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盛夏已至,气温一路攀升,热浪裹挟着城市的喧嚣,多数人躲进空调房寻觅清凉。然而,山西省煤炭中心医院儿科走廊里,一对年轻父母抱着出生仅数日的新生儿,周身仿佛笼罩着彻骨寒意。尚未从初为父母的喜悦中缓过神,他们就被新生儿黄疸指标严重超标的诊断击得措手不及,辗转百里奔来求医,却撞上病房满员、连走廊加床都无空位的绝境。“请务必收下我们的孩子!”年轻父亲的声音带着哭腔,母亲紧抱襁褓的手臂微微颤抖,眼中的光随着希望一点点黯淡,仿佛坠入了冰窖。
紧急时刻:护士挺身而出 启动应急通道
“医生,孩子再等下去会不会……”父亲的话语哽咽在喉咙,母亲低头轻吻婴儿额头,泪水无声地砸在襁褓上。这一幕深深刺痛了儿科责任护士马媛媛的心。从业十多年来,她见证过无数新手父母的焦虑,但这对夫妻眼中的绝望,让她瞬间绷紧了神经——她深知,新生儿黄疸若延误治疗,胆红素一旦渗入脑部,可能留下终身后遗症。
“你们别慌,我马上想办法!”马媛媛话音未落,便快步冲向护士站。接通护士长和主任的电话时,她的语速比平时快了两倍:“新生儿黄疸指标过高,家属必须陪护,现在床位……对,我知道紧张,但必须腾出地方!”
医院的应急通道在这一刻紧急启动。打破常规的协调指令层层下达,短短半小时内,一间符合治疗标准的新生儿病房被成功腾空。与此同时,马媛媛同步完成了治疗设备调试、消毒防护准备,还手把手指导母亲掌握母乳喂养技巧,贴心准备了软垫方便家属陪护休息。
专业守护:细致照护 护航生命健康
在家长哽咽的道谢声中,新生儿护理工作随即展开。马媛媛严格遵循新生儿护理规范,每次操作前必做七步洗手法;为避免蓝光治疗损伤婴儿,她细心为孩子佩戴特制护眼罩和防过敏尿不湿。在持续监护生命体征的同时,她熟练完成静脉穿刺、脐部护理等专业操作,每2小时记录一次排便情况,全方位确保治疗安全有效。
护理过程中,沟通被马媛媛视为重要的“治疗手段”。她用“阳光给宝宝洗个澡”这样童趣化的比喻,向焦虑的家长讲解蓝光治疗原理;还制作了图文并茂的喂养卡片,清晰标注“按需哺乳”“拍嗝要点”等注意事项。温暖的笑容与专业的解答,如春风化雨,渐渐驱散了家长心中的不安。
暖心结局:72小时守护换来健康出院
经过72小时的精心照护,婴儿的黄疸指标恢复正常。出院当天,家长将一面绣有“医德高尚暖人心,服务周到有耐心”的锦旗送到马媛媛手中,动容地说:“你们就是寒冬里的暖阳!”此刻,连续加班的疲惫在马媛媛心中化作满满的欣慰,也彰显出儿科护理团队“生命至上”的职业信念。
据了解,在流感与支原体感染高发的特殊时期,山西省煤炭中心医院儿科全体医护人员主动放弃休假,24小时轮班值守。像马媛媛这样的护理工作者,正用专业的技术、温暖的服务,为患儿筑起生命的防护墙,生动诠释着新时代医护人员的责任与担当。(图文 郝东亮 刘翔 杨蕾)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