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红:以保供应链推动复工复产为目标优化防疫措施
- 发布时间:2022-06-01 10:12:53
- 来源:中宏网
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以来,我国果断采取动态清零、封城封区等积极有效管控措施遏制疫情蔓延,在全球率先复工复产,实现了疫情之下的稳步经济增长,不仅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而且为保障全球供应链体系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为全球抗疫提供了可借鉴的中国方案。但由于疫情不断演变,防疫政策未能及时调整优化,导致企业大面积停工停产、供应链断裂、失业增加等问题凸显,对于经济增长、稳定就业、保障民生、稳定外资预期造成不利影响,应引起高度重视。
由于全国普遍采取封城封区管控疫情的措施,导致企业停产、供应链断裂现象突出。一些跨国公司反映,此次上海封城企业基本处于停工停产状态。究其原因,一是供应链断裂。尽管上海市政府和国家相关部委都想方设法出台支持企业开工的政策并实施重点企业白名单制度,但由于其上下游的供应链配套企业停产,这些“白名单”企业仍无法生产,因为这些配套企业往往不是生产主件,而是一些边缘企业,如包装等,因此未能纳入“白名单”。如,苹果公司由于配套的包装企业停产断供而导致整个企业停产。全国普遍性封控是导致供应链断裂的主要原因。目前无论该地区是否有无疫情都处于封控状态,尤其是地方政府基于政绩考量和担责考虑不断层层加码,形成了事实上的全国普遍封控。一方面是疫情地区为防止扩散实行自我封控,实施非必要不出城、不出区等措施;另一方面是非疫情地区要防止疫区传入也采取封城策略,如,禁止疫区的人员、货物、车辆等进入本地或采取疫区人员集中隔离一周等方式,同时也严格限制本地人员出城。二是街道组织难以协同。尽管企业得到市政府的开工许可证明,但通常不能得到所在辖区街道的批准仍不能开工,街道居委会是防疫的最基层组织,头等大事是抓防疫而不是抓生产,因此必须“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严格按照上级防疫要求履职。三是人员出入境严重受阻。为防止境外疫情输入,我国采取入境人员“14+7”天隔离和非必要不出境管控措施,导致境外人员出入境困难,尤其使在华跨国企业经营效率受到严重影响。四是在华跨国企业停工停产导致全球供应链体系断裂。我国是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的主要基地和全球供应链体系的主要节点,尤其是一些中间品停产断供已经严重影响了跨国公司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生产经营。五是疫情对于营商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由于疫情不断演变,导致各地不断调整防疫政策且呈现趋紧态势,外资企业不仅因停工停产遭受利润严重损失,而且对未来预期减弱、投资信心受到影响,持续下去可能导致产能转移。
为此,要高效统筹协调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疫情防控服务于稳增长、稳就业、稳外资、稳预期的经济发展大局,进一步优化防疫政策,推动防疫政策由封城封区、停工停产的消极方式向推动复工复产、保供应链稳定的积极方式转变。一是由大面积封城封区转向点对点精准防控。国内大市场优势是我国经济韧性足、回旋余地大的重要条件,建设全国统一市场是疫情之下我国实现经济增长的独特优势,不能因为阻断疫情而人为阻断供应链畅通,使全国成为以地区为单元、封闭循环、碎片化、高壁垒的市场,严重降低市场效率。二是完善以供应链体系为单元的重点企业白名单制度。供应链体系适用于"木桶理论",即桶的储水量取决于最短的木板,而缺少任何一块木板桶都无法储水。因此,要确保企业供应链体系畅通,上下游企业协同生产。三是地方政府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保供应链稳定上来。不得以防疫为由要求企业停工停产,不得禁止来自疫区的货物、车辆、人员流动,确保物流体系畅通。四是针对外资企业择机恢复正常的人员出入境制度,在跨境人员往来方面提供便利化安排,以满足跨国企业的生产经营需要。(作者系中宏观察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科研信息部副部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