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驱动内外循环,推动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
- 发布时间:2023-10-30 09:47:21
- 来源:中宏网
国家统计局10月18日发布数据显示,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91302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前三季度,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1.4%,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电池“新三样”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以上数据表明,中国经济持续恢复向好,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困难。一是疫后经济的恢复需要时间。三年疫情,导致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受到影响,生产受阻,消费不畅,一些中小企业停工停产,有些不堪债务重负而破产。受影响最大的是第三产业,运输、旅游、文化娱乐、餐饮、酒店、百货等等。目前,这些行业仍然处于疗伤恢复的阵痛中。二是房地产业出现整体的商品房过剩,销售不畅,资金链断裂,企业经营困难,一些大企业破产等现象。房地产是拉动汽车、装修、家电、家具等行业的上游,房地产行业不景气,相关行业也受到较大的影响。三是全球经济萧条的影响。三年疫情,使全球经济同样遭受重大打击。美国不负责任的货币政策,使全球经济雪上加霜,在当前美元高利率的情况下,一些高负债的企业和国家陷入困境。四是俄乌冲突,巴以冲突造成全球能源、粮食、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激烈,供应紧张,也影响当前全球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这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亮点。一是科技创新有所突破。我国近年来在高性能芯片上已经有重大突破,高端芯片可以摆脱美国和西方的制裁和封锁,实现自给自足。华为手机推出新机型,受到消费者热捧。还有中国的电动汽车销售快速增长,行销全球。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正形成驱动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二是消费仍然畅旺。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今年国庆8天假期国内旅游出游人数8.26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71.3%,较2019年增长4.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534.3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29.5%,较2019年增长1.5%。三是努力营造良好的国际经济环境。截至2023年8月,中国已经与152个国家和32个国家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覆盖我国83%的建交国。2022年,我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货物贸易总额13.8万亿元,占我国外贸总额的比重从2014年的26%提高到32.9%。
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推动双循环,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策略是,提高中国自主创新能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数字经济,挖掘消费潜力,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同时要扩大开放,稳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一是努力提高中国自主创新的能力。当前的全球竞争最主要是科技的竞争。我国还存在关键技术、核心零部件国际依赖度高等问题。美国和西方盟国,利用科技的国际垄断地位,对我国进行制裁,禁运,严重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因此,我国要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掌握科技自主权,突破经济发展的瓶颈,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是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要加速调整我国的产业体系,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具体做法就是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等具有良好区位优势的区域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在集群内形成分工明确,协作紧密的产业链,创新链,以此作为经济增长极,带动周边及全国的经济发展。
三是发展数字经济。我国的数字基础设施完善,5G技术领先全球,具有发展数字经济的良好基础。因此,我国要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契机,加速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把数字技术融入制造业,努力打造工业4.0体系,大力发展生产力,解放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发展。
四是挖掘消费潜力。要释放消费潜力,首先要增加百姓的收入,最重要就是扩大就业,提高就业率。因此,要努力扶持中小企业,给中小企业减税降费,同时帮助年轻人尤其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其次,要做好扶贫助困的工作,织牢织密社会保障网,让大家敢于消费,大胆消费。最后,要提高消费的层次,发展第三产业,搞好文化旅游,健康保健等等,丰富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五是扩大开放。尽管西方对我国进行封锁,搞脱钩断链,但是,我国扩大开放的国策和信心不可动摇。首先,我国要发展对外贸易,利用“一带一路”倡议以及RCEP、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合作组织等发展贸易伙伴,扩大出口,增加进口。其次,我国要努力吸引外资,稳定外资,利用外资来发展经济。同时,我国要加强对外投资,构建中国自主可控的全球价值链,产业链,创新链,充分利用各国的比较优势发展中国经济。(作者:林学军,暨南大学教授、广州商学院经济学院院长;陈妍妍,广州商学院经济学院讲师、复旦大学世界经济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