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应“求同化异”促合作
- 发布时间:2023-12-20 09:09:51
- 来源:中宏网
第二十四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近日在北京举行。本次会晤由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共同主持,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了米歇尔和冯德莱恩。
纵览中欧关系发展进程,不难看出本次会晤意义重大,释放出欧盟正在重新审视中欧关系的信号。2022年,自俄乌冲突爆发后,欧洲希望中国对俄罗斯施压,促成俄乌会谈。2023年中国放松疫情管控后,法国、德国、西班牙、希腊等欧洲各国领导人纷纷访华,巴斯夫等欧洲企业在中国签下百亿级新项目;同时冯德莱恩率先提出替代脱钩的对华“去风险”政策,并在欧美各国迅速成为共识。在“去风险”的基础上,美国开始与中国修复关系,今年高官频繁访华并最终促成习近平和拜登在旧金山的会晤。作为美国的盟友,欧盟已经开启了与中国修复关系的进程,本次中欧领导人会晤顺势召开。
本次会晤议题众多,其中降低对华贸易依赖是重要议题之一。2023在欧盟看来,欧中双方是“系统性竞争对手”,因此降低对华贸易依赖成为本次会晤的议程之一。需要指明的是,欧洲各国之间的对华贸易联系存在明显差异。相对南欧国家,中欧国家对华贸易联系更为紧密,这增加了欧盟出台共同的“去风险战略”的复杂程度和难度,欧盟各国首先必须就工业生产和竞争模式在欧盟内部达成共识。
此外,欧盟针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的反补贴调查是另一个重要议题。电动汽车是一个敏感问题,因为汽车制造业在欧洲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比亚迪已进入15个欧洲国家,前8个月总体出口增长6.5倍。当前比利时、法国、德国、西班牙和斯洛文尼亚都已跻身中国电动汽车出口的全球主要目的地之列,这些都加剧了欧盟对中国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迅速增长的份额的担忧。2022年6月,欧盟决议到2035年全境停售燃油汽车,同时出台大规模补贴,税收及路权优惠等举措来刺激新能源汽车消费。2023年9月,欧盟正式启动一项调查,以确定中国电动车制造商是否得到政府补贴。
反补贴调查可能导致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进口征收关税。当前由于欧盟可能最早要到2024年中后期才会采用关税,而从立案到开展调查需要长达一年的时间,得出结果则需要更长的时间,因此有分析称欧盟与中国的贸易流动在短期内不会受到干扰。实质上,中国工业的成功是早期投资和创新的结果,并非完全依赖政府补贴而取胜。同时欧盟方面的贸易数据忽略了一个事实,很多进口到欧洲的中国电动汽车实际上是西方品牌,如特斯拉或宝马。实质上,欧盟从中国进口的产品可能多于中国从欧盟进口的产品,但中国产品出口对欧洲市场的依赖度高于欧盟产品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可以说中欧贸易之间的依存关系是较为对称的。
面对当前的世界格局,中欧关系趋向良好具有重大政治价值。欧盟驻华代表团团长表示,欧盟渴望与中国坚持相互尊重和对话,致力于建立积极稳定的欧中关系,欧盟寻求与中国建立“互利和平衡的经贸关系”,欧盟没有与中国脱钩的计划。对此,习近平主席呼吁中欧要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携手促进世界稳定、繁荣。今年是中国与欧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双方要总结历史经验,应明确彼此间“政治互信”的重要性,力争“求同化异”,成为互利合作的长久伙伴。(作者:刘琳,石河子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