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博弈对共建“一带一路”的影响

  • 发布时间:2022-02-23 08:38:18
  • 来源:中宏网

  中国和美国是两个世界大国,对当今国际事务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作用。中国作为正冉冉上升、影响力不断增强并积极提供新型国际公共产品的全球大国,美国作为一个在现行国际体系中继续发挥主导作用但引领兴趣和影响力呈明显下降趋势的全球大国,两国的交互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着今后全球治理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一方面,两国在反恐、防扩散、打击跨国犯罪、传染病防治、应对气候变化、海洋环保等领域拥有共同的利益,如能基于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则广泛开展合作和协调,则可对改革完善全球治理形成明显的带动和示范效应,全球治理各个领域的改革和发展也就好办得多。另一方面,两国在安全观、秩序观、价值观等方面仍然存在严重对立:一个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和可持续的新型安全观,主张摒弃冷战思维,权利、机会、规则平等,强调开放为导向、合作为动力,反对搞针对性和排他性的安全安排;另一个继续维护霸权主导、坚持排他性的集体安全理念,同时又对全球责任分担斤斤计较,更对中国与美国“争地位”耿耿于怀;双方立场不兼容、政策难协调。现在,各种全球治理平台已成为中美战略竞争的外延,各种具体的对立举措正将全球体系推向大撕裂、大分化的危险境地,其他国家也面临着选边站队的压力。这种“分化”风险并非是单纯的经济全球化意义上的,也具有很大的战略和安全属性。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AntonioGuterres)在2019年9月的第74届联合国大会开幕演讲中就曾表达了严重忧虑:“一个新的风险正出现在地平线上,尽管还不算太大,但却是真实的。我担心大分裂的可能:世界分裂成两个,地球上两个最大的经济体制造出两个相互独立、彼此竞争的世界,每一个都有其各自主导性的货币、贸易和金融规则、单独的互联网以及人工智能技术,还有它们自己的零和地缘政治与军事战略。”

  近年来,尤其是在2019年欧洲多国相继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协议、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取得空前成功的背景下,美国官员、媒体以及智库对“一带一路”的消极与负面反应明显增多。在可预见的将来,美国方面有可能会在多个方面影响干扰“一带一路”的推进建设:一是继续在舆论层面扭曲“一带一路”。近年来,一些美国官员在联合国安理会等国际组织公开批评“一带一路”,《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CNN等媒体大做“一带一路”的负面文章,对“一带一路”项目、工程与诸多基建、能源、产能合作的进程施加压力。二是继续以技术封锁、金融制裁为由,影响阻挠一些中小国家与中国的合作。近年来,美国以国家安全和外交利益为由,将数十家中国企业与机构列入出口管制清单,还重点对中国就通信设备、集成电路、半导体等高技术领域发起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转让的所谓“301调查”,同时扩大对华军事用途出口的许可证商品范围。一些中小国家往往会因此放缓与中国在“一带一路”框架的合作速度。三是利用一些国家的政权交替,否决与中国“一带一路”相关的各项合作协议。一些国家新政权上台后,一些“一带一路”项目工期款项及相关协议内容都存在不确定的风险。

  实际上,“一带一路”完全可以为中美关系带来新的合作机遇和空间。在“一带一路”推进中,中美在投资、能源、反恐、防扩散、维护地区稳定等领域的合作潜力都很大,而且几乎不存在军事对抗的风险。在维护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国稳定的问题上,美国希望中国能够提供切实的帮助。“一带一路”倡议不仅对经济发展有着直接的积极作用,也有望为地区和平与稳定带来助益,这也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从国际机制视角看,中美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扩展合作也是大有作为的。以亚投行为例,其注册资本金为1000亿美元,业务范围侧重于基础设施建设。根据亚洲开发银行(ADB)的估计,亚洲地区基础设施投资面临的资金需求每年大约是8000亿美元。无论是从资金数量的角度,还是从工作优先领域的角度,亚投行都不会与美国主导的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机构形成“对抗”关系。且亚投行多次强调,美国公司不会被排除在亚投行业务范围之外。

  总之,中美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大有可为。中国方面需要继续与美方进行政策沟通,提升其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政治意愿。此外,也要注重加大与美国商会、相关美国企业等民间力量的沟通,探索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非官方的、市场化的中美“第三方合作”,为美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打造更便利的“接口”。

  【作者:任海平,中宏观察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