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近年来,浙江省衢州市高度重视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将企业信用提升作为主线,以信用信息归集公示为基础,以信用约束惩戒为重点,以“双随机”监管为抓手,依托信用风险分类,持续释放信用对高质量发展的赋能作用。此举不仅积极助力营商环境优化和民营经济发展,更为建设四省边际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了强力支撑。
衢州市大力推进信用信息的归集与共享,并完善相关信用制度。该市全面归集企业注册登记备案、动产抵押、股权出质、知识产权出质、商标注册、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经营异常名录及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黑名单”)、抽查检查结果等关键信息,并将其记录于企业名下,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遵循“公示即监管”的原则,相关部门指导督促经营主体按时、如实完成年报工作,同时引导商户诚信经营,助力企业信用积累。近年来,全市企业年报率稳步提升,2023年度全市企业年报率达到96.14%,全零申报率仅为0.49%,年报率在全省地市中排名第五,全零申报率排名第二,为社会监督和信用体系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该市依托行政监管执法平台,积极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利用“互联网+监管”平台,广泛运用信用风险分类结果指导监管工作。在制定“双随机”抽查任务时,行政执法监管平台的信用功能模块被全面应用,对风险等级高、列入失信黑名单、为重点监管对象或信用评分低的检查对象,提高了抽取比例和检查频次;而对信用评分高、风险等级低的检查对象,则相应调低了抽取比例和频次,从而实现对不同信用风险程度企业的差异化监管,有效提高了问题检出率和监管精准度。2024年,全市通过“互联网+监管”平台开展执法检查44414次,其中“双随机”检查占比高达92.95%;抽查事项覆盖率和掌上执法率均达到100%,信用规则应用率亦为100%。此外,衢州市在重点领域出台了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制度文件,加强分级分类评价结果的应用,实现了对重点监管领域主要信用风险点的精准监测和精准监管。目前,已实施检验检测机构信用评价等10个分级分类监管专业模型,初步构建了市场监管部门的分级分类监管机制。
为加强信用监管宣传,衢州市建立了闭环管理机制。全市以开展信用管理示范企业、诚信示范市场、放心消费等创建活动为契机,结合日常监管工作,广泛开展诚信宣传活动,营造了“知信、用信、守信”的良好社会氛围,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的责任意识,提高了其诚信经营和遵法守法的意识。2023年度,衢州市持续将首次获评省级信用管理示范企业纳入市大商贸政策奖补事项,并推荐了12家企业申报省级信用管理示范企业。依托信用联合评价机制,该市梳理了惩戒措施清单和强化监管措施清单,建立了以信用监管机构牵头的分工负责工作机制,将企业信用信息作为资格审查、荣誉授予、政策性奖励等方面的重要评判标准,初步形成了信用监管闭环机制。2024年,已开展信用联合评价十四批,涉及近400人次,其中16人次受到信用约束。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