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元首外交重要契机,开启中法中欧关系新华章
- 发布时间:2024-05-22 15:09:40
- 来源:中宏网
中宏网北京5月15日电5月15日,聚焦“携手前行、共担风雨、共创未来——元首外交如何领航中法中欧外交新60年”主题,中宏论坛第四十九场在线研讨会召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副院长范大祺应邀出席论坛并作了主题发言。
以下是范大祺的发言:
这次习近平主席访问欧洲三国期间,正好是我们中国外文局组织中央和地方宣传文化机构参展拥有120年历史的巴黎国际博览会,同时主办中法全球治理论坛的重要时间点。我们看到王毅外长介绍情况时说,五天六晚、三国四地,30多场活动环环相扣。我也测算了一下,围绕上述两场重要活动,我们4月29日-5月3日在巴黎期间,也是举办了大大小小20余场活动,是中国外文局历史上同一时长内,节奏最快、排期最满的活动之一。可以说,为习近平主席出访法国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对于习近平主席此访,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法国、塞尔维亚、匈牙利三国,一个比一个表现出对中国的亲密友好。在法国,习近平主席除了进行国事访问,还去了跟马克龙个人成长密切相关的法国南部城市塔布,我们知道西方人最高规格的接待礼仪就是把客人请到家乡走一走,请到家里看一看,相信此访之后中法关系一定会在新起点上保持高水平发展。在塞尔维亚,上万名民众自发到广场上欢迎习近平主席,而两国之间也达成了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的共识。在匈牙利,更是促进了两国升级为新时代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从时空两个维度确认了中匈友好合作的意志。当然,说回到中法之间,这次元首外交堪称新时代大国外交的典范,也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有力彰显。我认为应该从三个关键词来把握:
一是独立自主。这是习近平主席此次出访中提到次数最多的关键表述之一。确实,这是中法建交精神的先决条件,而面对当前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只有做到独立自主,才不会陷入“新冷战”思维,不会划分意识形态阵营,真正做到“不畏浮云遮望眼”,实现一个又一个中法交往的高光时刻。
二是双向奔赴。这是形容独立自主的两个国家友好意愿的最佳表达。中法元首多次确认,要以巴黎奥运会和中法文化旅游年为契机,进一步增强人员往来。事实上,这一点在两国人员往来的统计数据上得到充分印证。2023年12月1日,即中国对法国免签政策正式开始实施的首日,已经有超过2000人免签入境中国,其中包括227名法国人。据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2024年5月1日数据,自1月1日以来,法国籍人员入境中国10.4万人次,较2023年同期增长294.71%,入境事由主要是商务、旅游和探亲访友;中国内地居民出境赴法国13万人次,较2023年同期增长215.28%,出境事由主要是旅游、商务。在可预期的未来,中法人文交流一定会更加欣欣向荣。
三是共迎挑战。习近平主席访法期间,两国就乌克兰危机、巴以冲突等事关人类和平与安全的议题,以及人工智能治理、应对气候变化、农业合作等事关全球共同发展的议题,达成了很多成果共识,这些都充分显示了中法两个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作为一家致力于国际传播研究与实践的智库,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希望进一步同法国及欧洲有关机构合作,努力推动中法、中欧关系开启新华章。
一是持续办好文化交流活动。文明交流互鉴是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中法作为东西方文明的重要代表相互欣赏、相互吸引,交流互鉴的脚步从未停歇。智库应该在这一领域发挥引领作用。去年以来,中国外文局牵头组织国家和地方文化机构参展有着百年历史的法国巴黎国际博览会,成功举办了两届“遇鉴中国”中华文化主题展。展览期间,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策划开展了文明对话、文化展示、文化贸易等全链条人文交流活动,积极打造中国在国际社会展示中华文化的重要平台。不久前,为庆祝中法建交60周年,我们联合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市等12家国家文化机构和地方省市县政府共同参展巴黎国际博览会,展出主题图书、青铜器和瓷器、工艺美术品、文创产品四大类约600种、2000余件特色展品,配套举办地方主题日、地方推介会、中法双城故事对话会等系列人文交流活动。在5月1日展览开幕当天,巴黎市市长安妮·伊达尔戈专程前来中国展区参观,并交流国际城市文化与友好合作。展览开幕日更是吸引来自欧洲、亚洲、非洲等地区近10个国家的上万名民众参观体验。可以说,2024“遇鉴中国”中华文化主题展系列活动进一步拉紧了中法民间交流的纽带,为庆祝中法建交60周年烘托更加热烈的氛围。
二是全力推动知识对话分享。知识传播是智库的重要职责使命,知识对话与分享过程中碰撞出的智慧火花可以影响更多有影响力的人,从而有效服务国家的交流交往。这次我们举办中法全球治理论坛期间,两国专家学者多次提议借元首外交之机呼吁巴黎奥运会期间停火止战,也多次倡议开展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合作,这些内容都被吸收纳入随后的元首外交重要成果里。这说明,智库间富于创见的知识对话,凭借其对世界大势的高度洞察力和反应力,一定会为不同文明相互学习借鉴点亮思想之灯。
三是有针对性地做好研究阐释工作。智库是舆论引导的先行者。习近平主席访法期间,我们看到国际舆论主流向好,不仅高度肯定两国携手构建协调稳定和良性互动的大国关系,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推动世界和平发展,而且积极评价中法发挥元首外交引领作用,继续推进人文交流和民间友好,进一步增进理解与友谊。比如,法国前国务秘书埃尔韦·诺韦利表示,法中伙伴关系能够向世界传递稳定与和平的信息,相信习近平主席的访问将有力地促进了两国达成更多共识,进一步加强团结合作;法国生态转型与团结部可持续发展总巡视员玛丽·德科泰拉埃·阿娜认为,文化交流是两国合作对话的基础,习近平主席此次访问法国,不仅有助于中法加强文化领域的沟通和交流,也将为中欧合作注入新动力,提供新机遇。但是也要看到,一些媒体和机构也在借此次元首会晤炒作所谓“中国试图分化欧洲”“为倾销过剩产能辩护”“马克龙政治博弈”等论调。对此,习近平主席和马克龙总统在不同场合特别是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举行中法欧领导人三方会晤时,都作出了有力回应,而如何进一步从学理层面针对这些议题话题进行有理有据的阐述,也是智库的应有之义。比如,面对这些质疑论调,中法智库可以通过合作研究、联合发布报告、共同推出案例数据成果等形式,唱响“中欧关系具有强大内生动力和广阔发展前景”“中法中欧不针对不依附也不受制于第三方”“中国新能源产业是在开放竞争中锻造了先进产能”“法国与欧盟同中国加强合作事关欧洲的未来”等积极正面的声音,借助这些有针对性的阐释和思想观点引导,将越辩越明的真理传递给受众,让受众在思考中看清事物的本质和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