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地方发展
  • 中宏网首页 >
  • 地方发展 >
  • 正文

4.5吨鲜果发往上海!新疆精河枸杞“鲜”达全国的秘诀在这

2025-07-09 13:59:20 中宏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中宏网讯 盛夏时节,中国枸杞之乡——精河县的万亩枸杞树在阳光下摇曳生姿,如天边翻涌的红霞,漫山遍野地铺开。杞农们穿梭其中,指尖轻捻,一颗颗饱满透红、圆润欲滴的鲜果,便似红宝石般落入筐中。

  7月4日,一辆装载4.5吨精河枸杞鲜果的冷链锁鲜车,从精河县托里镇吾夏克巴依西村启程发往上海。这也是今年精河枸杞鲜果第二次集中批量发往上海。

7月4日,一辆装载4.5吨精河枸杞鲜果的冷链锁鲜车,从精河县托里镇吾夏克巴依西村启程发往上海。这也是今年精河枸杞鲜果第二次集中批量发往上海。.jpg

  “6月初,我们发往上海的6吨枸杞鲜果,反响不错,这次客户又订购了4.5吨。”吾夏克巴依西村党支部书记马文军介绍,这些枸杞均产自村里的优质种植基地,从采摘环节就开始严格把控品质。

  精河县位于北纬44°,夏季白昼长,使枸杞在成熟期每天能获得长达16小时的充足日照,有利于多糖等营养物质积累。加之采用高山积雪融水浇灌,赋予这里的枸杞可鲜食的美味口感。全县10万亩枸杞占新疆枸杞总产量的60%以上。然而,这份大自然的馈赠,却长期受困于一个产业痛点:枸杞鲜果不易运输保存,大多制成干果销售。

  “以前,精河枸杞大多数靠晾晒,4公斤鲜果才能晾晒出1公斤枸杞干果,每公斤也只能卖到30元左右,我们守着好东西,却卖不出好价钱。”托里镇党委副书记杨文豪谈及往昔,言语间满是叹息。

  近年来,精河县以“鲜”破局,开启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7月7日,吾夏克巴依西村种植户张媛媛将刚采摘的枸杞鲜果打包装盒后,联系顺丰快递取件。等待的一会时间,张媛媛还贴心地录了个小视频,告诉客户注意事项。

工人正在挑选鲜果.jpg

  “我种植枸杞13年了,积累了不少客户,为了确保枸杞鲜果的品质,我们会在接到订单的第二天一大早采摘,然后打包发货,如果出现坏果我们是包赔的。经过这几年的探索,鲜果销售越来越顺畅。”张媛媛笑着说。

  村党支部牵头,实现抱团发展。2023年,吾夏克巴依西村投入130万元新建枸杞鲜果加工厂,采取“支部+合作社+企业”的运作模式,销售优质枸杞鲜果,实现了“枸杞种植+加工生产+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模式。

  “目前,托里镇有3个枸杞鲜果加工厂,通过与航空公司、冷链库、物流企业合作,力争在最短时间内让枸杞鲜果‘鲜’达全国。今年,全镇累计加工销售枸杞鲜果32吨。由于采摘、分拣、包装都需要用工,枸杞鲜果加工厂带动周边群众用工1500人次。”杨文豪说。

微信图片_2025-07-09_112938_995.jpg

  从戈壁枝头到都市餐桌,精河枸杞鲜果以“鲜”为媒,串联起种植、分拣、运输到销售的全链条产业活力,架起通往全国市场的互通桥梁。如今,精河县各类枸杞产品达80余种,从日常饮用的枸杞饮料、啤酒,到滋补养生的原浆、口服液;从主食领域的枸杞挂面、汤圆,到创意十足的枸杞拌面、枸杞冰淇淋……这些创新产品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更让精河枸杞以全新的姿态,走进千家万户的餐桌与生活。(图文 精河县融媒体中心 张健霆)


编辑:吕淋淋
审核:张强
指导编辑:王镜榕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

    为您推荐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相关推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