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研究报告
  • 中宏网首页 >
  • 中宏研究 >
  • 研究报告 >
  • 正文

孙祁:全球发展倡议重振全球发展事业

2025-09-26 17:41:58 中宏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人类社会面临的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信任赤字有增无减。新时代以来,中国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从发展、安全、文明三个维度指明人类社会前进方向。中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以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主线,不是“以邻为壑”的零和博弈,更非遏制他国发展的地缘工具,而是以扩大合作边界、做大共同利益“蛋糕”为目标的制度型解决方案,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历史逻辑与国际社会共同民意。

  一、单边主义的机制性损害与全球价值链的系统性脆弱

  从政治经济学视角观察,单边主义与保护主义通过三条机制路径损害全球发展韧性:第一,规则碎片化导致制度性交易成本上升,削弱国际公共品的供给与国际制度的可预期性,抬高跨境投资与贸易的合规成本与不确定性;第二,产业链、供应链“人为割裂”破坏了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规模经济,使效率—韧性—安全的均衡被“过度安全化”扭曲,反而诱发系统性风险与价格波动;第三,“筑墙设垒”“小院高墙”的脱钩压缩科技扩散,延滞技术向发展中国家的扩散与吸收,放大既有发展鸿沟,公共危机(气候变化、公共卫生、粮食与能源安全等)更难在多边框架下形成协同应对。

  因此,要化解当前诸多矛盾,必须回到“以发展为中心”的根本路径,通过多边合作与制度创新,恢复国际分工与跨境流动的良性循环,将不确定性压缩为可定价的风险,将分散的制度碎片重塑为可互认、可执行的合作机制。

  二、全球发展倡议的公共品属性与“做大蛋糕”的制度路径

  全球发展倡议的理论基础可从三个维度把握:其一,发展优先的价值取向。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只有将“增长—就业—民生”的联动置于全球治理中心,才能提供稳定的社会期望与合作动力。其二,开放包容的制度逻辑。开放能带来规模经济与知识溢出,包容方可形成广泛的制度互信;反之,封闭与对立只会收缩全球有效需求与创新空间。其三,合作共赢的工具理性。以合作博弈替代零和博弈,通过机制设计实现利益再平衡。

  在具体路径上,全球发展倡议主张:营造稳定开放的国际发展环境,重申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与以世贸组织为支柱的多边贸易体制;构建均衡普惠的发展伙伴关系,优先回应发展中国家关切;培育面向未来的创新动能,反对科技“筑墙设垒”;推进绿色低碳转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其目标在于缩小发展鸿沟与技术鸿沟,以可复制、可推广、可评估的项目化机制,为发展合作注入可持续的制度动力。

  三、发展倡议重振发展事业

  一是营造稳定开放的国际发展环境,重塑全球“制度确定性”。稳定开放的环境是国际发展的前提性条件。坚持多边主义与自由贸易,既是全球经济分工体系的内在要求,也是各国发展路径可预期的制度保障。面向当下,应从三方面着手:第一,强化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权威,提升联合国发展机构与多边开发银行在议程协调、资源配置与项目评估中的中立性与有效性;第二,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反对泛安全化的滥用,恢复规则的普适性与透明性,推动数字贸易、服务贸易、可持续贸易等新议题的规则升级;第三,完善跨境危机应对与宏观政策协调机制,降低政策外溢冲击的负面叠加,稳定全球预期。

  二是构建均衡普惠的发展伙伴关系,缩小不平衡不充分的“治理缺口”。中国发展倡议强调以更大力度照顾发展中国家需求,构建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合作结构。其治理要点包括:第一,聚焦民生与生产性基础设施的“短板领域”,在交通互联互通、清洁能源、农业与粮食安全、公共卫生和教育培训等方向形成项目化清单,发挥“乘数效应”;第二,健全多层次融资工具,统筹开发性、政策性与商业性资金,探索可持续债务框架与成果导向型融资,降低融资成本与汇率风险;第三,深化南南合作与三方合作,通过经验分享与能力建设提升受援国的“自主发展能力”。均衡普惠并非“再分配式”的简单转移,而是通过制度设计优化边际激励,形成“授人以渔”的能力跃迁。

  三是构建创新驱动的全球合作网络,反对“筑墙设垒”的技术分割。知识扩散与技术协作是长期增长的源泉。美国等国家“人为阻断”技术交流,实质上是对全球创新生态的自损。全球发展倡议主张以开放合作培育面向未来的新动能:第一,搭建国际科研协同与成果转化平台,推动关键共性技术的跨国联合攻关与应用示范,提升科研资金与场景供给的匹配效率;第二,完善知识产权国际协作与跨法域执行,兼顾激励创新与促进扩散,鼓励开源和标准合作,拓宽发展中国家技术获取渠道;第三,推动数字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与数据治理规则衔接,缩小数字鸿沟,释放平台经济与跨境服务贸易的包容性潜力。

  全球发展处于关键关口。面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与贸易霸凌主义造成的链条割裂与规则碎片化,回到发展本身,是解决矛盾、弥合裂痕、恢复信任的根本之道。中国的全球发展倡议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多边框架为依托,强调稳定开放的国际环境、均衡普惠的伙伴关系、面向未来的创新动能与可持续的绿色转型。只要国际社会秉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则,坚持聚焦发展、深化全球发展倡议的国家间合作、携手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就能够为世界经济注入新的增长动能,为全球治理注入新的制度供给,在不确定的时代开辟确定性的共同未来。(作者:孙祁,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第五检察部副主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编辑:王镜榕
审核:吴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

    为您推荐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相关推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