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社会生产力迈向更高台阶

  • 发布时间:2023-12-28 11:34:50
  • 来源:中宏网

  中宏网北京12月21日电 12月21日,聚焦“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与2024年经济形势前瞻”主题,中宏论坛第四十四场在线研讨会召开。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应邀出席论坛并作了主题发言。

微信图片_20231228090847.jpg

  以下是陈文玲的发言:

  2023年过得特别不容易,经济上属于修复和恢复的一年。迈向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全面部署,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提法就是发展新质生产力。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结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发展新质生产力,我谈几点看法。

  第一个方面,为什么要发展新质生产力?人类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的科技进步,都带来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能否形成更具创造力的生产力,决定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大家知道,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和活跃的时期,科技对国家命运,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计民生影响越来越大。谁拥有先进技术,谁就拥有创造更高水平生产力的能力和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在五大发展理念中排在第一位,创新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所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高我国科技创新水平,是我国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可以说,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的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和产业形态深度转型升级和具有创造性的人力资本加快培育而形成的当代先进的生产力。按照政治经济学生产力的概念是由劳动者、劳动资料或者叫生产工具、劳动对象以及优化它的组合方式、组合能力所产生的收益。是不是能够发生生产力从量变到质变,作为它的基本内涵,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是一个核心的标志。新质生产力代表新技术创造新价值、适应新产业塑造新动能、构建优质高效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迈向成功的重要保证,也是重要的方式。

  第二个方面,培育新质生产力要从五个方面入手。第一,按照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就是要提高生产力中最重要的要素,就是人的质量或者叫劳动力的质量,形成具有强大创新能力的劳动力队伍和人力资本。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的驱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就必须充分调动和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从根本上培育具有创新能力、创造能力的劳动力队伍。提高人才素质,推动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创新链与人才链的深度融合。高素质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向哪个国家流动,向哪个区域流动?向具有形成新质生产力的良好条件和基础的区域流动。像中国已经有的几个创新高地,比如,深圳具有创新能力人口流入排在第一位的比较优势。促进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这是我国长周期提升优质新质生产力的前提条件。所以,要通过教育的改革,科技制度的改革,人才培育制度的改革,塑造科学家精神和企业家精神,塑造创新的生态环境。

  当前,特别要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机制,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数据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活力,更好地体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和资本等生产要素价值,更好地体现人的价值等,使之成为转化新质生产力中最重要、最活跃的生产要素。这样,才能使更多具有原始创新能力的人才进行更多的基础性研究和原创性研究,才能推动我国迈向从0到1的以原创性研发为基础的新阶段。

  第二,按照生产力的性质、生产力的内涵,提高生产力中创造新质生产力的基础能力和现代技术能力。通过技术革命推动新质生产力,从源头不断产生科技创新成果。特别是当前,中国要提高新质生产力,必须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要用科学技术比如说数字技术赋能新兴产业,同时推动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化。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2023全球创新指数,中国排在第12位,2019年曾经排在第11位,我们是唯一中等收入经济体在全球占据前20位。2022年末中国研发人员总量超过600万人,研发经费投入超过3万亿元,投入强度是2.54%。其实,我们很多投入强度早就超过这个平均数。比如华为去年研发投入占销售总额25.1%;最近雷军讲小米去年研发投入占到销售额的28%以上。过去我们说国外跨国公司企业投资力度非常之大,当时经常举的例子,像辉瑞这样的跨国公司创新要素排在前列的时候,研发投入占到营业额的17%,那是他们在全世界投资能力最强的时候。

  现在中国在创新方面投资力度非常之大,我们看到创造新型生产工具,创造新技术,中国企业也在拼了。2022年我国的发明专利有效量达到421.2万件,居世界第一位;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提升,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2012年的3.9万家,已经上升到2022年的40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已经达到12万家,还有接近1000家的隐形冠军。中国隐形冠军企业数量排在德国之后,位于世界第二位。中国2022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13%。

  我国以量子技术、人工智能、移动通讯、物联网、互联网、区块链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加快迭代发展。而且,我们的发展还受到美国等国家强力打压、遏制和围堵。在这种情况下塑造新质生产力,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提出的重塑产业形态和商业模式变革,它也成为我国在大国经济、科技、金融博弈中能否胜出的关键。所以,培育新质生产力,在科学技术生产工具方面的发展至关重要。

  我认为新生产工具、新技术一定要包括新型基础设施,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新基建,也就是数字化基础设施。数字化基础设施是创造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基础。中国在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已经走在世界前列。比如中国5G基站目前已经达到232万个,再比如北斗卫星系统已经覆盖到全球2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137个国家和我们签署了合作协议,北斗的精度、覆盖面,已经超过美国GPS定位系统。我们正在构建超算底座,“东数西算”已经有了完整的国家规划,国家规划在西部8个省份作为东数西算的基地,国家还规划了一大批国家大数据一体化中心。所以,中国的数字化技术基础设施建设,也是中国新质生产力形成的重要基础。

  第三,加快构建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型的生产关系,包括制度设计和体制机制革命。通过改革开放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的堵点和卡点,让各类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高效地流动和优化配置。特别在生产关系方面,我们具有一些国家不可比拟的优势,要完善我们的举国体制,新质生产力就是要能够继续把我们的举国体制变成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基础保障,这是中国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制度优势。特别是要发挥政府的战略导向作用,让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让人才资金等各类要素向创新主体集聚。新型举国体制是形成新质生产力最重要的生产关系中最重要的要素。所以,我们要研究哪些对形成新质生产力有约束的体制机制制度,要通过改革构建适应新质生产力的生产关系。

  第四,生产力、生产资料、生产关系和它的综合性成效,一定体现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加快发展代表新质生产力水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需要依托我国的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数字化基础设施。应充分发挥我国具有超大规模制造业和产业配套能力的优势,发挥我国巨大规模的人口优势,发挥我国巨大规模的制造业优势,促进我国制造业从过去中低端迈向中高端,再从中高端迈向高端,迈向顶端。

  当前制造业的发展有几点是非常重要的,一是制造业的比重不能再下降。中国制造业占GDP的比重最高时已经超过32%,最低时降到26%,现在回升到27.7%,这个比重不能再低了,制造业的比重必须保持在30%左右。二是要推动制造业转移从东部沿海有序有效地向中西部转移。头部企业国内基础研发能力在国内,关键核心零部件在国内,形成与周边国家与世界的双循环的基础。培育新质生产力要求我们必须把制造业的主体、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制造业头部企业关键部分留在国内。由我们国内与周边国家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形成新的产业链、供应链这种链接关系。三是推动我国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其实,现在这个步伐迈得比较快,头部企业像华为、中兴通讯等,他们已经走在全世界前列。华为的营业收入这几年比较困难,遭受了美国举国之力、举全球之力的遏制,华为的Pro60发布之前,60%以上营收来自产业数字化,为企业为产业设计数字化转型,实际上已经做得很深化了。比如数字医疗、数字矿山、数字制造。现在的智能制造+汽车,华为的智驾系统和若干个汽车厂、汽车产业进行深度融合,用数字化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系统地改造制造业流程,包括改造每一个车间,改造每一个工序,使这些工厂生产出来的汽车,虽然还是汽车,但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汽车,而是人工智能驱动的汽车,所以现在是一车难求。今年六月,AITO问界M5华为高阶智能驾驶版首次在安徽亮相,市场上大卖,因为他的智驾系统太先进了,智驾系统比特斯拉的还要先进。华为所有手机功能在这个汽车里边都能得到应用,不仅如此,他的智驾系统就是一个智慧大脑,可以指挥汽车车窗摇下来,完全不用手动,汽车车窗会按你的指令做。这个代表新兴产业的产业链集群化,不断开发新模式新产品新业态,正在进行产业整体转型升级的新实践。所以,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有基础、有条件的,我们在发展未来产业和产业发展新方向方面迈出了新步伐。

  第五,构建具有创造新质生产能力的企业主体,特别是头部企业,还有专精特新企业、小巨人企业、隐形冠军企业,形成了支撑我国新发展格局中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价值链,包括人才链组合优势。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五个方面我们已经具有基础,而且我们国家也非常重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台了很多国家战略、国家规划、行动计划。但是从总体看,我们生产力水平还亟待提高,和一些发达国家比,特别是和美国比,我们在科技的原始创新能力方面、基础研究方面、人才能力培育、使用、释放方面,还有很大差距,我们的创新能力,特别是数字技术的创新能力,取得了结构性突破,但从整体上来说还是和美国有很大差距。所以,我们面对的是气势汹汹对中国遏制,围堵、打压的强大对手,我们唯有把生产力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和阶段,而且要有实质性的提升,我们作为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才能从大国迈向强国,才能实现我们“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