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永红:加强财政货币政策联动,推动政策精准发力

  • 发布时间:2022-09-19 13:42:49
  • 来源:中宏网

  今年以来,国际形势格外复杂多变,受俄乌冲突、通货膨胀、产业链供应链中断等因素影响,国际贸易和投资波动加剧,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大大增加。加上国内新冠肺炎疫情、高温干旱等超预期因素影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部门贯彻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任务要求,密集出台政策措施,努力稳住经济大盘。

  从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突破,扶持市场主体,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发展。针对投资、消费低迷,市场主体生存能力较弱等突出问题,继续落实落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创新政策工具,从总量和结构两个维度发力,发挥“1+1>2”的协同效应,想方设法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通过扩大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减税退费让利,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增强企业抵御不确定性和风险的能力。尤其是,重点扶持受疫情冲击较大的餐饮、旅游、航空,以及受大宗商品涨价、欧美制裁的相关行业,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为稳就业夯实基础。

  首先要扩大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规模,鼓励地方政府用足用好专项债券资金,运用3000亿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补充专项债项目资本金,推动项目建设进程,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通过基础设施和新基建建设,形成拉动有效投资的增长极。带动上下游企业投资,促进相关产业集群发展,增强市场主体的信心。其次要加强财政与货币政策联动和协同,支持中小微企业生存和发展。加大政府采购对中小企业的倾斜和支持,继续实施400万元以下的工程采购项目全部预留给中小企业、降低其报价等优惠政策,提高全国政府采购规模中小微企业合同金额占比,稳定中小企业的市场预期。继续落实扩大中小微企业融资担保覆盖范围、扩大中小微企业贷款户数和规模、社保补贴、创业贷款、税费减免等财政金融措施,鼓励企业吸纳就业,最大限度稳定并带动就业,促进消费增长。三是要加大对“三农”的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大力发展农村金融。以产业为抓手、以数字化为平台推进乡村振兴,针对“三农”工作的新问题,加强风险管理机制建设,统筹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任务,确保不出现规模性返贫,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营造良好的刺激消费政策环境,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我国有14亿人口和4亿中产阶级的庞大市场,仍然处于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住房、汽车等大宗消费需求远未饱和,医疗、健康、体育、教育、绿色生活需求日益旺盛。基于生命周期理论,消费信贷是跨代际转移收支、实现消费平稳增长的有效手段,鉴于我国居民负债率较低,应以优惠利率、贴息方式提供更多的消费信贷,政府兜住兜牢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使得居民敢消费愿消费能消费。刺激超前消费的重点应该放在“数字原生代”青年身上,因为他们是消费升级换代的重要推手。有效扩大消费,推动消费升级,可加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我国供需结构失衡问题,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强劲的内生动力。(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财金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