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眼下,叶城县巴仁乡英阿瓦提村的七百多亩洋葱喜获丰收。洋葱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丰富了群众的“菜篮子”,更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一袋袋码放整齐的洋葱与村民们忙碌的身影交织在一起,呈现出一派“热辣滚烫”的丰收景象。
7月15日,走进巴仁乡英阿瓦提村的洋葱地,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洋葱清香,一个个圆滚的洋葱“躺”在田间。工人们正俯下身子将洋葱从泥土里拔出来,清理泥土、修剪根叶,并依次装进编织袋。一袋袋捆扎好的洋葱“躺”在田间地头,等待装车销售。种植户孙中刚介绍,他种植了两百多亩洋葱,由于种植面积大,在覆膜、种植、间苗、锄草、管理、收获等不同生长环节,他都会雇人来田里帮忙,这也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家门口”就业增收的机会。乡政府和村委会也积极协调各项工作,在用工需求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并帮助落实相关政策,为洋葱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工人们正修剪根叶,并依次装进编织袋。叶城县融媒体中心 布热比·艾买尔 摄
孙中刚说:“我和我朋友,在村里承包了700多亩地种洋葱。我种了200多亩,他种了500多亩,乡政府和村党支部也非常支持我们。每亩地亩产在5吨左右,市场价在0.8~1元每公斤,收入还可以,我们也给农民提供了一部分就业机会,他们一天的收入在七八十元左右。我们这个洋葱收完了以后,我们下半年打算还是要种洋葱。”
叶城县巴仁乡英阿瓦提村团支部书记依明·库都斯表示:“我们村种出的洋葱个头大、质量好、耐储存,很受消费者欢迎。村委会给种植户多方面帮助,两位种植户还领取了地膜使用的项目。洋葱收完后,接着种植其他经济作物,确保土地充分利用发挥价值,为村民产生更高的收益。”
近年来,巴仁乡着力夯实农业基础,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挥党建引领示范作用,大力发展洋葱等农业特色产业。同时带动农户积极参与进来,拓宽增收路径,蹚出了一条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叶城县巴仁乡经济发展办干部吾布力·托合逊表示:“我们将充分利用本乡的自然资源优势,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积极引导农民群众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同时鼓励更多村民尝试经济效益高、发展周期短、投入少的特色种植业,通过积极协调资源,助力农民增收。”(图文 叶城县融媒体中心 布热比·艾买尔 艾克热木江·吐逊江)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