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4月29日,广州黄埔综合保税区(黄埔综保区)正式开启低空运输智能通关模式,标志着低空物流领域取得关键突破,为低空经济商业化注入新动力。在黄埔海关全程定位监控下,装载保税货物的无人机仅用30分钟完成从区外企业至区内的运输及通关全流程,效率大幅提升。
此次试飞中,无人机从区外加工贸易企业起飞,降落至区内查验起降台,与海关完成验放数据交互后飞抵13公里外物流园,全程仅约30分钟。黄埔海关低空物流管控平台发挥核心作用,实现全流程嵌入式联网监管。平台精准定位备案无人机,自动采集通关数据并与综保区管理系统对接,实现自动验放、风险预警等功能。结合5G-A通感数据、北斗定位信息等,构建白名单信任机制,实时监测飞行器数据,通过AI识别和黑飞反制机制,管控复杂空情态势。
穗东海关创新“一票多机”通关模式,同一票报关单项下货物可由多架无人机运输,分批验放,使无人机运输更灵活高效。相比传统货车运输,无人机运输平均节省50%物流时间,降低10%运输成本,为企业带来显著效益。
黄埔区政策赋能低空经济发展。2023年,黄埔区实施“低空经济10条”专项政策,加快通用航空、无人机物流等应用场景建设,设立100亿元低空产业创投基金,启动5.2平方公里低空经济产业园建设。目前,黄埔区已集聚50多家低空产业链企业,涵盖维修测试、装备制造等16个产业门类,年产值超148亿元。
黄埔综保区作为核心承载地,依托政策优势,推动低空经济与跨境电商、保税物流深度融合,进入商业化、规模化应用新阶段。开发区交投集团总经理黄秀梅表示,预计全年无人机运输货值可达1.5亿元,集团将持续深化低空经济创新探索,拓展多元应用场景,推动区域低空经济产业发展。
此次智能通关模式落地,是黄埔区落实国家“智慧海关”建设成果,也是广州东部打造低空经济示范区的重要里程碑。穗东海关关长王永俊强调,将持续优化监管流程,推动智能通关模式落地见效,为区域物流升级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黄埔区将抓住低空战略发展机遇,打造低空未来产业城,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志性应用场景,引领全国低空经济创新发展。(黄磊刚)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