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宏:把握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核心

  • 发布时间:2022-01-06 09:19:05
  • 来源:中宏网

  中宏网北京1月5日电(记者王镜榕)近日,新华社全文播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意见》开宗明义:“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提升广大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现提出如下意见。”舆论认为,《意见》是指导新时代老龄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日前,中国老龄协会政策研究部主任李志宏就相关话题接受本网专访。

  中宏网记者:您对《意见》指出的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如何解读?

  李志宏:积极老龄观是我国在汲取国际社会“积极老龄化战略”理念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的重大理念创新,也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核心理念。积极老龄观的内涵和外延十分丰富,核心要义是要做到三个积极看待:即积极看待老龄社会、积极看待老年人、积极看待老年生活。

  积极看待老龄社会,就是要看到人口老龄化是人口生育率降低和人均寿命延长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的结果,在我国,更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老龄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老龄社会的未来依然充满活力和希望。

  积极看待老年人,就是要全面辩证看待老年人的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充分肯定广大老年人为社会做出的重要贡献,尊重老年人积累的丰富阅历、智慧和经验,真正把广大老年人当作社会的宝贵财富,当作党执政兴国的重要资源,当作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力量,善于继承老年人的优秀品德、发扬老年人的优良传统、汲取老年人的宝贵经验、发挥老年人积极作用。

  积极看待老年生活,就是要把老年当作人的生命的重要阶段,而且是仍然可以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的重要人生阶段,引导人人提前规划、乐于安享老年生活。

  积极老龄观的发展,首先表现为观念的更新与进步。当观念的更新与进步反映到制度层面时,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就是时间的问题。当观念的更新与进步、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成果作用于人的行为模式时,行为模式的相应变化同样是或迟或早的事情。因此,积极老龄观,既是一种理念,一种态度,也是一种政策制度、一种积极行动。贯彻落实积极老龄观的要求,就是要以积极的态度、积极的政策、积极的行动来应对人口老龄化。

  健康老龄化是指从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对促进公民老年期的健康因素进行综合、持续干预,从而使老年人在体力、才能、社会、感情、脑力和精神方面得到平衡发展。实现健康老龄化可以将导致老年人病理性和社会性老化的因素减少到最小程度,尽最大可能地避免疾病的发生,有了疾病又尽最大可能地减少失能的发生,有了失能又尽最大可能地避免残障的发生,总之是尽最大可能的延长老年人的健康寿命,增强其生活自理能力,缩短死亡之前的失能或残障寿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这是统筹推进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和健康中国战略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实现人口老龄化的“机会成本”和“沉没成本”双降低。在工作实践中,一方面通过培育和践行积极老龄观,有利于发挥老年人的主观能动性,变非生产性人口为生产性人口,降低整个社会的实际抚养负担,同时也有利于激发老龄社会的内生活力,降低老年人力资源闲置的“机会成本”。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的冲击主要体现在失能、失智、伤残、患病老年人口的大幅增加方面。“老龄化成本”也主要体现在对这些脆弱群体的医疗、护理、照料等沉没投入上。实施健康老龄化,有利于提升全人口的健康人力资本,特别是缩短老年人带病、残障生存期,提升人口老年期的健康水平,降低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沉没成本”。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可以走出一条低成本、高成效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国特色道路,为世界老龄问题的解决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