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正中:凝聚全球发展共识 携手可持续发展新时代

  • 发布时间:2022-06-27 15:46:43
  • 来源:中宏网

  中宏网北京6月26日电(记者 王镜榕)国家主席习近平6月24日晚在北京以视频方式主持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这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我们要认清世界发展大势,坚定信心,起而行之,拧成一股绳,铆足一股劲,推动全球发展,共创普惠平衡、协调包容、合作共赢、共同繁荣的发展格局。

1656105108023_1.jpg

  6月24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主持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并发表题为《构建高质量伙伴关系共创全球发展新时代》的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李学仁摄

1656105091056_1.jpg

  6月24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主持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并发表题为《构建高质量伙伴关系共创全球发展新时代》的重要讲话。这是与会各国领导人的“云合影”。

  新华社发

  各国领导人围绕“构建新时代全球发展伙伴关系,携手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主题,就加强国际发展合作、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等重大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共商发展合作大计,达成广泛重要共识。
  日前,中宏观察家、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副主任许正中教授就相关话题接受本网记者专访。

  “心合意同,谋无不成”

  中宏网记者:习近平指出,“心合意同,谋无不成”。让我们坚定信心,朝着构建高质量伙伴关系的正确方向携手奋进,共创繁荣发展新时代。习近平主席站在全人类福祉的高度,在联合国提出全球发展倡议,以构建全球发展共同体为目标,秉持发展优先、以人民为中心等理念,推动加快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致力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您如何解读全球发展新时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全球发展共同体的关系?
  许正中: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根据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人类发展的根本指向而提出,受到联合国和世界各国广泛认同的世界性思想理论公共产品。建设全球发展共同体是这一思想的具体体现,它是将发展问题置于全球合作议程的中心,是中国政府站在人类命运十字路口给全人类提出的“中国方案”。前者为后者提供思想指引,后者是前者的行动方案。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全球发展共同体奠定理论基础和思想指引。一方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各国利益高度交融,为建设全球发展共同体提供了理念基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是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共处一个世界,各国之间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没有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因此各国应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打造全球发展共同体。另一方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利于凝聚共识,为全球共同发展的合力行动奠定基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超越了传统的国际关系和格局,顺应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因而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人民认同和支持,并被写入联合国决议,日益成为国际共识,有利于为国际社会推进共同发展扫除思想障碍。
  第一,面对复杂严峻的世界形势,构建人类发展共同体,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关键核心要义在于发展。发展是人类共同进步的第一要务,是人类共同利益之所在,是人类命运永恒的主题。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发展尤其是消灭了绝对贫困为全人类的发展树立了标杆,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济奇迹和辉煌成就,用实践证明了发展才是硬道理。
  第二,在全球发展进程中,各国应保持什么样的关系?关键是要共同发展。世界进入了数字文明的沉浸式开放新时代,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一份子,各个国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因此各国要同舟共济,而不是以邻为壑。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积极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中国经验、设备、资金、人才、技术,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顺风车”,同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实现互利共赢。相反,有的守成国家秉持零和博弈思维,通过发动贸易战、实施出口管制、加强技术封锁、甚至悍然侵略主权国家等方式,扰乱世界秩序,其结果不仅冲击了其本国经济,也威胁了人类的共同命运。
  第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形势复杂、任务繁重,其重点合作领域具体而言,包括减贫、粮食安全、抗疫和疫苗、发展筹资、气候变化和绿色发展、工业化、数字经济及互联互通等八个方面。这有利于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被提出后的第八年,人类所处时代的特点没有变,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叠加世纪疫情,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国际社会多年积累的发展成果遭受严重侵蚀,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总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全球发展共同体,均是从顺应历史潮流和增进人类福祉出发,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中国将与国际社会携手,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引下促进共同发展,在全球共同发展中推动承载人类共同命运的“地球号”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宇宙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共有一个家园”,世界各国家、各民族人民命运愈发相互依存、休戚与共。人类文明所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层出不穷,必须靠全世界各国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才能解决。基于对人类文明总体进程与当今世界发展大势的科学判断和分析,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
  新形势下,中国提出全球发展共同体,是推进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实践。致力于各国在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下,达成共识,突出发展优先,用发展来解决发展的问题,实现“大家一起发展才是真发展,可持续发展才是好发展”。全球发展共同体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体现了以发展观保障人民性,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中以全人类的自由发展为最终实现目标的本质内涵和终极方向的现实把握。

  全球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和阻碍

  中宏网记者:习近平主席强调,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吞噬全球多年发展成果,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落实进程受阻。结合当前形势,您对当前梗阻全球发展的主要瓶颈或障碍怎么看?
  许正中:
进入21世纪,美国及西方发达国家掌控世界的能力持续下滑,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实现群体性崛起,在全球经济增长中发挥的作用增大,世界多极化加速发展,国际格局日趋均衡。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显著上升。各种灰犀牛、黑天鹅事件频发。全球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和阻碍,主要表现为经济逆全球化趋势加剧、全球治理遭受冲击、地缘政治博弈和冲突升级、各国疫情持续蔓延。
  首先,政治军事冲突如俄乌事件对全球发展造成冲击。近年来不断突发的政治对立和军事冲突事件对区域全球经贸发展产生了巨大冲击,政治军事冲突在西亚和南亚地区呈现出常态化态势,这既不利于地区的和平稳定,也不利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尤其是俄乌冲突加剧全球发展不确定性。IMF官员认为,俄乌冲突对全球各地区经济的影响主要通过3个渠道传导:一是食品和能源等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将进一步推高通胀,进而侵蚀居民收入并打压需求;二是与俄罗斯、乌克兰邻近的经济体将面临贸易、供应链和汇款中断及难民数量历史性激增等问题;三是企业信心下降和不确定性上升对资产价格造成压力,导致金融环境趋紧,并可能刺激国际资本从新兴市场流出。近期爆发的俄乌冲突及其引发的大规模国际制裁,造成粮食和能源供给危机、全球通胀加剧、国际贸易萎缩、金融市场动荡等多重风险,加剧国家间的信任危机和紧张态势。此外,各国内部贫富差距拉大、社会矛盾激化,难民问题、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威胁加大,极端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风险提高,为国际社会增添了更多不稳定因素。
  其次,疫情对全球发展的冲击仍在持续蔓延。全球疫情形势仍难以预期,防疫政策差异对边境开放造成压力。德尔塔病毒和奥密克戎等新的变异毒株扩散和传播快,辐射范围广,增加了防疫和流调难度。加之各国和地区防疫政策差异较大,陆续推动边境开放等可能形成新的输入性病例传播压力,而且发达经济体采取的“群体免疫”政策存在漏洞和不稳定性。疫情重创世界经济,给全球生产、就业、贸易、投资等带来巨大冲击。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20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3.3%,是二战以来全球经济的最低增速。同时,疫情反复和经济萧条背景下,贫困问题、难民问题等全球性危机进一步凸显,国家间和国家内部发展不平等的问题持续加剧。
  其三,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美国通过加征关税提高贸易壁垒,不断挑起贸易冲突,使国际贸易大幅收缩;主要国家纷纷加强外资安全审查,严格限制关键领域的外国投资,对商品、服务、技术、人员跨境流动实施更多限制;部分发达经济体实施“制造业回流”、“再工业化”等战略,推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加速多元化、本土化和区域化趋势。正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女士在2022年达沃斯论坛上表示“世界经济形势正面临严峻考验”,随着俄、乌战争的不断恶化以及西方阵营与俄罗斯之间对抗不断升级,叠加疫情在世界各地反复出现,全球供应链体系脆弱性不断加剧,面临崩溃风险,这也将进一步推高全球通货膨胀。为了保护本国市场和战略性产业,美日欧等西方主要经济体加快以维护“经济安全”为名升级投资贸易保护政策。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脆弱性凸显,全球投资贸易保护主义加快升级,国家间的战略互信不断受到削弱。疫情结束后,各国间的不信任度将继续增加,很多国家的政策会进一步转向内向发展、自主发展和安全发展,并且有可能着手构建更加独立、自主、完整、安全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
  其四、科技革命引发国家间竞争形态发生变化。在科技革新的推动下,人类正在走向第四次工业革命。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中,重大颠覆性技术将不断涌现,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明显加快。在此背景下,世界主要国家都加大了对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的投资研发。科技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指标权重进一步加强,大国间科技竞争日趋激烈。
  最后,全球治理体系遭受巨大冲击。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和霸凌行径破坏国际合作。第一,单边主义阻碍全球合作。在民粹主义的推动下,美国强调“美国第一”“美国优先”,无视国际规则和秩序,严重破坏了国际政治秩序以及全球贸易体系;其次,全球金融危机以来,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破坏了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对国际经贸合作造成冲击;最后,世界主要大国之间的战略竞争加剧了世界局势的动荡,“修昔底德陷阱”“大国的悲剧”“文明冲突论”等消极论断甚嚣尘上。

  凝聚国际共识协创全球发展新时代

  中宏网记者:结合您对习近平主席《构建高质量伙伴关系共创全球发展新时代》重要讲话学习体会,谈谈您对当前形势下如何凝聚国际共识、有效应对全球发展挑战的新思考?
  许正中:
面对全球发展的重大阻碍,凝聚共识、共同应对是世界各国的必然选择。
  第一,持续推动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历史大势,各国应积极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更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加强国际经济金融政策协调沟通。
  全球主要经济体必须加强国际经济金融政策协调和沟通,推进调整相关政策。除了全面准确评估大国政策调整可能引发的潜在风险,还应谨慎做好政策与市场信息的沟通。新兴经济体应采取更多积极政策应对经济“硬着陆”风险。
  第二,坚定支持多边主义,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实现全球经济稳定可持续复苏和加强国际合作应着手补齐全球治理赤字,既要推动现行的国际组织和国际合作机制的创新改革,又要厘清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的权利义务。要发挥发达经济体的积极作用,尊重扩大新兴经济体的话语权,加快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同时持推动多边主义与全球合作互利共赢,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能源转型和全球公共卫生危机等提供国际治理支持。
  各国应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治理体系,支持联合国在解决国际事务的主导作用。正如习近平主席发表《构建高质量伙伴关系共创全球发展新时代》重要讲话,作为发展中大国,中国应就联合国作用、国际形势、可持续发展、抗疫合作、提高新兴经济体话语权等问题,积极阐述中方立场和主张,主动承担大国责任、展现大国担当。
  第三,化解冲突与分歧,促进和平与发展。各国要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构建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的伙伴关系,通过相互尊重、平等协商,解决争端、化解分歧、减少战乱冲突。
  第四,各国携手深化防疫合作。各国需要强化疫情防控和全球防疫合作,加快推动疫苗接种、新一代疫苗研发和新冠特效药研发推广,有效阻止全球疫情扩散和蔓延。除各国自身努力加强疫情防控外,推动边境开放和全球化重启必然需要各国妥善解决好疫情输出风险。与此同时,主要国家应肩负国际责任和义务,加大对低收入国家的疫苗捐赠,并提供国际医疗协助,帮助这些国家尽快提升疫苗接种率。在病毒检测、药物研制、疫苗开发、协同抗疫等方面,各国应积极开展国际合作。疫情期间,中国向世卫组织提供5000万美元援助,向1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物资援助,向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防疫物资,为全球抗击疫情提供了有力支持。
  最后,积极为迎接数字经济时代做好准备。数字经济强劲而来,浪潮势不可挡。未来的全球化是沉浸式开放的新型全球化,全球交易更是朝着数据化和价值化方向发展。随着人类活动向第三空间——网络空间的拓展,物理隔离形同虚设,数据的强渗透性和强关联性,更强化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与共,而制度性隔离只会放慢新一轮全球化的前进速度,任何的脱钩、断供都是两败俱伤,大国间的零和博弈只会加剧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引发潜在危机。人类马上进入后疫情时代,绿色复苏成为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面对全球性气候变化问题,各国应站在人类永续发展的长远利益角度,共同应对全球性的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