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长湧:新发展阶段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应把握四个重点
- 发布时间:2022-12-26 11:29:20
- 来源:中宏网
新发展阶段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应紧紧围绕经济循环畅通无阻这个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这个优势,破除循环中的堵点,统筹推进进出口协调发展、推进内外贸一体化调控、推进外贸创新发展、推进外贸体制机制改革,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市场循环,夯实外贸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平台和规则基础,将外贸打造成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主渠道之一、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主战场之一、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主领域之一、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的主抓手之一。
推进进出口协调发展。进出口协调发展是推动国内国际供需双平衡的必然要求。应将扩大进口作为新发展阶段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至关重要的一招,用足用好超大规模市场这张“王牌”,通过进博会、广交会、京交会等国家级展会平台,扩大先进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以及优质消费品和服务等进口,在优化我国生产要素供给、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同时,向全世界分享我国经济增长和结构转型升级带来的机遇,使我国成为全球商品和服务的巨大引力场。同时,应通过走优质优价和差异化道路,不断增强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深耕发达国家市场,扩大“一带一路”市场,增强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中的影响力。
推动内外贸一体化调控。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内外贸相互分割的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要求。必须完善内外贸一体化调控体系,促进内外贸法律法规、监管体制、经营资质、质量标准、检验检疫、认证认可等相衔接,推进“同线同标同质”。应深入推进商品市场优化升级,支持有条件、有实力、有国际竞争力的商品市场“走出去”,探索与境外经贸合作区优势互补、联动发展。鼓励商品市场与跨境电商综试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协作,发展跨境电商。鼓励商品市场组织产销对接活动,按照“同线同标同质”要求,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
推进外贸创新发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是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这个特征不仅要体现在科技领域,而且要体现在外贸领域。应将创新作为外贸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稳定产业链供应链,进一步深化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模式和业态创新,加快推进国际市场布局、国内区域布局、经营主体、商品结构、贸易方式等“五个优化”和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贸易促进平台、国际营销体系等“三项建设”,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海外仓、外贸综合服务、外贸细分服务、保税维修、离岸贸易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快贸易数字化发展,培育新形势下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推进外贸体制机制改革。深化外贸领域“放管服”改革,打造运转高效的管理体制、促进和服务政策体系及安全保障机制,是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保障。应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制度创新作用,提升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打造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贸易投资规则体系。优化进出口管理和服务,完善包括财税、信贷、信保等的政策支持体系。统筹发展和安全,健全出口管制、对外贸易调查、预警和法律服务、贸易救济等制度和机制,切实防范、规避重大风险。(作者:杨长湧,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