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推进中国物流企业走向国际、领军未来
- 发布时间:2021-08-31 09:35:57
- 来源:中宏网
中宏网北京8月26日电 8月25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简称“国经中心”)通过视频方式举办第143期“经济每月谈”,会议主题为“国际物流与航运形势”。会议由国经中心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大卫主持,交通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贾大山,国经中心副总经济师张永军,广州港集团副总经理宋小明,招商局能源运输股份有限公司运营管理部总经理刘春庭分别发表演讲。
贾大山指出,目前航运运价大幅上涨最大的影响因素是供需关系变化。疫情后,各国航运需求增速远高于供给增速,市场议价能力、成本因素以及疫情影响也使得价格难以回到疫情前水平。他认为,要有效应对运价上涨,需保证海上供应链安全有效,加强政府与企业间合作,建立有效检查检测协同机制,提高集装箱、散货运输长期合同比重,解决海员检测、落地、治疗、换班、回家的“五难”问题,推动码头自动化操作水平。
张永军指出,发达经济体采用的救济性货币政策导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也带动了航运价格上涨。但随着发达经济体货币供应量下降,大宗商品价格逐渐回落,航运价格失去上涨动力,未来会出现一定回调。他认为,要遏制国际航运价格上涨势头,除了加强相应疫情防控措施外,各国间应相互合作,积极推动国际贸易正常化,共同恢复全球经济发展,实现更加平衡的复苏,避免经济脱钩。
宋小明认为,目前我国缺乏在国际上掌握物流链、供应链决定权的重点物流企业,与制造业大国身份不匹配。我国航运市场所面临的塞港、海员阶段性短缺和其他“黑天鹅事件”等问题,在疫情影响下愈发明显。他建议,为解决海运供需紧张局面,我国进出口企业可以采用多港并用、空运和加开中欧班列等方式,与物流公司签订长期合同,结合CIF(到岸价格)条款,掌握物流供应链主动权。此外,港航企业要做到区域内联动,信息共享。
刘春庭表示,受疫情影响,国际原油运输、国际干散货以及亚洲区域集装箱市场波动较大。他指出,今年以来,全球经济快速复苏,全年贸易量增加。超大型油轮(VLCC)市场将在四季度逐步开始恢复;未来散货运输市场将呈现由复苏到扩张的态势。下半年海运货量有望保持强劲增长,各航线运价仍将可能高位运行。
与会专家还就“十四五”双循环新格局以及“双碳目标”国际承诺形势下,我国物流业绿色转型与国际化发展之道回答了本网记者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