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黄海之滨,千里海岸线蜿蜒如链;智慧云端,亿级数据流奔涌似潮。在山东获批建设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加速推进数字强省建设的关键时期,“数涌海岱改革潮升”融媒体行活动近日走进威海,探访这座滨海城市如何以数据为笔,绘就智慧治理新图景、勾勒幸福民生新画卷、激活蓝色经济新动能,为齐鲁大地数字化转型提供鲜活样本。
一网统管:城市“智脑”编织全域治理经纬
威海作为山东“高效协同、整体智治”数字政府建设的先锋,依托全省“1+16+N”一体化平台与“齐鲁智脑”协同体系,正编织一张精密高效的治理网络。走进450平方米的城市运行指挥中心,10.5万路视频监控织就“天眼”,23.5亿条城市数据实时跳动,50个专题应用如神经末梢般灵敏触达城市每个角落。
“这里是指挥全局、主动思考的城市大脑。”威海市大数据中心负责人指向大屏:暴雨来临前,防汛“一张图”自动关联气象预报与598个监测点,精准预判易涝区域并调度防御力量;渔船管控系统融合北斗、雷达等多源信号,20类违规行为秒级触发预警;森林防火系统通过576路双探头24小时守护青山。技术、业务、数据的深度融合,推动城市治理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感知。去年至今,AI智能系统已自动处置城市事件6万余件,应急效率显著跃升。
智惠民生:无感服务勾勒幸福新图景
威海将山东“无证明之省”建设目标转化为触手可及的温暖场景,成为数据赋能民生的生动注脚。
静默认证暖民心。“过去领高龄津贴要跑社区交材料,现在卡里自动到账!”环翠区老人展示的手机短信背后,是威海独创的数据中枢——归集35类1340余万条数据,动态核验60万补贴人群信息。通过AI精准比对,53项补贴实现“免申即享”,今年已服务超1358.8万人次,既为基层减负,更防范资金误发风险。
智慧服务润无声。数字便利已渗透城市肌理:医院检验结果全市互认省下重复检查费;工伤认定AI辅助压缩审批时长80%;“小威智答”政务机器人优化23万条知识库,政策咨询“一次问清”率达92%。当555类电子证照依托“爱山东”累计使用超10亿次,“数据多跑路”正精准转化为百姓嘴角的笑意。
数实融合:蓝色经济乘“数”破浪
在全省推动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深度融合的浪潮中,威海立足海洋特色,以数据为桨驶向深蓝。
智造升级激活产业动能。在迪尚集团设计中心,AI大模型秒级生成千套服装方案,人体数据库精准匹配全球客户体型。“全链条数据驱动让效率提升30%”,技术总监介绍,平台年服务4000家供应商,带动产业链新增销售超十亿元。天力电源科技车间内,“D×4M”智造平台动态优化排程,近五年产能提升60%的同时,用工反降6%。
向海图强打造数字生态。蓝色保险发展中心内,卫星遥感每2小时更新海域数据,保险公司据此精准定价养殖险,银行配套“数据贷”浇灌“海上粮仓”。荣成智能终端产业园中,歌尔微电子生产的传感器全球占有率超20%,与占全球产量1/5的威海打印机基地共筑山东数字经济“双翼”。
数据资产开辟新航道。威海培育6个标杆级企业可信数据空间,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赋能贷款3.5万余笔;公交轨迹、水务管网等数据资产入表融资超2000万元,开辟“数据变资产”的山东新航道。
探路先锋绘就齐鲁数字新篇
数据赋能的浪潮正重塑威海的治理方式、民生温度与产业形态。作为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的重要支点,威海实践成为山东数字强省建设的精彩缩影:
全省数据开放水平持续领跑全国,“爱山东”平台服务超1.18亿用户,“无证明之省”让办事便捷度跨越式提升;数字经济撑起全省经济半壁江山,产业数字化标杆不断涌现。随着算力底座日益夯实,山东正阔步迈向数字中国建设的省域典范新征程。在这幅壮阔画卷中,威海以智慧浪涌千里海岸,奏响了数字强省建设的澎湃潮音。(图片来源 威海市大数据局)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