盟十国对中日韩三国的接纳心态、包容心态以及携手发展心态。由此展现出了一种“共需”和“共振”。所谓的“共需”,就是亚洲人的事情由亚洲人来办,域内的事情在域内解决,彼此都有这种愿望与需求,这是开创21世纪——亚洲世纪的一个新篇章。所谓的“共振”,那就是彼此在“共需”基础上,寻求出了一个新的发展路径,达成了一种共识,并且要把它付诸行动。对于东盟来说,这是一种亚洲地域的“强强联合”,对于中日韩三国来说,这是打造“亚洲命运共同体”的新机遇与新挑战。

  其次,产生于“10+3框架”的中日韩三国峰会机制,既让三国认识到各自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又让三国认识融入东盟活动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进行精准的地域合作,展现出东亚三国的合力。东亚三国进行看似缩小范围的精准活动,才能够形成一种新的力量影响、推动东盟乃至亚洲的发展。这是一种“以小推大”“以小扩大”“以小强大”的战略组合,凸显出一种战略智慧和战略布局。

  25年来,中日韩三国机制的运行,至少有五条经验和成果可以提炼出来:

  第一,政治互信逐步增强:尽管中日韩三国在历史、领土等问题上存在分歧,但通过机制内的对话与磋商,三国之间的政治互信逐步增强。例如,三国首脑会议、外长会议等定期举行,为深化政治互信提供了重要渠道。

  第二,经济合作成果显著:中日韩三国都是全球重要的经济体,通过该机制,三国在贸易、投资、产业链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比如,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在机制框架内持续推进,三国间的经贸往来也越来越紧密。

  第三,应对全球和地区挑战:中日韩合作机制在应对地区和全球挑战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三国在机制内就应对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危机(如新冠疫情)、环境保护等方面展开了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挑战。

  第四,人文交流促进理解:通过该机制,中日韩三国在文化、教育、旅游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增进了三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友谊。例如,三国青少年交流项目、文化节等活动促进了民间交往。

  第五,多层次合作机制的建立:除了高层对话和磋商,三国还建立了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机制,如部长级会议、专家级工作组等,为推动具体合作项目提供了操作性平台。

  总体而言,中日韩三国峰会机制在促进地区稳定、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这是应该给予积极肯定的。

凝聚中日韩共识,为亚太地区和平、稳定和发展注入新动力

  中宏网记者:结合当前国际形势,如何理解中方在此次中日韩三国峰会上提出“五点建议”价值引领和促进区域合作新思维?

  蒋丰:我注意到,李强总理在这次中日韩三国峰会上提出了“五点建议”。

  在其中,我认为李强总理提出的“推动合作全面重启”非常重要。关键的是,这个重启,不是一个简单的“恢复式的重启”,而是一个在总结以往发展基础上的“提升式的重启”。这个重启,要有前提和共识,那就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与重大关切”;这个重启,要具体地在“两个量”--也就是“充分激活合作存量,稳步培育增量”上下功夫。同时还要在“两个链”--也就是在维护“产业链”“供应链”上下功夫,一方面让其“稳定”,一方面让其“畅通”,以“稳”来促“通”,以“通”来筑“稳”,而具体的目标则是“尽早恢复并完成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着力解决“两个量”和“两个链”的问题,是一种十分具体、实在的引领,是要进一步夯实三国机制的合作基础。

  中日韩三国是东亚地域三国,更是彼此为邻居的邻国。邻居也罢,邻国也罢,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需要友好相处,需要增加往来,需要增加相互的理解,需要强化共同体意识。所以,李强总理提出要“推动三国人民实现从‘居相邻’到‘心相通’。”众所周知,中日韩三国具有共同的“汉字圈”“儒教圈”“佛教圈”,这也是一种“人文交流纽带”。李强总理提出要“拉紧人文交流纽带”,并“以举办中日韩文化交流年为契机”,实际上是提出一个新的“抓手”,或者是新的“切入点”。

  解读李强总理的“五点建议”,要看到其中突出了一个“实”字。让中日韩三国机制不流于“空洞”,不是走“形式”,而是要根据现状切实地解决问题。这不是仅仅把脉断症,而是在实实在在的“对症下药”。

  过去,中日、中韩两国乃至中日韩三国的经济合作,大多集中在资金投入和企业兴建上。伴随着三国经济的发展,有些人认为这些经济合作已经要走到尽头了。未来的道路怎么走?未来的发展空间在哪里?李强总理在建议切实提出“加强低碳转型、气候变化、老龄化和应对流行病等领域交流合作,发掘和开展更多‘中日韩+X’合作项目”,认为这样才能够“努力促进可持续发展”。在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之中,“可持续发展”永远是硬道理,要具体地铺设一条又一条发展的道路,构建一条又一条新的产业链、供应链、发展链,为区域关系长久发展持续赋能。

  我们应该看到,李强总理的“五点建议”体现了中方在当前国际形势下的几项重要思维:

  其一是多边主义和合作共赢:中方重视多边合作,强调通过多边机制解决问题,促进区域和平与稳定。

  其二是可持续发展:中方将可持续发展作为长期战略,强调绿色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其三是人文交流的重要性:中方认为人文交流是促进理解与合作的基础,倡导通过多层次、多领域的交流增进友谊和互信。

  我相信,李强总理的“五点建议”不仅为中日韩三国的合作提供了具体的方向,也为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和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展现新担当、新作为,推动中日韩合作行稳致远

  中宏网记者:如何凝聚中日韩共识,以新起点实现中日韩联合宣言及十年愿景等战略目标?

  蒋丰:要凝聚中日韩共识并实现中日韩联合宣言及十年愿景等战略目标,在我看来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进一步加强政治互信与高层交流。

  中日韩三国历史悠久,文化渊源深厚,但由于历史问题和地缘政治因素,彼此之间存在一定的猜疑和误解。要实现联合宣言及十年愿景,必须加强三国间的政治互信与高层交流。

  应该建立定期的三国领导人峰会机制,通过机制化的高层面对面的交流,增进互信,化解误解。定期会晤还可以确保三国领导人能够及时讨论并解决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从而推动联合宣言和十年愿景的落实。

  第二,推助经济合作与共同发展。

  经济合作是中日韩关系的重要支柱,三国在经济上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巨大。通过深化经济合作,可以为实现十年愿景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中日韩三国应积极推动中日韩自由贸易区(FTA)建设,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促进商品、服务、资本和人员的自由流动。通过FTA,可以进一步加强三国的经济联系,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中日韩三国应共同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包括交通、能源、信息通信等领域。通过互联互通,可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区域内生产要素的流动效率,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中日韩三国在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互补性。三国应加强产业合作,促进技术交流,共同提升区域内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第三,切实推进文化交流与民间互动。

  中日韩三国应加强教育领域的合作,推动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鼓励学生互访和留学。通过教育合作,可以增进年轻一代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为未来的合作打下坚实基础。

  中日韩三国应鼓励和支持三国间的民间组织开展交流与合作,包括环保组织、青年组织、妇女组织等。通过民间组织的交流,可以促进社会各界的相互了解和合作,为实现十年愿景提供社会支持。

  第四,促进安全合作与区域稳定。

  区域安全是中日韩实现共同愿景的重要保障。三国应加强安全合作,共同应对地区和全球性安全挑战,维护区域稳定与和平。

  中日韩三国应加强海洋安全合作,共同维护海上航行和贸易的安全。通过合作,可以减少海上冲突的风险,促进区域内的和平与稳定。

  中日韩三国共同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三国应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自然灾害、传染病等非传统安全威胁,开展联合研究和救援行动。通过合作,可以提升三国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能力,保障区域内的可持续发展。

  第五,制定和落实具体行动计划。

  中日韩三国应在联合宣言和十年愿景的框架下,制定具体的合作目标和时间表,明确各项措施的实施步骤和时间节点。通过制定具体目标和时间表,可以确保合作有序推进,取得实效。

  中日韩三国应建立合作监督机制,对各项合作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通过监督机制,可以确保合作措施得到有效落实,推动联合宣言和十年愿景的实现。

  中日韩三国应加强信息公开和透明度,及时向公众发布合作进展和成果。通过信息公开,可以增强公众对合作的理解和支持,为实现十年愿景提供广泛的社会基础。

  通过以上多方面的努力,中日韩三国可以逐步凝聚共识,克服挑战,实现联合宣言及十年愿景的战略目标,推动区域内的和平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