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一旦松劲,可能对人民生命健康造成什么影响?
- 发布时间:2022-05-18 11:04:42
- 来源:人民日报
5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会议强调,要深刻、完整、全面认识党中央确定的疫情防控方针政策,坚决克服认识不足、准备不足、工作不足等问题,坚决克服轻视、无所谓、自以为是等思想,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毫不动摇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坚决同一切歪曲、怀疑、否定我国防疫方针政策的言行作斗争。
当前,我国为什么不能放松疫情防控?一旦松劲,可能对人民生命健康造成什么影响?记者采访了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专家。
新冠病毒影响不容轻视
专家认为,目前全球疫情仍处于高位,病毒还在不断变异,疫情的最终走向还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首先,要清醒认识病毒变异的不确定性。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马晓春表示,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染性更强、更快,感染人数更多,且接下来新的病毒变异影响如何,尚未明确。
“不要轻视奥密克戎变异株。我们在重症救治中发现,和以前的病毒相比,奥密克戎变异株在有些老年重症患者体内持续时间更长,仍然会表现出较重的肺部侵袭性阴影,发展为氧合障碍、呼吸衰竭。”马晓春说。
其次,要清醒认识老龄化和医疗资源不足。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童朝晖认为,当前疫情防控不能松劲。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一头是人口密集,老年人口特别是有基础病的高龄老人很多。另一头是医疗资源总量特别是重症医疗资源不足,且分布不均衡。一旦放松疫情防控,势必出现大规模人群感染,引发医疗资源挤兑,造成大量的重症和病亡,不但影响新冠肺炎救治,也影响其他疾病救治。
“从我们重症救治的经历看,特别在一些大城市,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较多,且大多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新冠病毒和流感有所不同,它能侵犯人体多个系统、多个器官,使原有这些疾病加重,导致器官衰竭,这样救治难度就会更大,即便经过救治,预后也会比较差。”童朝晖说。
第三,要清醒认识重点人群的保护有待加强。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杜斌表示,当前,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接种率还不高。社会各方应加强疫苗的科普,提升对重点人群的保护。
重症治疗取得明显成效
两年多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专家到全国多个地方参与重症患者救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
“‘四集中’是我们做好重症救治的一条非常重要的经验。”童朝晖介绍,通过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能够把重症患者集中到高水平、实力强的定点医院接受治疗。为提高救治效率,在定点医院内部也进行了分级分类,比如除了普通病房和重症病房,还设置了亚重症病房或高级监护病房等,对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的患者分类施治。
“我们还推动完善市级定点医院、区级定点医院、方舱医院等之间的转诊体系,医院专家组每天对潜在高危人群进行筛查,把可能发展成重症的患者及早转运到更上级的医院。”童朝晖说,通过“四集中”、一人一策、中西医结合等措施,明显降低了新冠重症患者的病亡率。
“我们希望通过对患者提早筛查、关口前移的机制,来减少重症病例。”杜斌说,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专家会去定点医院商讨重症救治方案,也会到普通病房帮助医务人员查看可能发展成重症的患者,并提供治疗建议。
马晓春表示,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我国一直把重症医学作为一个重要学科,纳入患者救治的全程管理。一些患者变成重症前,重症医学就已经介入干预,防止由轻转重;患者出现重症以后,将由具备更好硬件的定点医院和专业重症团队来治疗,根据需要还会组织多学科会诊,这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专家认为,我们的疫情防控方针和救治举措体现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实践证明,我们的防控方针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我们的防控政策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我们的防控措施是科学有效的。
“我们所坚持的防控方针和策略,就是为了对疫情抓早、抓小,尽最大努力保护好包括老年人、基础病患者在内的所有人。我们没有选择‘躺平’,就是希望避免出现更多重症和病亡,在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基础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马晓春说。
杜斌回忆起亲身参与的一次重症救治经历。“为治好一名重症患者,国家卫健委调派我专门赶去云南昆明。这是一位农民,从国外打工后返回昆明,被查出新冠阳性,但他的病情进展迅猛,很快就被送进重症监护室。除了当地专家全力施救,北京、广东的专家也来增援。经过综合治疗,患者终于转危为安,成功出院。这正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生动体现。”杜斌说。
童朝晖表示,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专家和全国各地医务人员一道,积极救治患者,哪怕病情再重、治疗再难也不言放弃。“从刚出生的婴儿到上百岁的老人,对每名患者我们都全力以赴,这充分表明我们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