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市场升级复苏,消费经济基本面长期向好

  • 发布时间:2023-08-23 09:38:34
  • 来源:中宏网

  2023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税务总局以及市场监管总局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刺激消费,推动经济增长,如《关于实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近期若干举措的通知》《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希望通过优化政策和制度设计,进一步满足居民消费需求、释放消费潜力。今年国家消费能力不断提升,生活消费、生产消费、大宗消费等方面稳步增长。比如政策上,政府高度重视消费,出台减免税收政策,鼓励各地区景区门票减免,为大宗商品提供价格补贴,放宽餐饮业服务业限制;过程上,积极举办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全面积极推动区域旅游资源整合,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支持各地举办美食节,打造特色美食街区,开展餐饮促消费活动;结果上,消费不断向好,内循环日益畅通,消费规模持续增长,消费品种类不断增多。未来,政府将会进一步出台消费促进政策,让居民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

  国家消费经济目前现状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上下共同努力下,我国消费经济持续恢复、总体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我们可以从四个关键词,来认识和把握当前消费经济形势。

  一是“恢复”,即消费经济运行总体回升,供需两端持续恢复。从上半年主要数据看,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5%,增速比一季度加快1个百分点,同时工业生产、服务业、投资、消费稳步恢复并有效增长,其中消费恢复较快,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2%,加快2.4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达到惊人的44.1%。很明显消费的恢复与国家政策的鼓励以及疫情放开后居民的消费热情是分不开的,同时消费市场又始终是国家经济发展、畅通“内循环”的重要引擎,其复苏对经济转型升级、投资效率加快与高质量发展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二是“向好”,即内需结构不断优化,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内需拉动作用增强,上半年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10.8%,同比提高59.4个百分点,其中最终消费贡献率达到77.2%,提高46.4个百分点。由此,政府高度重视内需,发挥内需的关键作用,继续优化内需结构,加快内需结构与国民经济相匹配,强化内需中的消费贡献与成效已经越来越显著。

  三是“稳定”,即物价总体平稳,人民生活继续改善。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7%;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8%,比一季度提高2个百分点。物价控制稳定的前提下,居民能拿出更多的资金进行消费,也更有意愿进行消费,同时居民也可以将钱花到应该花的地方,把钱花得更好,用相同的钱买到更加优质的服务与产品。

  四是“挑战”,即消费迎接挑战,结构调整是难题。内需结构虽不断升级调整,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居民、企业和政府在经历三年疫情后,资产负债表在不同程度上受损。资产缩水的同时可支配收入增长相对下降,导致负债压力提升,难以维持高水平的消费和投资。其次,部分微观主体预期偏弱,信心不足。这既表现在居民增加预防性储蓄和减弱当前消费,放弃其他产品的购买而转向购买适当必需品,又表现在企业投资意愿呈现不足和加杠杆意愿较低。最后,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仍待解决。烂尾楼与烂尾房处置、化债压力依然较大,致使地方政府被动去杠杆,不能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

  消费市场的恢复和增长

  消费市场呈现出个性化私人化、线上数字化、跨境消费的特点,这是消费爆发的重要增长点。随着不确定不稳定因素逐渐控制,政府应该根据消费市场现实情况,不断采取刺激消费的政策措施,以此来带动消费市场规模的恢复以及增长。

  一是消费升级和个性化需求的增加。随着经济企稳以及消费者素质提高,消费从功能型向体验型的转变。消费者对健康、安全、品质等方面的关注度加强,对高品质、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需求增加。例如消费者更加注重生活消费品的品质和绿色环保特性,他们更倾向于购买符合环保标准、有利于生态保护的电子产品,以及健康有机的食品和个人护理产品。同时消费者对于个性化、定制化的需求增加,能够更好地满足自己的消费意愿和喜好,也促进了消费市场的发展。

  二是线上消费模式数字化转型不断加速。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兴起,设备的移动化、便捷化,网络的体验化、社交化,促使消费者依赖线上消费。一方面,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提供更多线上服务和产品,让服务型制造的应用更深入、领域更广泛、模式更多元,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另外一方面,电商与直播带货等新兴业态发展,将流量逻辑嵌入发展路径,加速日常生活必需品及升级型产品的全覆盖,为消费者创造了更好消费的条件与环境,多元化、差异化、高品质的直播生态体系成为目前消费市场的新的增长点。

  三是跨境消费和出境游的恢复和增长。随着疫情结束,我国的跨境消费和出境旅游不断恢复,消费者对于国外产品和旅游目的地的兴趣不断高涨。据携程近日发布的《2023暑期预订趋势洞察报告》显示,截至目前,暑期出境航班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五成以上,出境机票搜索热度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出境签证办理量也有望超过2019年同期。国际品牌和零售商也发现了商机,积极进军中国市场,为中国消费者供给了多样化、国际化产品,双向带动国内消费市场的发展。

  促进消费经济的建议

  一是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强化消费预期与信心。首先从农村消费市场发力,释放农村消费潜力空间。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利用创新要素和科技要素对传统农业改造调整,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提升农民收入。同时完善农村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大力发展农村直播电商、即时零售,支持电商平台下沉农村市场,提供更多适销对路的商品和服务,并完善县乡村三级快递物流配送体系,加快提升电商、快递进农村综合水平,引导农特产品进入城市商超、便利店、社区商店等销售专柜,不断完善农村商业体系,从而促进农产品销售和农民增收。此外,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强化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激励约束机制,丰富农村消费信贷产品和大宗消费金融产品,借助金融服务促进农村消费。其次,积极通过政策引领,推动文旅消费提档升级。大力拓展文旅消费新场景,让文化和旅游密不可分,让潮流艺术展、网红书店、小剧场以及各种特色美食、非遗项目、街头艺术表演吸引游客带动文旅消费。也要进一步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培育更多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新业态,通过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特色,将文化内容、文化符号、文化故事融入景区景点,把优秀传统文化纳入旅游的线路设计、展陈展示、讲解体验。最后需要支持拓展新型消费模式,激发消费新动能。一方面加大数字消费,加快传统消费数字化转型,推动实体店铺与电商平台的合作,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购物体验,提供更多多样化的购物方式和渠道。另外一方面,鼓励科技型企业搭建面向生活服务的数字化平台,推进数字生活智能化、绿色化,打造数字消费业态、智能化沉浸式服务体验,推动绿色消费向更多场景延伸,提升线上线下购物的个性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

  二是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筑牢内需之根基。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消费支出增加必须对实体经济提供全面政策支撑。首先,明确实体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短中相结合,各类政策协同发力,系统性支持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如采取税收减免、贷款优惠、创业补贴、简化审批流程、优化营商环境等措施。其次,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科技创新离不开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保驾护航,建立健全核心技术和重点领域的知识产权规则体系,更新和完善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规则体系,不断扩大外延、丰富内涵,使之适应技术创新与生产力发展需要。再是,强化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技人才支撑,把实体经济打造成人才汇集高地。政府需要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综合化发展,强化政策链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企业也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围绕新型业务统筹推进各类人才的引进、培养、考核、激励和流动等工作,加强员工素质培养和技能培养,帮助员工提升自我工作能力,此外,人才培养离不开国际合作,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和政策吸引国际人才,加快推进国际化应用型、基础研究型人才培养,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交流,吸收国际先进的科技创新理念和经验。最后,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加快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全面提升传统产业生产效率,并且大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促使新兴产业形成规模效应,实现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双轮驱动”和互补协同。

  三是有效推进金融领域化险,释放更大消费潜力。金融投资可以提升居民财产性收入,使其有钱消费,而防范金融风险,能守护好消费者的“钱袋子”,可以使其敢消费、愿消费。首先要加强金融监管,系统性防范金融风险。监管机构将继续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包括风险评估、合规性审查和监管政策的制定。同时,加强对新兴金融业务和金融科技的监管,以确保其健康发展。其次要推进金融普惠性,分散金融风险。借助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能够促进金融业可持续均衡发展,打破金融供给不充分不平衡的风险,更好地缓解金融排斥,更好地满足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等弱势群体多样化的金融需求,也可以激活市场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助力消费主体提信心、添活力。再是准确识别和评估金融风险。通过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体系和机制,加强风险信息披露与沟通,实现对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的风险监测和评估,及早发现和预防潜在风险。最后要利用金融科技有效地防范风险。技术水平较低的情况下,金融服务的效率相对比较低,跨时间、跨区域的金融服务会受到限制。而金融科技能克服传统金融的时空限制,赋能银行强化其对风险的识别,改善风险管理流程,提高对风险的处置效率,也能推动支付方式的多样化和便利化、加速支付和结算的速度和效率、改善支付和结算的安全性,有效减少了消费者的支付与结算风险。(作者:阳旸、马晨峰、雷蔚,湖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