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数字经济赋能产业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 发布时间:2024-04-03 10:30:27
  • 来源:中宏网

  202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近年来,数字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竞争力和影响力稳步提升,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以数字经济赋能产业发展,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对新质生产力发展意义重大。

  数字经济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是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跃升,加快新质生产力形成。以数字技术融合应用赋能传统产业创新,推进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化。将数字技术应用于原有产品升级和新产品研发,提升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实现产品高端化。以数字平台加强传统产业链上下游对接合作,促进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推进强链延链补链建设,促进产业链竞争力提升,实现价值链中高端迈进。二是促进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夯实新质生产力发展基础。把握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机遇,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各环节深度融合,构建智能制造产业新生态。提高通讯设备、核心电子元器件、关键软件等产业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重塑传统产业生产体系。三是加快传统产业绿色化转型,提升新质生产力环境效应。依靠数字经济赋能,加强对高效率、低成本储能技术的研发力度,淘汰高耗能旧设备,引进智能新设备,将原本分散的生产、运输、销售等产销环节一体化。推动传统产业管理精细化、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能源低碳化和废物资源化,落实节能降碳,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化。

  数字经济赋能未来产业创新发展。一是全面布局未来产业,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新质生产力具有“大科创驱动”和“新产业载体”的特征,而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的未来产业,是生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因此,需要面向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健康等六大重点方向,加快布局未来产业,以未来产业融合各类前沿科技、融入新型生产要素、协同多个发展主体,不断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新方向。二是创新布局未来产业,塑造新质生产力发展优势。以数字经济赋能未来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通过建设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创新载体,集聚产学研用资源,系统推进重点领域技术攻关,为组建未来产业创新联合体提供支持。推进未来产业跨领域技术交叉融合创新,加快颠覆性技术突破,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

  数字经济赋能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一是助推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变革,夯实新质生产力技术基础。以数字经济引领前沿技术研发,培育高新数字技术人才,助推科技变革。战略性新兴产业位于科技进步前沿,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向,更依赖于科技变革带来的颠覆性技术创新。数字经济赋能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跨界融合发展,构建企业间的数字技术交流与合作机制,共同打造未来技术应用场景,夯实新质生产力技术基础。二是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增强新质生产力发展动能。通过数字经济促进各市场主体间的信息共享,以数字化形态精确呈现市场需求,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精准方向。借助数字技术拓展生产要素应用场景,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引擎,增强新质生产力发展动能。

  数字经济赋能现代化服务业发展。一是提升现代服务业生产效率。加强数字智能机器在现代服务业的广泛应用,克服传统服务业产销同步、不可储存等弊端,降低服务业企业单位成本,促进服务效能提升。推动互联网等数字技术在生活重点场景和区域的深度覆盖,缩短人与设备的距离,实现人与人的跨区域广泛交流,帮助相关企业整合资源、缩减成本、提升效率。二是精准匹配现代服务业供需。借助数字技术加强对全链条信息的追踪和对接处理,为消费者提供快速搜索与精准推送服务。通过数字技术聚合需求信息,捕捉消费者行为,为服务业企业提供市场需求数据,提高企业服务产品供应精准度。三是赋能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加强服务业相关技术研发及其产业化,培育具有“在线、智能、交互”特征的服务业新业态和新模式。打造服务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平台,为服务业企业提供需求对接、转型咨询、解决方案等服务。按照“场景牵引、以点带面”原则,制定现代服务业与数字经济融合应用场景建设规划,并将应用场景转化为市场机会。(作者:黄庆华,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杨静,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商学院讲师。本文是2023年度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追加一般项目《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新质生产力研究(批准号:2023YBZJ35)》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