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地方发展
  • 中宏网首页 >
  • 地方发展 >
  • 正文

数字技术赋能 让文物“活”起来

——晋中市灵石县资寿寺数字化保护项目进入收尾阶段

2025-08-02 16:10:44 中宏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中宏网讯 在文化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文物保护正迎来从“守护”到“活化”的新变革。作为2025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重点项目,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资寿寺数字化保护项目进入收尾阶段,这项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保护工程,正为这座千年古刹构建起鲜活的“数字生命”,不仅为文物永续传承筑牢根基,更将为当地“文旅+”产业注入新动能,让沉睡的文化遗产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

  近日,在资寿寺数字化保护项目实施现场,山西重德古建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们手持三维激光扫描仪、高清数码相机等设备蹲守在资寿寺,对各个古建筑厅堂内外的壁画、十八罗汉彩塑及碑文等文化遗产,进行深入细致的数据采集和刻画。

  据山西重德古建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郭文杰介绍,资寿寺数字化保护项目是为了建立健全历史文化遗产的数字档案工作。他们从5月25日开始,持续工作了2个月,预计7月底全部完成,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采集了资寿寺18座古建筑,146座彩塑,300多平方米的壁画,采集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无人机倾斜摄影,高清数码相机的纹理拍摄,架站式的激光扫描仪,以及手持式的激光扫描仪等多种设备,完成了资寿寺的数字采集,后续他们还会业内进行数据处理。

  资寿寺位于灵石县静升镇苏溪村,始建于唐代咸通十一年(870年),现存建筑多为明代重修,是国家4A级景区和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院总面积约17000平方米,现存建筑均为砖木结构,屋顶覆盖三彩琉璃瓦,雕刻精美。文物特色以彩塑、壁画、藻井“三绝”闻名。本次数字保护项目,通过先进的精密仪器进行三维解剖式扫描,对所有文物的每个细节都记录得清清楚楚,而且可以随时切换视角,让大家从任何角度观察这座建筑。这场“文化基因记录工程”让不可移动文物留底,为文物修复和展览提供高精度立体数字原型,进一步构建起纵横古今的文化遗产数字化档案,为文化遗产保护筑牢根基。

  郭文杰说:“我们开展文物的数字化工作,就是为了尽最大的可能保存文物现在的状态,记录它的纹理、材质和色彩信息,为今后的文物修复和保护提供基础数据。除此之外,这种高精度的记录方式,可以让专家以及普通观众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障碍,在任何场景下都能够欣赏到资寿寺的艺术价值,也会为后续的文创产品开发,以及影视化、游戏化等文旅提供基础的数据。”(赵建波 霍卫东)

编辑:韩鹏飞
审核:王明月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

    为您推荐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相关推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