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服务贸易与跨境电商,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 发布时间:2024-01-10 09:47:57
  • 来源:中宏网

  12月21日,聚焦“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与2024年经济形势前瞻”主题,中宏论坛第四十四场在线研讨会召开。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经济学院副院长罗立彬应邀出席论坛并作了主题发言。以下是罗立彬的发言:

  今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了“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五届进博会致辞中再次强调了这一点,在第六届进博会上又强调中国“将坚定推进高水平开放”。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又出现了一些重要表述,指出“要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拓展中间品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跨境电商出口”,我觉得这句话既比较明确也比较精确地指出了明年对外开放的一些重点领域。对此我的学习体会有如下几点。

  一是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对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非常重要。

  首先中国需要对外贸易,中国生产要素仍有短板,中国产能也需要国际市场消化,比如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接近30%,中国多年来承担的“世界工厂”的角色目前也没有发生变化,同时中国也在不断强调维持制造业地位的重要性,所以国际市场依然是中国产品重要的市场组成部分;此外中国仍是发展中经济体,2022年中国的人均GNI为1.28万美元,低于世界银行高收入经济体门槛1.38万美元,仍然是中等收入经济体,中国依然需要发展对外贸易来挖掘经济增长潜能,今后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也会在“世界工厂”的基础上,逐步升级到中国品牌、商业模式、中国服务等中高端领域,这些领域会逐渐开拓出新的优势,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

  其次中国外贸需要新动能,因为中国处于新旧动能转换期,旧动能在减弱,必须发现新动能才能更好发挥外贸的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之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具备规模大、成本低、效率高的劳动力,比如在1980年,中国的劳动力占全球比重为23%,成本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13,中国当时是世界上最大的成本洼地,而且在后来的25年当中成本上涨都很缓慢,这是一个低成本劳动力近乎无限供给的状况,在对外开放的背景下,它对全世界的资本、技术和企业家才能都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中国也迅速成为世界工厂,生产物美价廉的产品出口到世界各地,也成为全球最大的货物贸易国;2022年,中国已连续六年成为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国。但是在2005年之后,中国经历了全世界最快的劳动力成本上升速度;到了2022年,中国的人均GDP和世界平均水平基本相同,很难再以低成本劳动力为动能,来推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了,在外贸领域迫切需要新旧动能转换。

  二是中国确实有可供培育的外贸新动能。总的来说,中国外贸的新动能是基于当前中国新的独一无二的突出国情特征:具备巨大国内市场的中等收入经济体,巨大国内市场规模意味着吸引力,中等收入经济体意味着潜力。换句话说我们有“最有潜力的超大规模市场”。这种同时具备的引力和潜力,为中国下一步外贸发展提供了新动能。这里我以服务贸易和跨境电商为例来进行说明。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关于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表述虽然不长,但是里面很多具体的表述都对服务贸易有非常直接的正面影响,比如“放宽电信、医疗等服务业市场准入”“打造‘投资中国’品牌”“切实打通外籍人员来华经商、学习、旅游的堵点”,这些得到重点强调的几项工作都与服务贸易有直接关系,说明明年经济工作非常重视服务贸易。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服务贸易可以成为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服务贸易进口,利用巨大的国内市场,吸引来自全球的资本、人力资本以及企业家才能进入国内,与国内的各类生产要素相互竞争、合作,参与国内经济循环,共同开掘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潜力;在这个过程中,服务贸易通过引进来发挥竞争与合作效应来促进国内服务业效率提升,也可以通过为制造业提供品牌管理、研究开发、市场营销等重要生产者服务而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从而提升国内经济循环质量。与此同时,一些中国服务、中国品牌和商业模式,也可以在与进口服务相竞争过程中,在与他们共同服务于中国国内大市场和国内经济循环过程中形成出口竞争力,推动外贸转型升级;近年来,在手机、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有大量中国国产品牌出口国外的例子,这些品牌产品都是在服务国内大市场过程中形成的出口竞争力,是国内大市场支撑起这些品牌优秀的品质,也帮助他们提升国际知名度,带动品牌相关服务的出口。可见发展服务贸易,可以真正做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在形成出口新动能方面,在近年来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中也有重要体现。一是大量中国商家在国际电商平台上开店,将中国品牌的产品直接卖给国外消费者;据2023年亚马逊全球开店跨境峰会上的数据,2023年亚马逊上销售额超100万美元的中国卖家数量同比增长超过了25%,销售额超过1000万美元的中国卖家数量,同比增长超过了20%;二是国内电商平台本身的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拼多多国际版以及抖音等跨境电商应用程序在国外下载量方面名列前茅。这种电商平台出海不仅是带动中国制造业产品出口,也是将自身商业模式推广到全球,在国际分销渠道竞争中取胜,将中国制造业优势拓展到分销渠道领域;由于它们极大降低了中国产品的国际渠道和分销成本,所以使很多原本做国际品牌的中国产品,开始将优势从制造领域向品牌培育领域拓展;比如南京有一家公司,近年来通过跨境电商来做家居办公产品出口,从以往的“贴牌业务”模式变成做自己的品牌后“利润翻了五倍”;电商模式能够更加细致地把握消费者的细分需求,也为一些国内细分市场上的品牌开拓国际市场提供机遇。比如南京某体育发展有限公司所生产的自主品牌产品80%销往海外,价格和品质均媲美一些国际大牌。总之,跨境电商的发展正在把中国产品出口优势,逐渐升级到产品+品牌+商业模式的整体出口优势,这是外贸升级。

  而之所以可以做到这种升级,也是因为我们国内经济循环中出现了一个新的重要特征:建立在国内大市场和数字技术应用基础之上的国内分工细化,带来的综合效率提升抵消了生产要素成本的上升。虽然我们逐渐失去了低成本生产要素的优势,但是却形成了全世界最大的国内市场之一,而且还具备超大的人口规模,这两点特别有利于“国内分工细化和规模经济效应相容”,为国内分工带来更大的收益。因为只有人口和市场规模足够大,分工细化之后,各个细化分工角色才可能面对可观的市场规模,实现规模经济效应;市场小人口少的经济体就很难做到这一点。另外,近年来中国数字技术应用程度和水平很高,这极大地提高了交易效率,从而也降低了分工成本。在数字空间里,人们可以不受时空约束,非常高效率的进行沟通、支付,数字时代的算力算法、智能匹配等技术广泛渗透,搭配近年来效率极大提升的快递物流,非常有利于价值链上下游企业进行分工协作,从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比如江苏常熟近3年来有700多家纺织服装企业经过数字化改造,平均劳动生产率提升35%,产品制造周期缩短19%。总之,国内大市场提高分工收益,而数字技术应用降低分工成本,这两点加在一起,就极大提升了国内的均衡分工水平,这种分工细化的优势甚至可以通过正反馈效应,带来进一步的效率提升,不断产生新的分工优势。如果说45年前,中国以极其丰裕的低成本劳动力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并带来经济高速增长,那么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可以依靠国内分工细化的新型优势,来参与国际竞争,并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如果说40多年前是国际分工带动我们国内分工,那么今后和未来,我们也可以用国内的分工去促进国际分工细化。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拓展“服务贸易、数字贸易、跨境电商出口”有利于推动中国快速实现这种优势转换。(记者王镜榕 周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