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旅游+”解锁城市流量增长极
- 发布时间:2024-05-09 07:36:51
- 来源:光明网
这个“五一”假期,旅游有多“热”?各大热门城市一片“人从众”的景象,对比去年被称为“史上最热”的五一假期,多项数据刷出了新高。“五一”当天,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过3亿人次。同比去年“五一”,增长了16%。同比2019年,增长了30.3%。作为热门城市之一,重庆有多“火”呢?假期首日,位列“国内游”热门目的地前三、“入境游”热门目的地前七,酒店订单同比去年增长24%,入境游订单同比增长了199%。火热的旅游数据背后,是汹涌如潮的消费需求。如何保持热度、释放需求,则考验城市的水平。
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武隆造就了3座天生的石拱桥,桥高数百米,跨度数百米,有顶天立地之势。行走其间,宛如踏入时空隧道,沧海桑田。这里曾经是许多电影的取景之地,在许多影迷心里,武隆天生三桥,也被是“重庆必去的打卡之地”。“五一”假期首日,武隆天生三桥登上“重庆热门景区榜”。榜单前五名还有:重庆动物园、美丰银行旧址、重庆欢乐谷、816工程景区。罕见的地质奇观、与城市同名的国宝熊猫、记录历史故事的建筑……有着独特城市印记的景区,最受游客青睐。且热度还在不断攀升。
在云阳龙缸,游客登上700多米的云端廊桥,俯瞰喀斯特景观。张飞庙,是三峡文物中的明珠,古建筑和山水园林,写满“巴蜀”古韵。5月2号,龙缸的单日游客量,超过1.8万人次,张飞庙景区超过1.3万人次。在流量之争中,“辨识度”,成为最稳的流量收割机。
今年是文旅市场全面复苏之年,“五一”假期承上启下,被看作“必争之地”。新的“流量城市”轮番登场,文旅爆款相继“出圈”。不少“顶流”城市,也再次升级“引流”措施。这个假期,重庆一口气推出了600多场文旅活动、78条特色线路、100余项消费惠民举措,誓要留住游客“心”。“顶流”城市纷纷铆足了劲儿、角逐“五一”假期,让旅游市场“狂飙”,同时也带来新的风潮涌动。
“五一”小长假第一天,重庆千厮门大桥和东水门大桥,再度“封桥”迎客。夜色中,往日车流满满的大桥,成了巨型观景台,没有车辆通行,只有天南海北的游客。天空中的蒙蒙细雨,也丝毫没有影响人们的热情。一座城市旅游业的水平,不仅取决于邀客、引流的力度,更取决于城市管理的温度,“宠”游客的举措,越多越好。
这是“五一”当天在万盛石林开幕的“苗族踩山会”。12米长的锋利大刀,离地十米高,赤脚行走在刀刃上,每迈出一步,都引来游客阵阵惊叹。独具韵味的表演、丰富多元的活动,人们乘兴而来、尽兴而归。这个五一节,重庆用78条特色线路,“串”起了600多项文旅活动。游客可以便捷穿行于各个景区,“一日看尽长安花”。城市承担起了越来越多的旅游服务,景区,实现了边界的拓宽。于游客而言,出游体验感提升,对城市的好感也与之俱增。对城市来说,文旅资源从散、零、小,整合为一体。以往人流罕至的“偏安一隅”,成为顶流城市的新阵地。
随着消费市场的发展,我们进入“存在”时代,对于“千城一面”“千篇一律”感到厌倦,消费更追求“个性”和“新潮”。在旅游上,体现为两个选择:一是目的地,二是玩法,前者决定了旅行的广度,后者则判定了深度。2023年重庆文旅优秀项目龙虎榜,有22个项目入选,最大的特点就在于:玩儿法创新。典型的例子是:大足石刻数字影院。比“创新场景”、比“科技赋能”,这是“顶流城市”关于旅游流量争夺的下半场,也创造出“旅游+X”的各种可能。
走进大足石刻数字影院,如同身临其境,伸手就能触摸到粗粝的石壁。还有那些隐藏在深山中、游客难以见到的石刻造像,那些被岁月侵蚀的风化伤痕,也都在影像中历历在目,甚至更加鲜活、能看到更多细节。随着技术的发展,旅游的“玩儿法”越来越超出想象。尤其是诸如:穿越历史、深入海底等难以企及的场景,沉浸式体验,让梦想照进现实。
在永川科技片场,虚拟现实、实时渲染等国际领先的技术,堪比好莱坞电影工厂。VR、AR、数字孪生、元宇宙等“前沿数字技术”,深刻改变着人们固有的出游需求。旅游与各个领域的深度融合,也在不断拓展着旅游的边界,创造着“旅游+X”的无限可能。在江小白·金色黄庄,艺术馆、酒馆、花坊、运动场……镶嵌在万亩农田之上。农业、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服务,三产融合。泥土地上,乡村充满了新的想象,乡村游也品出了新的滋味。山水、乡土,诗与远方,以及对生活的想象,一一被唤醒。这些创新,都将驱动旅游业迭代升级。城市也将以新的姿态,在旅游热潮中获取“留量”。
在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主任魏鹏教授看来,复苏后的文旅市场,繁荣才刚刚开始。赢得新流量的关键,在一个“新”字:新业态、新场景、新服务,要“新”出差异化来。重庆“一城千面”,生活场景丰富,应坚持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抢抓新机会、进入新赛道。一是打造城市品牌,繁荣城市休闲消费,培育文化体验、体育运动、剧本娱乐等休闲业态,丰富“吃住行游购娱”产品供给;二是要创新潮流产品,培育文旅消费新业态,扩大文旅融合消费,提质升级旅游演艺产品,推动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等景区化打造,增加艺术节、音乐节、戏剧节等文化活动供给。要在重庆特色稀缺资源之上,加入更符合当代游客需求的创意内容和体验形式。通过创新内容,持续触动和唤醒大众心理,将其转化为具备商业价值的游憩载体,提升文旅项目的吸引力和价值,增强游客的旅游体验和满意度。
“文旅热”带来流量,只是第一步。对旅游热门城市来说,最终目的是把流量转为增量,促进城市繁荣。顶流城市的新一轮流量之争,更是一场高手过招:以高水平的城市服务,把高价值的文旅产品,高质量地交付给游客,成为合格的“诗和远方”,成为游客心里的“白月光”。未来,才会一直“火”下去。(来源:第1眼-重庆广电吴霜邓静袁媛李艺丁琳陈力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