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长云: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思考

  • 发布时间:2024-04-25 16:17:56
  • 来源:中宏网

  我们党长期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1956年召开的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就明确指出,“当前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大大发展社会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重申,“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更加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并积极识变应变求变,前瞻性地谋划和部署发展新质生产力。202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发表重要讲话,率先提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的要求。

  此后,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2024年3月李强总理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所作《政府工作报告》又就“发展新质生产力”进行了具体部署。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那么,应该如何认识新质生产力?应该怎样科学把握其内涵特征、发展要求和发展重点?本文将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生产力与新质生产力

  1.生产力要素与生产力系统

  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既要同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形成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又要同其他人相互结合并进行劳动交换,形成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前者即生产力,后者即生产关系,二者的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即人们进行生产活动的方式。在物质资料生产中,生产力是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社会形式。生产力通常也称“社会生产力”,超越以自然形成的生产条件、生产因素为基础,同自然形态的劳动力相结合形成的自然生产力发展阶段;是劳动者将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所形成的物质产品生产能力,体现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利用和改造自然,借以取得所需物质产品的能力;是生产力诸要素通过特定的生产组织形式或社会关联方式有机结合、综合作用的结果,建立在社会分工协作关系深化、科技进步和长期历史积累的基础之上。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是现实生产力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实体性要素,其中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合称生产资料。科学技术、生产管理、信息和数据、教育等作为生产力系统中附着在基础性、实体性要素之上的软要素发挥作用,依据其功能作用可将其进一步划分为渗透性要素——如科技、运行性要素——如分工协作和生产管理、媒介性要素——如经济信息、基础性要素——如教育。生产力各要素之间,只有通过特定的组合方式和关联结构,形成层次有序、优势互补、联系紧密、互为条件、相辅相成的复合结构和有机整体,特别是这些软要素只有与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等实体性要素有机结合时,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形成以产出和生产效率效益为表现形式的生产力系统功能。否则,只能是潜在生产力。促进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是生产力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既可能表现为量的增长,又可能表现为质的提升,并在生产力系统质态组合或量态组合、空间组合、时间组合上有所反映,借此增强现有生产力系统的整体功能,实现增产、节约,并提升效率、效益。当生产力系统组成要素素质的提升和质态组合的优化出现实质性突破,或形成由量变到质量的转变时,可以形成了新质生产力。但生产力要素素质的实质性提升,如劳动者素质的大幅提升、作为劳动资料的工业装备设施的实质性改进和加入新的更高层次的劳动对象,仍然属于潜在的新质生产力。生产力系统质态组合的优化出现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变时,往往会带来生产力系统功能的大幅跃升,意味着形成现实的新质生产力。从广义来看,生产力系统各要素之间在质态组合上相适应、在量态组合上相协调、在空间组合和时间组合上优化配置,如果出现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变,也会带来新质生产力的形成。甚至在同一生产力要素内部,也有个优化组合和合理配置的问题,如企业家、工程技术人员与普通劳动者的合理比例,有利于优化其分工协作关系,提高生产力系统功能。此外,生产力系统是一个与其外部环境密切联系、交互作用的开放系统,也是动态发展的系统。优化生产力系统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促进生产力系统功能由低级到高级的动态演进,对于提升生产力系统的整体功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也是重要的。

20240422104435sizAbF.png

  2.新质生产力的内涵要义

  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并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为我们科学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内涵要义和发展要求,提供了行动指南和科学指引。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后,学术界相关研究迅速增加,产生了一批成果富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基于前文分析,结合前人相关研究,可以将新质生产力的内涵要义概括为: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潮流,以创新为引领和发展基点,以科技创新特别是颠覆性技术创新和前沿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融入新人才、新装备、新资本、大数据等新的生产力要素或实现生产力要素品质属性的大幅跃升为依托,以优化生产力质态组合为支撑,以“五高四新”(高新科技、高新知识、高新人力资本、高效能、高质量,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为表现形式,以生产力系统功能大幅升级特别是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新型生产力质态。此处,“五高四新”在本质上都属于发展新动能,尤其是“四新”,即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产业载体。在我国产业结构中,服务业占GDP比重从2007年开始超过工业,从2012年开始超过第二产业,虽然连续3年的新冠疫情导致接触型服务业及其关联产业遭遇重创,导致服务业占GDP比重在2021年、2022年连续回调,但2023年服务业占GDP比重再度回升到54.6%;服务业占就业比重从2011年开始超过第一产业,到2022年已达47.1%,2023年的就业数据国家统计局尚未公布。这就是说,分别从2011年和2012年开始,服务业已经成为我国三次产业中吸纳就业最多、占GDP比重最大的行业,产业结构从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的转变已经迈出实质性步伐,以现代服务业理念引领产业发展方式转型,增强服务业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引领支撑带动能力,进而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融合发展日益重要而紧迫。因此,在研究新质生产力发展时,我们将新服务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并列。

  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创新驱动、以人为本、绿色低碳、融合赋能、链网联动。

  1.创新驱动

  新质生产力的显著特征是创新,包括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甚至作为生产力要素的生产管理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因此,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摆脱传统增长方式和生产力发展路径、践行新发展理念的过程。科技创新不仅有利于提升生产力实体性要素的能级,还有利于拓展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边界,优化其关联结构和组合方式。尤其是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推进,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流程大大缩短,科技创新频率明显增加,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明显提速;并且,科技要素日益取代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等初级要素,成为影响经济增长和生产力发展的关键要素。

  生产管理、信息和数据作为生产力要素,其属性和品质的改进也与科技创新密切相关,或是科技创新的结果。因此,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至关重要。在科技创新中,共性技术特别是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创新和推广,往往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原始性创新,特别是颠覆性、前沿性科技创新更具有开天辟地的效果,是推动科技革命乃至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引擎。坚持创新驱动,要求完善科技创新成果普及推广和转移转化机制,畅通科技创新向产业创新的转移转化渠道,推进科技创新成果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上的物化,并拓展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选择空间。

  当然,并非所有的科技创新都会带来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尽管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而且生产力的质变要以量变积累为基础,但并非所有的科技创新都能称为新质生产力,只有能够产生质变的科技创新才能称为新质生产力;而且,这种实现质变的科技创新仍然只是潜在的新质生产力,只有其与其他生产要素有机结合形成实际生产能力的“质变式提升”时,才能称为现实的新质生产力。

  2.以人为本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培育现代化新动能的过程。而现代化意味着以人为本程度的明显加深。在生产力系统中,具有一定生产经验、科技知识或劳动技能的劳动者居于主导作用,是社会生产力的最活跃、最能动甚至最具决定性的因素。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人的现代化,直至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既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迫切要求,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求我们“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就更加要求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注意培育劳动者参与发展能力,畅通劳动者普惠共享发展成果的渠道。

  坚持以人为本,也要求更加重视人才作用,充分发挥其对优化劳动力结构的“压舱石”作用。要注意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机制和转化途径,完善人才引进、开发、使用、培养培训和合理流动机制,构建有利于外来人才引进带动本土人才成长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制度与政策环境,特别是要积极发挥领军人才、战略性科学家、骨干工程师、优秀工匠和优秀创新团队的引领带动作用,创新有利于行业、区域急需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体制机制。

  3.融合效能

  当今世界,产业融合正在重新定义诸多产业的发展方式、商业模式乃至经济社会运行方式,为科技、人才、资金、文化、信息、大数据等现代要素植入产业链供应链提供有效路径,为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并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提供新的选择空间,因而日益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新引擎。数字技术等通用目的型技术创新的深入推进及其与实体经济融合的深化,不仅为推动产业融合发挥了重要的“催化剂”“加速器”作用,还在不同程度的改写着产业融合的方向、路径、重点和供求对接、利益联结方式,拓展着产业融合的市场、要素和创新版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发挥着重要的赋能作用。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是新质生产力形成发展的重要环境条件,也在深刻影响各国现代化进程和产业组织方式、产业竞合关系。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是孕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重要现实路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乃至未来产业的崛起,越来越离不开产业融合、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赋能作用。融合赋能成为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

  此外,新质生产力要具体体现在劳动生产力或称劳动生产率的大幅提高上,表现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的较高效能,最终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大幅提升。

  4.绿色智能

  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题中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效能即“事物所具有的功用”。马克思指出,“劳动的生产力,它事实上只决定有目的的生产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的效率。”是以单位劳动时间内所生产的使用价值量来测定的。劳动生产力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因此,应该牢固树立“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意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要求,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统筹谋划新质生产力发展,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助力积极稳妥地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要积极培育生态优先、节约集约和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式,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促进新质生产力可持续发展。

  新一轮科技革命更多呈现出从单一技术主导转向一批前沿关键技术多点突破、交叉汇聚、群体跃升的趋势,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新能源技术几乎渗透到所有领域,带动以绿色、智能、网络泛在为特征的重大技术变革;产业数字化、网络化、高端化、智能化日益成为现代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路径。随着人工智能日益成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互联网+”“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的影响显著加深,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作用明显增强,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导力量,甚至重塑经济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5.链网联动

  现代生产力是一个有机的系统,按照要素—结构—功能的决定关系,生产力系统与其外部环境之间、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之间、新质生产力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甚至成链结网联动的。由于全球科技竞争和产业竞争日趋激烈,随着技术融合、产品融合、市场融合直至产业融合的深化,以及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推进,产业发展和创新活动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明显上升,产业链、供应链、产业网络、产业生态、创新创业生态对于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性紧迫性更加凸显。由此导致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更加容易呈现生产力“质变式提升”由点状突破向链网突破转变的趋势,也要求对产业发展的监管更加重视开放包容、审视监管的理念。随着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的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向产业创新的加速转化,以及供应链不同环节之间竞合关系的复杂化,越来越多的供应链呈现围绕核心企业的网链关系,形成供给和需求的复杂网络。因此,供应链核心企业在产业链、供应链运行和构建产业网络、产业生态、创新创业生态中的重要性更加值得关注。

  由于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联系日趋紧密,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从科技创新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步伐加快,技术融合的提速扩面深化,不仅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还在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并激发其发展活力和潜能的同时,以应用场景创新为依托,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良性循环,带动构建以创新为导向的产业生态和创新创业生态,加速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流深度融合的进程。由此导致促进产业融合并催生新质生产力的空间更加广阔,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还对推动形成与其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要求结合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化解新质生产力发展面临的痛点难点和堵点,促进新型、优质生产要素向生产力系统集聚凝聚,推进生产力要素配置的优化、生产力系统质态组合的跃升乃至整个生产力系统组合方式的完善,借此巩固新质生产力发展成果,完善其可持续发展机制。

  三、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意义和现实作用

  1.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利于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要“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新质生产力作为先进生产力质态,具有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实现了对现有生产力系统的质变式跃升,甚至对现有生产力进行由量变到质变的成链集群结网式突破,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体现了推进生产力系统功能升级,特别是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的目标追求。发展新质生产力,通过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不仅会开辟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的新领域新赛道,还会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有利于培育以支柱产业为骨干、以新兴产业为引领、以未来产业为发展潜能,不同类型产业接续跟进、梯次提升的发展格局,并将强化推动高质量发展根基与挖掘推动高质量发展潜能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培育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新增长点,强化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发展新质生产力,也为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供了契机,有利于发挥数字技术对生产力发展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赋能作用,强化创新驱动,进而有利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供给适应引领创造需求的能力,推动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拓展并畅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2.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利于增强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动权,是夯实中国式现代化根基的重要举措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现代化意味着经济生产能力的巨大飞跃,标志着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历史性进步,涵盖从经济到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多方面的整体性变迁。新质生产力以高新科技、高新知识、高新人力资本、高效能、高质量和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为表现形式,实现生产力系统的功能升级,特别是全要素生产率的大幅提升,体现创新驱动、以人为本、绿色低碳、融合赋能、链网联动的发展要求。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国际上就是激发产业乃至经济发展动力和活力、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物质技术基础的过程,也是培育产业链供应链创新力、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过程。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利于直接赋能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农业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海洋强国、贸易强国,丰富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的底蕴,更好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现代化强国建设。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加之,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化,“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深入推进,国内大循环面临诸多堵点,加剧经济回升向好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困难挑战。在此背景下,超前谋划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举措,有利于抢占全球科技竞争和产业竞争的制高点,推动现代化强国建设行稳致远,并更好地争取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动权。

  3.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利于增进民生福祉,是提升城乡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选择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日益呈现多元化、优质化、个性化、多样化甚至服务化的趋势,这就要求产业发展在继续重视生产功能的同时,更加重视生活、生态、文化等功能。新质生产力要实现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必须面向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特别是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推进生产力系统功能升级和质变式跃升。因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有利于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需求,提升城乡居民生活品质;并通过推进我国深度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增强适应引领创造国际市场需求的能力,将拓展升级产业发展空间与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结合起来,夯实改善民生福祉的产业和就业创业支撑。结合发展新质生产力,拓展升级城乡就业创业空间,引导和鼓励城乡劳动者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在干中学”,也有利于提升劳动力素质、人才质量和就业创业能力,拓展增进民生福祉的路径。结合推进美丽中国、幸福美好中国建设,发展新质生产力也有利于拓宽增进民生福祉的路径,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促使城乡居民走向共同富裕的步伐更加坚实。

  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重点

  1.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机制带动劳动力素质提升,完善人才脱颖而出和合理流动的激励机制

  更高素质的劳动者是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发展新质生产力,对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提出更高要求,导致普通劳动者特别是低技能劳动者的重要性明显下降,各类人才包括领军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性显著上升。要更加重视引导和鼓励各类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领军人才,特别是科技型企业家、创业型科技专家、战略性科学家、科技经纪人等发挥引领带动作用,鼓励擅长推进产业融合、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科技—产业—金融融合发展的人才和工程技术人才,甚至各行业能工巧匠参与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成为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力军。支持更多的科技人员参与产业发展实践,引导鼓励更多的青年人才脱颖而出,都可以在提升劳动力素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机制,完善人才使用、成长、引进、培养培训和合理流动机制,也有利于厚植鼓励人才成长和建功立业的人才生态。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加强STEM教育甚至STEAM教育,对于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转化机制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应该特别引起重视。当前,20世纪60年代人口出生高峰期出生的各类人才陆续进入退休年龄,由于人均寿命延长,这些人大多仍年富力强且专业素养丰厚,在筑牢反腐倡廉底线的前提下,完善激励机制鼓励其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专业技术和聪明才智,是应该尽早引起重视的重要问题。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发展银发经济,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不宜浪费这部分宝贵资源,建议通过增加退休制度执行的弹性,或鼓励相关边际创新,甚至鼓励“退休后创新创业”,充分挖掘“60后”甚至部分“50后”人才参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潜能。

  STEM教育兼具跨学科性、情境性、协作性、体验性、设计性有机结合的特点,强调加强学生的科学(Science)素养、技术(Technology)素养、工程(Engineering)素养和数学(Mathematics)素养,促进其融合与整合,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思维方式、实践能力、科学素养和学习方法,注重让学生掌握较为全面、较为现代化的知识和科学技能,增强应用这些知识、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灵活性、创造性。早在2006年,美国总统布什在其国情咨文中公布的《美国竞争力计划》就强调,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具有STEM素养的人才,称其为全球竞争力的关键。

  STEAM教育则是科学、技术、工程、艺术(Art)、数学等多领域融合的综合教育,强调知识跨界、场景多元、问题生成、批判建构和创新驱动,体现出课程综合化、实践化和活动化等特征。(参见百度百科“STEM”和“STEAM”词条。)

  2.加快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转型,拓展升级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传统产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转型,既可能导致简单、初级、未经人类劳动加工过的劳动对象在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性下降,甚至退出劳动对象的范围;又可能导致更多的经过人类劳动加工过的劳动对象,特别是新材料、高标准农田等浸润了科技、知识、智力和资本要素的劳动对象的重要性凸显,或成为新的劳动对象。如新能源部分替代化石能源,大数据、新材料成为新的劳动对象。传统产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转型,还会通过劳动资料特别是物质技术装备、基础设施等劳动工具的升级,拓展劳动对象的范围。

  马克思指出,“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在劳动资料中,最重要且往往发挥决定作用的往往是劳动工具,特别是体现重大或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或反映颠覆性、前沿性科技创新的产业技术装备和新型基础设施。结合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转型,创新产业发展理念和推进方式,也有利于拓展、升级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如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实际上将劳动对象从农田拓展到旅游景点和文化遗产等。近年来,数字技术日新月异,为大数据成为新的劳动对象拓展了路径,也导致通过加强5G基站、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来升级劳动手段的重要性明显上升。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加快发展物联网”等作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实际上与拓展升级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密切相关。

  3.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科技主导的生产力软要素更好地赋能生产力实体性要素转型升级

  在社会生产力的运行和发展中,以科技为主导的软要素,包括生产管理、信息和数据、教育等,往往通过赋能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等实体性要素,对提升生产力系统的整体效能发挥乘数效应,对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发挥日益重要的“开路先锋”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劳动者之间、产业组织之间分工协作关系的深化,从本质上来看属于生产管理的改进,从其技术—经济特征来看属于生产力,从其社会经济特征来看属于生产关系。作为生产力软要素,分工协作的深化往往与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密切相关。鉴于一种创新只有被应用于市场才可称之为有意义的创新,甚至有商业价值的成果才能被归结到创新的范畴,通过完善产学研用结合机制,鼓励不同类型的利益相关者联合合作,打造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共同体,有利于完善新质生产力发展平台和可持续发展机制。加强对企业家和产业发展应用型人才的科技培训,加强对科技人才的创新创业培训,都有利于推动科技创新向产业创新加速转移转化。

  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过程,往往也是生产力系统中软要素地位不断提高、作用不断增强的过程。特别是科学技术对生产力乃至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具有先导性、决定性作用,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突出代表。科技的革命性突破,更容易带来生产力的突破性创新和质的飞跃,甚至新质生产力的集群性迸发。颠覆性科技创新和突破性科技创新更是如此。因此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之说。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科技创新向产业创新转化的周期大大缩短。要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潮流,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将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与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持久战结合起来,优先支持跨学科、跨领域、跨机构合作推进原始性、颠覆性创新和前沿科技突破,优先支持构建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产品研发,再到工程化、产业化的创新链,促进科技创新迭代升级及其向现实的新质生产力加快转化。

  4.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创新拓展数字经济和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新领域新赛道

  发展新质生产力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新旧动能转换,区域之间的经济竞争实质上是新质生产力水平的竞争。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破土而出”甚至叠加作用,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落脚点,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最直观的体现。如发展智慧农业、智慧旅游、智慧医疗、智慧流通、生物育种、生物医药、生物材料、垂直农场、高端装备制造业、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等,为此形成的诸多举措往往与前述重点直接或间接相关。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不仅表现在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前瞻性谋划和培育未来产业上,还表现在通过促进其对传统产业融合渗透,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上,从而全面增强产业创新力、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推进,不仅从科技革命到产业变革的周期大幅压缩,由此导致促进科技创新向产业创新融合渗透、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的重要性紧迫性明显增加;而且导致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的生命周期明显缩短,迭代升级的步伐明显加快,对超前研究未来科技、前瞻布局未来产业的需求也明显增加。

  数字经济是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数字技术为核心驱动力,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通过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提高经济社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加速重构经济发展和治理模式的新型经济形态,包括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和数据价值化。当今世界,数字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其速度之快、辐射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深刻影响全球生产力要素配置、经济结构和竞合格局,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驱动力。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知识技术密集、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引领带动作用;未来产业由前沿技术驱动,尚处于孕育萌发阶段或产业化初期,是具有显著战略性、引领性、颠覆性和不确定性的前瞻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也是新质生产力特征较为鲜明的领域。数字经济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是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特别是科技革命性突破、生产力要素创新性配置与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深度融合的集中体现,也是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最富潜力的地方。抢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先机和制高点,把握未来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动权,都必须把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放在突出地位。需要注意的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我国是有特定范畴的概念,但在考虑发展新质生产力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理解可以适当超越政府政策的界定,将其拓展到可以带来生产力质变的新兴产业。

  5.推进生产力诸要素质态组合乃至生产力系统组合方式的突破式优化,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高位载体和服务平台

  在社会生产力乃至产业链供应链运行中,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等实体性要素和以科技为主导的软要素,都只是潜在生产力。只有生产力各要素之间通过特定的组合方式和关联结构形成整体生产能力时,才能称为现实生产力。因此,通过生产力系统质态组合优化的突破性跃升,推动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在技术性质上更加适应或在品质属性上更加匹配,并带动生产力系统整体功能实现质变式升级的过程,往往也是新质生产力形成发展的过程。因此,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即便生产力各要素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但通过生产力要素的创新性配置实现其优化组合的大幅跃升,导致生产力系统功能实现质的提升,也可谓形成新质生产力。在产业链供应链运行中,发挥供应链核心区企业或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等的作用,引导产业链供应链不同环节之间培育战略性伙伴关系,促进产业链供应链整合和一体化发展,推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式。从广义来说,生产力系统组合方式的优化,特别是质态组合、量态组合、空间组合、时间组合优化的相得益彰,导致生产力系统功能出现突破式升级,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表现。如:大幅推进工业生产力、农业生产力空间布局的优化调整,在打造都市圈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按照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要求,推进城乡产业融合、协同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等等。当然,这一过程更多体现为宏观层面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此外,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和创新基础,在具备条件的地方,改造提升各类科技园、产业园、功能区,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高位载体和服务平台,建设发展新质生产力密集区,形成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支点和区域引擎,也应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点之一。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高位载体和平台不同于一般的科技园区或产业园区,其高新科技、高新知识、高新人力资本等创新要素高度密集,甚至具有突出的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特征;同时,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集聚集群发展特征鲜明,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资源高度集聚且高端、前沿,颠覆性、前沿性甚至原创性科技创新的地位大幅提升,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良性互动、高频转化的特征尤为显著。因此,现有的科技园、产业园、产业功能区,多数难以通过简单改造升级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高位载体。而在那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高位载体中,兼具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产业融合、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特征的创新中心和公共服务平台,往往占据重要地位,决定着这些新质生产力发展高位载体的能级。建设开放包容、鼓励创新、宽容失败、以人为本、崇尚竞争、鼓励合作和产学研用金有机结合的创新创业新生态,也是这些新质生产力发展高位载体建设面临的重要任务。相对于传统生产力,在新质生产力形成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基于对高额利润的追求开展大规模试错,是其主导技术路线和商业范式。面对高度不确定的技术机会和商业机会,领先企业也容易在短时间内被其他企业迅速替代甚至淘汰出局,因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高收益与高风险往往是相伴而生的。这与传统生产力形成发展过程中,在成熟技术路线和商业模式下的恶性竞争和过度竞争有明显不同。在这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高位载体中,由于颠覆性、前沿性科技创新,甚至原始性科技创新较为密集,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集聚集群发展的特征较为鲜明,在新质生产力形成发展的早期,往往投资风险高、资金需求量大。因此,在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高位载体和服务平台过程中,培育种子投资、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等创新友好型金融服务体系,畅通资金募集、投资、退出渠道和资金循环机制,建设产学研用金深度融合的创新平台至关重要。通过这些创新友好型金融,为参与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的经营主体提供有效的筹资渠道和风险分散机制,并为其经营风险的释放提供有效渠道,为吸纳和集聚创新要素提供有效的强劲动力。此外,创新政策、完善机制,加快构建国家实验室体系,加强国际、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健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服务体系和服务能力,对于发展新质生产力也是重要的。

  当然,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通过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与其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作者:姜长云,中宏观察家、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二级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