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强调,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和机制,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结合多年来团队潜心经济管理研究成果,就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谈几点可落地的实施途径。
一是鼓励官产学协同创新。三重螺旋即“官产学”(政府—产业—大学)创新模式是指充分使政府这一主体与大学和产业产生协同效应,在产学合作中要注重政府所起到的重要且适当作用。由于三重螺旋创新模式有助于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和实现内生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引入了一系列激励措施,以促进创新体系内各参与者之间的研究联系。
学术界强调知识的内部保存,追求知识的商业利用,工业界寻求推动研究成果自由、快速、公正传播的策略,可见学术界与工业界之间是存在动机、目标、偏好和文化的差异。对于政府而言,应不断增强产业、大学和研究机构之间的协同作用,并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旨在鼓励他们进行创造性互动。
近年来,随着国内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极力助推,创新创业活动热潮迭起,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创新型国家及区域建设诉求的信号不断增强,多方合作的创新模式将会在更多的应用领域和实践空间内发挥越来越大的威力。
二是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作为产业链的基本构成,是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从基础研究到应用开发形成了上下游一体的产业链。企业的吸收能力是指能够有效地结合内部知识和外部知识。要进一步加强我国科研领域学术机构与产业关系的紧密度,以提升中国国内企业吸收能力。
推进大学科研机构依据产业需求开展创新成果研究,大学要在创新生态系统中,更多注重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创新创业有机联结成一个整体,在响应政府规划、企业需求的实践探索中获得不断成长和壮大的机会。其中,有条件的大学可发展成为创新型大学、创业型大学、“发动机”大学(引擎型大学),从而敢于担当、勇于引领新思想、开拓新技术、创造新产业。
为使两链相互融合,具体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制定方针:一方面,产业政策与创新政策的目标有所不同,实施路径便可能存在冲突,故构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需要弱化两者之间的矛盾,以求政策之间可以协同运作。另一方面,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在政府政策指引上应强调科研界与产业界要相互配合,同时发挥科技服务机构的中介作用,如此便能激发各个创新主体的积极性,促使创新资源加速融合。
三是推动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有机结合。马祖卡托在其著作《创新型政府》中一再强调:“欧洲和苏联实行的似乎是一种陈旧的、隔绝的、国家驱动的机制,然而美国玩的两面派游戏则是说起来一套做起来完全另一套的。”王晓兵教授讲:“美国不让别国干预市场,而他自己则是干预市场的隐形高手”。无论是因特网、生物技术还是页岩气等,美国政府长期注重科技创新发展,用科研助力于经济快速增长,为创新周期的关键时刻提供经费、政策支持,积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并不懈铺平发展道路。为了激发经济活力且持续显现效益,这需要政府与市场通力协作,探索出合理处理两者关系的创新合作模式。
如张谊浩、张建伟等学者研究指出的:从中国改革开放的社会实践可以得知,政府与市场之间是否可以有效合作是取得社会经济进步的关键。纵使通过理论与实践证明出资源配置的合理方式是以市场为主体,但是市场调节机制仍存在局限性,即存在无法发挥效用的时候,故有必要适当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来加以配合。在处理社会关键性问题时,首先得考虑通过市场机制、中介机构去解决,若还不能处理妥当,再去考虑政府应当发挥的职能。寻求政府与市场调节的均衡组合,两者发挥作用的边界需要相互制衡。
如陈翁翔、林喜庆等学者研究所揭示的:若是不顾市场应有的发展规模,政府过多干预会事与愿违,就如日本筑波科学城。认清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机制的优势,区分适合各自处理的经济活动。在政府发挥效用时不盲目进行市场调节,在市场进行调节时减少政府干预,从而使得政府“有为”、市场“有效”。在此基础上,更加活跃、开放、积极、稳妥地推动营商环境有效改善以及区域创新创业水平显著提升。
四是进一步完善科技—教育—人才激励管理评价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学研究既要追求知识和真理,也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研究外面的世界,最终还是要接地气、落脚于、回归到咱们中国生动具体实践。为更好引领国内若干高校积极适应创新驱动国家发展战略以及经济新常态诉求,笔者认为,在最终确定“双一流”指标设计与筛选采纳时,除了对论文发表、经费增长、人才引进等方面重视的同时,也要增加另一个关键重要指标,即同时适当关注或者今后越加看重各大学、各学科、各专业在专利发明、师生校友创办企业等其他方面的一些作为或者社会贡献度究竟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建议在全国高校范围内逐步推出“创新创业50强或100强”的每年榜单评选,既可避免国内部分大学学术研究中的“避实就虚”“脱实向虚”“过分空心化”,也可拓展激发崭新研究领域从而更有效、更高质量地化解“破四唯”“破五唯”议题。切实推动国内大学在稳健参与全球大学竞争并紧密适应国内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方面作出更大贡献。(作者:王成军,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中宏网版权和免责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