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地方发展
  • 中宏网首页 >
  • 地方发展 >
  • 正文

长江中下游小麦新品种扬麦44实收测产亩产634.9公斤 增产超10%

2025-05-19 13:38:54 中宏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中宏网讯 5月18日,安徽省安庆市农业农村局组织专家对农业生物育种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长江中下游超高产广适小麦新品种培育”示范田进行实收测产。测产结果显示,新品种扬麦44折实亩产达634.9公斤,较对照品种扬麦20增产10.32%,标志着长江中下游小麦高产育种取得新突破。

asd.jpg

  此次测产在宿松县复兴镇示范田进行,由专家组严格按照《全国粮食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办法(试行)》执行。测产过程包括机械清仓检查、田块丈量、过磅称重、含水率测定等环节。经测算,扬麦44鲜籽粒净重2140公斤,平均含水率20.5%,按国标13%含水率折算后亩产634.9公斤;对照品种扬麦20亩产575.5公斤。

dfgm.jpg

  据了解,示范田采用超高产栽培技术方案,包括精量机械条播、种肥同播、密氮耦合、群体调控等关键技术。扬麦44在生育期内通过科学肥水管理:基苗肥施用45%复合肥35公斤/亩+尿素10公斤/亩,查肥补肥:于叶龄3~5叶期,根据群体大小、叶色等施尿素5公斤/亩,捉黄塘、促平衡。拔节孕穗期追施复合肥20公斤/亩+尿素6.5公斤/亩,在剑叶露尖时施用孕穗肥:尿素5公斤/亩。并配合叶面喷施生长调节剂。其产量结构表现为亩穗数39.2万、穗粒数40.8粒、千粒重46.5克,均优于对照品种。

  该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扬麦44的广适性和高产特性对保障长江中下游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该品种在相同栽培条件下实现10%以上的增产,且抗逆性良好,尤其在白粉病和赤霉病防控中表现突出。下一步将加快品种推广步伐,助力区域小麦产能提升。

  据悉,该专项是农业生物育种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突破粮食作物育种关键技术。此次测产结果将为长江中下游小麦主产区品种更新提供科学依据。(袁 艺)


编辑:吕丽明
审核:蔡旭东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

    为您推荐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相关推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