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眼下,长治市长子县王峪景区服务中心的三千余亩烟田已进入采收旺季,烟农们趁着晴好天气,及时采收成熟的烟叶,一片片烟叶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黄金叶”。
一大早,有着30多年经验的王村老烟农张红立,已经从烟田采回不少烟叶。“种烟叶是个细致活,从育苗到移栽、管护每一步都不能马虎,特别是烤烟环节,火候掌握不好,烟叶质量就大打折扣。”张红立一边说着,一边熟练地将烟叶按大小分类,“今年的烟叶长得不错,收成肯定差不了。”
王峪景区服务中心种烟的历史,要从上个世纪90年代说起。这里独特的气候、土壤条件为烟叶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产出的烟叶油分充足、香气浓郁。王峪中心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将烤烟产业作为带动群众增收的“黄金产业”,统一划定核心种植区,加大生产扶持力度,从农机补贴到烘烤设备升级,全方位为烟农减负赋能。
同时,长子县烤烟生产开发服务中心加大烤烟生产技术指导、推广服务,及时解决烟农遇到的技术难题,让烟农种烟更有底气。
“以前自己育苗相当费劲,咱老百姓有的也弄不好,”谈及产业变化,张红立打开了话匣子:“自从前年县烤烟中心在咱这儿建了统一育苗基地,培育的烟苗又壮实又整齐,直接送到田间地头,咱老百姓省心又省力,移栽成活率也提高了不少。”
王峪景区服务中心今年种植烟叶3300余亩,预计每亩净收入4500元,惠及300余户烟农。从每年4月中旬育苗,到9月中下旬完成采收烘烤,除了烟农自身增收,采摘、烘烤、分级等环节还带动200余名村民就近务工,日均收入150—200元,实现了“一户种烟、多户受益”。
随着采收、烘烤工作有序推进,这些饱含希望的烟叶将转化为村民实实在在的收入,一片片烟叶不仅串联起烟农的幸福生活,更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致富密码”。(图文 宋飞燕 宋建敏)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