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商业秘密是企业纵横市场的“决胜密钥”,是维护公平竞争的“隐形盾牌”,更是驱动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近年来,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以“六个突破”为重要抓手,全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企业商业秘密保护体系,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屏障。
制度建设上实现突破,筑牢保护根基。淅川县出台《淅川县商业秘密保护工作实施方案》《经营者加强商业秘密保护工作指引》,明确工作“路线图”和“任务书”,让商业秘密保护工作开展有“纲”可依;制定联系点指导站建设标准、企业商业秘密保护制度文本等6项细则,将保护措施细化到涉密岗位管理、信息流转流程等环节,让保护有“标”可量;建立“县局统筹+17个基层所包干”机制,17名业务骨干化身“保密指导员”,为辖区企业提供“一对一”精准服务,确保责任落实到人。
宣传教育取得突破,激活全民共识。淅川县发起“线上+线下+精准”立体宣传攻势。线上,制作短视频通过官网、公众号、微信群精准推送,在电子屏滚动播放泄密案例,使“保护商业秘密=守护企业生命线”的理念深入人心;线下,在广场、园区开展宣讲32场,发放《十要十不要》宣传单3600余份,悬挂横幅18条、张贴海报58张,增强群众保密意识;同时,精准施策,为企业制定《企业商业秘密保护制度文本》《员工行为规范手册》,指导企业将保密要求嵌入研发、采购等关键环节风险点,推动企业从“被动防范”转向“主动管理”。
指导服务精准发力,聚焦“关键少数”。淅川县瞄准高新技术和重点龙头企业,为福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金博减振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量身定制《商业秘密保护管理办法》,从技术配方到客户数据划定“保密红线”。通过入企召开座谈、行政指导会6场,发放调查问卷2300多份,开办专题培训会3场,让300多名技术骨干掌握“防窃密技巧”,实现企业保密“意识+能力”双提升。
协同保护形成矩阵,推动试点升级。淅川县构建“基地+站点+联动”保护网络,建成1个县级保护基地、2个企业指导站,打造“15分钟保密服务圈”;联合检察院走进企业生产线现场办公,实现“行政监管”与“司法保护”协同发力;按照“培育一批、建设一批、提升一批”路径,推动15家企业建立商业秘密保护制度,让“淅川模式”成为可复制的保护样本。
执法监管彰显力度,高悬“法治利剑”。淅川县打造“快速响应—精准查处—联动打击”闭环,完善执法办案机制,整合行政执法力量,加强与公检法机关对接。依托12315、12345平台对科技企业、优势产业实行“全时段风险监测”,对侵权线索“有诉必接、接诉必查”,对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形成“行政处罚+刑事追责”双重震慑。
多方联动凝聚合力,实现保护无死角。淅川县构建“政府主导、县局指导、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协同格局,建立“政府保护+行业主管+企业共建”的全链条协同机制,整合市场监管执法骨干、法律顾问等多方力量,为企业提供专业咨询、免费体检等服务,降低维权成本,推动形成“多方联动、全域覆盖”的商业秘密保护新生态。
下一步,淅川县市场监管局将持续推进企业商业秘密保护建设工作,全面提升企业商业秘密保护能力,为企业创新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王博)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