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地方发展
  • 中宏网首页 >
  • 地方发展 >
  • 正文

烟台市市直机关医院科普:带状疱疹防治宣传手册

——认识水痘病毒的“二次觉醒”,守护神经健康

2025-06-30 10:52:31 中宏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中宏网讯 您是否听说过“缠腰龙”“蛇串疮”?这些民间俗称的背后,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的常见皮肤病——带状疱疹。它像一位“潜伏者”,在儿时感染水痘后悄然潜藏于神经节中,待免疫力下降时再度苏醒,沿神经发起猛烈攻击,引发剧烈疼痛和水疱。据统计,我国50岁以上人群每年新发带状疱疹约156万例,且发病率随年龄增长显著上升。

  如何识别带状疱疹的早期信号?如何抓住黄金治疗期减轻痛苦?怎样预防后遗症?烟台市市直机关医院带状疱疹防治宣传手册将为您全面解析带状疱疹的防治要点,助您科学应对这一“会呼吸的痛”。

  带状疱疹:水痘病毒的“二次觉醒”

  1.病毒的“潜伏与复活”机制

  初次感染:儿童时期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后,病毒并不会被完全清除,而是沿着感觉神经转移至脊髓背根神经节或颅神经节中“休眠”。

  免疫逃逸:当人体因年龄增长、慢性疾病(如糖尿病、肿瘤)、免疫抑制治疗(如化疗、激素)或长期压力导致免疫力下降时,病毒会重新激活,沿神经纤维向皮肤扩散。

  2.高危人群警示

  年龄≥50岁:免疫力自然衰退,发病率高达70%以上。

  慢性病患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患者风险增加2-3倍。

  免疫抑制人群:癌症患者、HIV感染者、器官移植后用药者。

  近期压力大/熬夜者:免疫力短期波动也可能诱发。

  带状疱疹的“攻击路径”与症状

  1.典型症状三部曲

  ①前驱期(1-5天):单侧皮肤有灼热感、刺痛或瘙痒,可能伴低热、乏力。

  ②爆发期:红斑基础上出现成簇水疱(绿豆大小),沿神经走向呈带状分布(如胸背部、腰腹部,少数累及头面部)。

  ③恢复期:水疱结痂脱落,但疼痛可能持续数月甚至数年(后遗神经痛)。

  2.头面部疱疹的危险信号

  眼部带状疱疹:累及三叉神经眼支,可能引发角膜炎、虹膜炎,甚至失明。

  耳部带状疱疹:侵犯面神经,导致面瘫、耳鸣、听力下降(RamsayHunt综合征)。

  特别提醒:若出现头痛、视力模糊、口角歪斜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黄金72小时:中西医结合治疗策略

  1.西医治疗:抗病毒+止痛+营养神经

  抗病毒药物(关键):

  首选:阿昔洛韦(口服400mg/次,5次/日)、伐昔洛韦(300mg/次,2次/日),需在出疹72小时内开始,疗程7-10天。

  重症患者:静脉滴注更昔洛韦。

  止痛方案:

  轻中度疼痛: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

  神经病理性疼痛:加巴喷丁、普瑞巴林(需医生指导调整剂量)。

  外用药:

  水疱未破:炉甘石洗剂(每日3-4次)收敛止痒。

  破溃后: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

  营养神经:维生素B1、甲钴胺(促进神经修复)。

  2.中医特色疗法:清热解毒+通络止痛

  中药内服:根据证型辨证施治(如龙胆泻肝汤治肝火型,除湿胃苓汤治湿热型)。

  针灸疗法:刺阿是穴(痛点)、夹脊穴,配合电针缓解疼痛。

  刺络拔罐:早期在水疱处点刺放血,排出瘀毒,减轻神经炎症。

  治疗原则:越早干预,后遗症风险越低!

  警惕后遗症: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

  1.什么是PHN?

  疱疹消退后,疼痛持续超过1个月,表现为:

  痛感:闪电样、针刺样、烧灼感,甚至衣物摩擦即可诱发剧痛。

  影响: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2.高危因素

  年龄≥60岁

  出疹前疼痛剧烈

  未及时接受抗病毒治疗

  预防措施:早期规范治疗+全程止痛管理!

  预防胜于治疗:疫苗+免疫力双保险

  1.疫苗接种:最有效的保护

  重组带状疱疹疫苗:

  适用人群:50岁及以上成人(无论是否得过水痘或带状疱疹)。

  保护效力:预防发病率>90%,保护期至少10年。

  接种程序:2剂次(间隔2-6个月)。

  2.日常防护:提升自身免疫力

  睡眠:保证7-8小时高质量睡眠。

  饮食:多吃富含蛋白质(鱼、蛋、豆类)、维生素C(柑橘、绿叶菜)的食物。

  运动: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等)。

  减压:冥想、深呼吸练习,避免长期焦虑。

  总结:科学应对带状疱疹的关键点

  1.早识别:单侧皮肤疼痛+水疱,立即就医。

  2.早治疗:72小时内启动抗病毒治疗,避免后遗症。

  3.防复发:接种疫苗+增强免疫力。

  记住:带状疱疹不是“老年病”,年轻人也可能中招!转发给关心的TA,共同守护神经健康!

  参考文献:《中国带状疱疹诊疗专家共识(2022版)》、WH“疫苗接种指南”。

编辑:魏源
审核:蔡旭东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

    为您推荐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相关推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