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北京11月13日电(记者 王镜榕 视频报道 宁晋环)在全球贸易环境复杂多变、外部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我国经济运行呈现出稳中有进的态势,展现出较强的韧性与活力。今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2%,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继续保持前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10月最新预测都将我国2025年经济增速较4月预测大幅调高0.8个百分点。
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戴稳胜接受本网专访时指出,近期,有关部门加强常态化政策预研储备,精准施策,为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支撑,展现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信心与定力。
数据是观察经济运行的重要窗口。面对贸易摩擦反复、全球供应链重构等挑战,我国经济顶住压力,在运行稳定、动能增强、质效提升、韧性增强、潜力释放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今年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等指标均实现同比增长;集成电路制造业、智能设备制造业增速较快;货物出口保持增长,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表现亮眼。这些事实背后,是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释放,是产业升级与创新驱动的动能体现,也是各项政策精准发力的结果。国际机构上调预期,反映了市场对中国经济基本面和政策环境的认可。
政策储备是应对不确定性的重要基础。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确保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有关部门加强常态化政策预研储备,视情及时出台实施,正是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的具体体现。从去年以来的一揽子政策到今年出台多项举措稳就业稳经济,各项政策接续发力,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调控体系。面对外部冲击,我国坚持不搞“大水漫灌”,而是通过结构性、前瞻性政策对冲风险,这种前瞻性的治理思路,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应对挑战的重要支点。全球贸易摩擦本质上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重构。我国以“建设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应对之策,将发展的立足点更多放在国内。前三季度,服务零售额保持增长,群众体育赛事、演唱会、音乐节等活动人气十足,入境旅游人次大幅增长,消费升级与内需潜力持续释放。与此同时,出口结构优化,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受到市场欢迎,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增长较快。这种“以内促外、内外联动”的新发展格局,让我国经济在复杂环境中更具韧性。
信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国际机构上调预期,既是对中国经济的认可,也是对中国治理模式的肯定。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我国通过政策协同、制度创新、市场开放,为世界注入了确定性。未来,随着政策效应持续落地,内需潜力进一步释放,新质生产力加速成长,我国经济有条件、有能力实现全年目标任务,为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为全球经济复苏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