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扩大内循环的质量水平

  • 发布时间:2024-01-04 08:49:15
  • 来源:中宏网

  2023年12月21日,聚焦“坚持依靠改革开放 增强发展内生动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与2024年经济形势前瞻”主题,中宏论坛第四十四场在线研讨会召开。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黄庆华应邀出席论坛并作了主题发言。以下是黄庆华的发言:

  202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们有效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化了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必须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发挥超大规模市场和强大生产能力的优势,使国内大循环建立在内需主动力的基础上,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必须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扩大内循环的质量水平,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释放内需潜力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释放国内需求潜力需要稳定就业水平,提高居民收入,鼓励居民扩大消费,引导企业扩大有效投资。从人群结构来看,中等收入群体是购房买车、教育医疗、休闲旅游等中高端商品和服务消费的主力军,是引领消费结构向高端化、多样化、个性化升级的中坚力量,对于扩大内需有强大支撑作用。因此,要着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使之成为扩大消费的主力军。从区域结构来看,大都市圈和城市群是扩大内需的主要载体,要继续深化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改革,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新型城镇化格局,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使城市群成为国内大循环的核心枢纽和战略支点。同时,还需要大力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提升农村居民的消费档次,促进城乡消费融合发展。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提升生产要素的市场化配置水平。一是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的要素市场。要素市场的核心问题主要集中在建设用地市场、资本市场、企业家市场、数据要素市场等方面。二是推进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健全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尽可能减少政府对价格形成的不当干预。三是创新要素市场化配置方式。完善市场化交易制度,提高要素自由流动程度。另一方面,推进商品和服务市场提质增效。推进市场信息化建设,履行好市场监管职责,保护消费者权益;抓住全球价值链重塑契机,提升国内商品和服务的价值链水平,将价值链拓展为“研发设计→品牌营销→加工制造”完整链条;抓住服务贸易回流契机,推动传统服务贸易向内生长,满足国内服务消费的新需求,加速新兴服务贸易向外生长,缔结与全球服务体系的新联系。

  加快推进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建设步伐。按照南京大学刘志彪教授的观点,构建统一大市场存在两大主要障碍:一是来自具有“准市场主体”地位的地方政府,它们可以行使分割市场的行政垄断行为;二是来自具有市场实力的垄断企业,它们也具有分割市场的行为能力。转轨时期具有“准市场主体”地位的地方政府,经常行使三种分割市场的行为:一是各自为政、竞相比拼政策优惠,制定一些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区域性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结果形成了地方性市场壁垒;二是依据所获得的税收、产值等本地利益,实行地方保护的财政补贴政策和各类优惠政策,结果造成对外地企业的歧视和排斥;三是在本地举行的各种招投标活动中,限制、排斥外地企业参与,规定各种有利于本地企业中标的政策。垄断企业的垄断行为主要有三种:一是地方政府借助国有企业行使行政垄断权力,规定某类业务必须让具备某种特殊资格的国有企业去做;二是某些在关键技术、品牌或者渠道等方面具有市场实力的企业,利用市场势力行使攻击、压榨国内竞争对手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行为;三是利用市场以及相关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大肆进行不公平不公正交易,对消费者行使诈骗、压榨、盘剥等行为。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基本路径是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推进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推进市场监管公平统一。通过区域融合发展,逐步过渡到国内统一大市场形成。

  全面推进全国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全面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高国内大循环的覆盖面。只有实现了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国内大循环的空间才能更广阔、成色才能更足。一是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带动作用。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是经济和人口的主要承载空间形式,符合客观经济规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也主要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以及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等的辐射带动作用。二是发挥乡村振兴重要作用。乡村既是巨大的消费市场,又是巨大的要素市场,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乡村作为消费市场和要素市场的重要作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进城镇化建设,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增强城乡经济联系,畅通城乡经济循环。三是消除区域壁垒。防止各地搞自我小循环,打消区域壁垒,真正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等深度融合,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畅通国内大循环。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充分激发市场活力。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主要包括:围绕市场主体去繁简苛,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优化经常性涉企服务,支持市场主体创新发展;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监管,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稳定市场预期和基本盘,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等方面。当前最急需的是稳定市场预期和基本盘。一是加强政策预期引导并优化政策落地机制。建立健全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和营商环境投诉处理机制,进一步加强政策预期管理,完善政策制定程序。营造政策落地良好环境,多地出台有利于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保持政策预期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二是完善就业服务,稳住市场主体基本盘。坚持就业优先政策,把培育和壮大市场主体作为完善就业服务,提升就业质量的主战场;破除各种不合理限制,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发展,加强新经济新业态的知识技能培训,更好满足经济转型升级对就业技能的需求。三是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完善市场主体产权保护制度,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开展商标专利巡回评审和远程评审,建立商标恶意注册快速处置联动机制,同时加强海外知识产权维权协作;健全政府承诺合法性审查制度和政府失信补偿、赔偿与追究制度,重点治理各领域政府失信行为;全面清理违反法定权限和程序设定的罚款事项。

  推进产业链、价值链和产业集群发展。由于美国将中国视为竞争对手,中美经济关系受到破坏,在追求交易成本最小化的同时还需考虑国家绝对安全原则,即在考虑经济效率的同时,把追求产业安全可控性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标准。加之疫情的负面影响,导致全球产业链在纵向分工上趋于缩短,在横向分工上趋于区域化集聚。随着中国产业链集群的升级,未来全球产业的竞争态势,将会从过去跨国公司总部面对无数分散供应商的格局,转化为产业链与产业链、集群对集群的竞争。从国内大循环来看,一方面,要推动优势产业链发散式延展,加强区域产业政策协同,优化产业链供应链空间布局;另一方面,要深化优势产业融合发展,探索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一二三产业及相关资源要素高效整合,推动产业基于核心技术优势的业务拓展。着眼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而言,既要深化国际产业链开放合作,鼓励境内企业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协作,培育核心竞争能力以实现全球价值链升级,又要发挥外资的积极作用,最大限度吸引全球先进技术等资源要素,推动国内产业链提质增效,还要加强各国发展战略联通,最大程度消除非经济因素干扰,共同构筑安全稳定、畅通高效、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以数字经济赋能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激发数字经济发展活力,关键在于持续创新,夯实基础研究,掌握高端技术,探索新型商业模式,优化创新发展环境,增强经济发展韧性,打通数字经济发展渠道。一是重视数字高端技术基础研究,提升基础研发能力。从基础研究做起,促进数学模型、算法设计、模拟训练“一脉相承”,形成充分的技术储备,持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鼓励形成各类有助于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新技术、新产品,防止因外部冲击而导致产业链断裂,并掌握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动权。二是优化信息共享的软硬环境,大力发展“互联网+”。加大对数字技术基础科学与产业共性技术研究的投入力度,更加重视6G、区块链、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加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加快5G+Wi-Fi6的商用和覆盖,推进包括制造业在内的实体经济数字化改造。继续推动创业园、加速器、孵化器等“双创”载体建设,不断完善注册、融资、专利申请、法务等相关配套服务。三是鼓励商业创新和技术创新,加快数字产业化进程。完善竞争性市场制度,加强技术创新法律体系建设,为技术创新提供保护。推动线上与线下、制造与服务、科技与市场、产业与金融相结合,鼓励企业创新商业模式。聚焦通信、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抢占数字经济产业化先机。

  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复旦大学张军教授认为,双循环的核心是技术能够实现双循环,这需要我们在关键技术上实现突破。如果这些卡脖子的关键技术能够突破的话,就可以从技术层面将两个循环的打通。技术不仅可以由我们自己来提供,也可以走出去。在对外开放安全底线方面,面向双循环发展格局的科技战略导向是基于“安全畅通”的全新战略理念,健全内循环体系下的科研攻关等方面技术评估、重大科技专项的联合攻关指挥与保障体系,提高产业链、供应链在全球竞争中化解系统性风险的能力,实现产业链、供应链与价值链乃至产品链的安全性与畅通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具体而言,在体制引领方面,要发挥好新型举国体制作用,引领重大原创性科技成果攻关;在产业牵引方面,要以未来产业构建产业发展新生态;在企业转型方面,要有一批迈向整合式创新型战略下的世界一流企业。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