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湖北12月31日电(记者 江发权 通讯员 李小琴)12月30日,湖北省荆门市十届人大四次会议新闻发布会召开,荆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罗成主持发布会,荆门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主任、新闻发言人高胜前出席并作相关介绍。
新闻发布会现场 摄影 全之力
从会上获悉,2024年,在荆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荆门市人大常委会紧扣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目标和“一枢纽四基地”功能定位,依法履职尽责,圆满完成荆门市十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新闻发布会现场 摄影 张兆宇
夯实良法善治根基,助力建设更高水平法治荆门。扎实推进地方立法,制定出台湖北省首次针对二级流域片区的协同立法项目——《荆门市沮漳河流域保护条例》。适应地方立法新任务新要求,在湖北省市州率先完成立法条例修改工作,进一步规范荆门市地方立法活动。回应民生关切,正加快推进《荆门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条例》立法和电动自行车管理、居家养老服务等立法项目。加强法律法规实施监督,开展退役军人保障法、农业法、中小企业促进法等执法检查。在湖北省率先试行备案审查建议制度,依法备案审查规范性文件12件,审查纠错5件。其中,3件入选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典型纠错案例,1件入选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典型纠错案例,备案审查制度刚性更加彰显。
聚焦重点领域监督,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民生改善。紧跟发展大局,开展废旧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发展、全市对外友好交往等专题调研,听取审议计划执行情况、科技创新工作等报告,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对市级政府投资项目实现全链条监督闭环,视察高铁新城等13个重点项目,推动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提升。对全市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开展专项监督,首次听取政府债务管理情况报告,推动债务管理规范透明。紧扣绿色发展,首次听取审议全市耕地保护情况的报告,助力夯实大国“耕基”。组织暗访漳河水库船舶管理情况,开展磷石膏综合利用、漳河水质变化情况、中心城区大气污染防治等专题调研,让“漳河绿”“荆门蓝”涂亮生态底色。紧贴民生改善,开展中心城区中小学优化布局、中心城区网络餐饮外卖食品安全、农村供水保障、残疾人关爱帮扶等专题调研,听取审议中心城区物业管理工作等报告,积极回应群众关切。
发挥代表主体作用,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荆门实践。指导建成226个代表联络站、110个网上代表联络站、89个代表联系点、11个基层立法联系点。聚力共同缔造持续开展代表行动,荆门市五级代表聚焦“无废城市”“清保行动”等主题,提出建议2340余条,推动解决问题970余个。推进乡镇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全覆盖,70余个民生实事项目落地,一批民生实事办到了群众心坎上。截至目前,2024年初代表大会上提出的196件建议全部办结并答复代表,所提问题已解决或基本解决的137件,占69.9%;正在解决的43件,占21.9%,人大代表的“好声音”正不断转化为荆门高质量发展的“最强音”。
持续擦亮人大工作品牌,打造更多具有荆门辨识度的实践成果。2024年,荆门市人大常委会牢固树立“站前头、争一流”的鲜明导向,深入推进荆门人大各项工作走在前列。立法工作更有高度,湖北省备案审查培训会在荆门召开,荆门经验在湖北省推介,备案审查探索创新成果获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湖北省人大常委会领导的高度认可。监督工作更有力度,以全链条财经监督问效市本级政府投资项目等做法在中国人大网、《人民代表报》推介,城乡建设与环境资源保护、社会建设等监督工作经验在湖北省会议上作典型发言。代表工作更有温度,荆门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做法在多家中央、省媒体推介,乡镇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代表小组“组长轮值制”等做法被湖北省人大作为经验材料印发。人大新闻宣传更有广度,2860多条次新闻稿件在各级平台发布,160余篇次经验稿件被中央、省权威媒体刊载,荆门人大工作的传播力、影响力实现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