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网站消息,10月28日,中电联发布《2024年三季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9月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31.6亿千瓦,同比增长14.1%;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总装机容量比重达到56.5%。从分类型投资、发电装机增速及结构变化等情况看,电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
电力投资保持快速增长,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合计2亿千瓦,占总新增装机比重超过八成。前三季度,全国重点调查企业电力完成投资合计9941亿元,同比增长12.4%。分类型看,电源完成投资5959亿元,同比增长7.2%,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投资占电源投资比重为85.6%。电网完成投资3982亿元,同比增长21.1%。前三季度,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2.4亿千瓦,同比多投产3165万千瓦;其中,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合计新增装机2.0亿千瓦,占新增发电装机总容量的比重达到82.4%。截至9月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31.6亿千瓦,同比增长14.1%。火电14.2亿千瓦,其中,煤电11.8亿千瓦、同比增长2.1%,煤电占总发电装机容量的比重为37.3%,同比降低4.4个百分点;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17.9亿千瓦,同比增长24.0%,占总装机容量比重为56.5%,比上年同期提高4.5个百分点。分类型看,水电4.3亿千瓦,其中抽水蓄能5592万千瓦;核电5808万千瓦;并网风电4.8亿千瓦,其中,陆上风电4.4亿千瓦、海上风电3910万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7.7亿千瓦。全国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合计装机9月底达到12.5亿千瓦,同比增长35.9%,占总装机容量比重为39.6%,比上年同期提高6.4个百分点。
水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快速增长,火电充分发挥了兜底保供作用。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电厂火电、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量同比分别增长1.9%、16.0%、1.5%、10.8%和27.0%。受降水同比增加以及上年同期低基数因素拉动,4-7月水电发电量同比分别增长21.0%、38.6%、44.5%、36.2%;8月以来受主要流域降水减少以及上年基数提高等因素影响,8月水电发电量增速回落至10.7%,9月水电发电量同比下降14.6%。5-7月,火电发电量同比分别下降4.3%、7.4%、4.9%;8月以来在电力消费增速回升以及水电发电量增速回落拉动下,8月火电发电量转为正增长3.7%,9月火电发电量增速进一步上升至8.9%,及时发挥了兜底保供作用。前三季度,全口径新能源发电量占全口径总发电量比重为20.3%,比上年同期提高2.5个百分点。
水电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同比提高,其他类型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均同比下降。前三季度,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利用小时2619小时,同比降低106小时。分类型看,水电2672小时,同比提高305小时。火电3305小时,同比降低39小时;其中,煤电3469小时,同比降低32小时;气电1828小时,同比降低49小时。核电5704小时,同比降低20小时。并网风电1567小时,同比降低97小时。并网太阳能发电959小时,同比降低58小时。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同比下降,一方面原因是今年二、三季度全国平均风速同比下降,以及前三季度全国水平面辐照量同比下降;另一方面原因是部分地区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利用率同比下降。
跨区、跨省输送电量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全国新增22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容量(交流)16869万千伏安,同比多投产1227万千伏安;新增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18428千米,同比少投产4263千米。前三季度,全国完成跨区输送电量705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3%,其中,一、二、三季度同比分别增长3.7%、16.4%、11.0%。前三季度,全国完成跨省输送电量1.51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2%,其中,一、二、三季度同比分别增长4.8%、7.2%、11.3%;内蒙古、云南、四川、山西输出电量规模均超过1000亿千瓦时。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