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 发布时间:2023-08-02 10:27:23
- 来源:人民日报
伟大思想具有引领人类进步的强大力量。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锲而不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正确思想指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重大任务,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坚持理论创新,既是我们党百年奋斗积累的宝贵历史经验,也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新征程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我们要顺应历史潮流、把握历史主动、勇担历史责任,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创造科学社会主义新版本,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拥有科学理论的政党,才拥有真理的力量;科学理论指导的事业,才拥有光明的前途。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开辟伟大道路、创造伟大事业、取得伟大成就,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用以指导实践。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对一个政党来说,思想理论是实现其政治理想、阶级使命、政治任务的精神旗帜和行动指南。20世纪初,中国革命风起云涌,300多个政党和政治团体纷纷成立,但绝大多数昙花一现。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够永葆生机活力、不断发展壮大,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走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拥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拥有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我们党带领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开启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新纪元。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结合新的实际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指导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领导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指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深入推进,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用马克思主义这个“望远镜”和“显微镜”来观察时代,结合新的实践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我们进一步深化对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的认识,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本色;指引我们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始终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
回望我们党矢志推进民族复兴的壮阔历史征程,什么时候坚持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什么时候党和人民事业就能开拓前进。正是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时代化成果科学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古老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迹。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根本所在。新时代十年,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实现了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伟大变革。十年栉风沐雨,十年砥砺奋进。我们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外汇储备第一大国的地位进一步巩固提升,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接近高收入国家门槛;我们顶住了新冠疫情冲击,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增长速度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保持领先;我们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事业日益繁荣,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我们打响了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神州大地展开一幅幅“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的大美画卷;我们迎来了五洲四海的朋友,APEC北京会议、G20杭州峰会、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等重大主场外交活动展现中国风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欣欣向荣、蓬勃发展。
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和根本利益。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追求民族复兴的历史,也是一部不断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为如何唤醒‘睡狮’、实现民族复兴这个重大历史课题所给出的答案”。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深刻总结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对我国这样一个东方大国如何加快实现现代化进行不断探索形成的思想理论结晶。党的二十大集中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初步构建起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使中国式现代化更加清晰、更加科学、更加可感可行。党的二十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系统阐述中国式现代化这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时也要认识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长期任务,还有许多未知领域有待探索。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使我们的认识、政策、举措更加符合客观规律,不断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广度和深度,逐步进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自由王国”,更好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道路问题是最根本的问题,理论创新同样要走对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是‘两个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新时代新征程,置身奔涌向前的时代洪流,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确定性因素和不确定性因素交织。我们要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必须不断推进“两个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所谓规律,是一种科学的抽象,必须运用于具体实际,才能发挥作用。马克思指出:“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快速变化的世界和中国,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科学指导、有力推动了中国实践,让马克思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今天,我们已经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同时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同时关键领域受制于人的局面还没有彻底改变,必须加快实现自立自强,解决“卡脖子”问题;我们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同时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将长期存在。在我们这样一个拥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东方大国、拥有14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因而潜力无限的社会主义中国,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让这一科学理论不断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指引党和人民事业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能够指引一个民族走在时代前列的科学理论,必然是同这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念深度融合在一起的。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张受到中国人民热烈欢迎,并最终扎根中国大地、开花结果,决不是偶然的,而是同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融通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实践者,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懈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两个结合”的光辉典范。“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
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
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全部理论的基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也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内在要求。“两个结合”充分体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科学把握历史规律和时代大势的高度自觉自信,深刻体现对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坚持运用。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具体运用于中国实际,又不断赋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创造,使之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成为指导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讲是什么、为什么,又讲怎么看、怎么办,既部署“过河”的任务,又指导解决“桥或船”的问题,生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这一重要思想秉持人民至上、彰显历史自觉、坚持实事求是、突出问题导向、强化战略思维、发扬斗争精神,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为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
奋进新征程,必须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察世界、引领时代、指导实践,在国内和国际的结合中统筹大局,在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中总结规律,在顶层设计和群众首创的结合中把握主动,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统一和互动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
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身处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都前所未有的世界,肩负着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必须担当起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的庄严历史责任,不断推进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六个必须坚持”是内在统一、相互贯通的有机整体,深刻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品格和鲜明特质,为我们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引。
坚持人民至上。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在基层代表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同乡村教师、农民工、快递小哥等基层代表亲切交流,认真听取意见建议,强调“好的方针政策和发展规划都应该顺应人民意愿、符合人民所思所盼,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当前,鲜活的中国实践正在提出大量前人没有提出或没有涉足的理论和实践课题,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广大人民群众每天都在创造新事物、提供新经验。我们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把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作为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让理论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
坚持自信自立。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过程人民民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成果,都是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开辟出来的。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既不能刻舟求剑、封闭僵化,也不能照抄照搬、食洋不化,而是要始终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更加积极的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新的贡献。
坚持守正创新。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等,成为守正创新的典范。新征程上,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以满腔热忱对待一切新生事物,不断拓展认识的广度和深度,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
坚持问题导向。理论创新只能从问题开始。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我们要增强问题意识,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
坚持系统观念。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在经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推进改革发展、调整利益关系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我们要整体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做到融会贯通,把习近平总书记对各领域提出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对各方面工作提出的具体要求,放在整个科学体系中来认识和把握,避免碎片化、片面性。要善于通过历史看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
坚持胸怀天下。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世界大局和时代潮流中把握中国发展的前进方向、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繁荣。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发展也需要中国。我们要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科学的思想理论只有为人民群众所掌握,才能转化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我们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将其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将学习成果体现到提高政治能力上,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牢记“国之大者”,确保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体现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紧紧抓住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着力在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上下功夫;体现到增进民生福祉上,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让老百姓过上更好日子作为根本价值取向,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体现到增强斗争本领上,主动识变应变求变,主动防范化解风险,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挑战;体现到弘扬清风正气上,以严的基调正风肃纪,驰而不息转作风、树新风。我们要自觉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观察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人民日报》(2023年08月02日0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